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制作意图:在幼儿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我们观察到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并且容易骄傲自满,做事情不能有始有终。我们根据《龟赛跑》的故事设计了玩教具,希望通过幼儿边讲故事边操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 标签: 语言表达能力 动手能力 幼儿
  • 简介:金虎携岁去,玉兔迎春到。独特的免文化,为新一年定下快乐、喜庆的基调。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配属“卯”,清晨5~7时又称卯时,为黎明太阳准备东升之际,充满无限生机。神话故事中,也是月亮的精灵,长寿的象征。

  • 标签: 兔年 "兔药" 中药学 菟丝子
  • 简介:我去年被诊断患有冠心病,一直口服药物治疗,应该说病情控制得不错,医生说,我这种情况可以减少药量。我很担心,听说这些药很容易“反”,万一减药后病情加重怎么办?

  • 标签: “反跳” 药物治疗 病情控制 冠心病
  • 简介:上班时孩子小工作忙,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对跳舞不感兴趣,也没时间去跳舞,年过半百之后体重飙升,特别是腹部日渐隆起,形似企鹅,体形难看且不说,查体脂肪肝、"三高症"也来了。一位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朋友对我说,最好的处方就是运动!

  • 标签: 拉丁舞 临床工作 脂肪肝 三高症 跳舞
  • 简介:设计意图:《大脚丫芭蕾》是美国埃米·扬的第一本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叫贝琳达的女孩很喜欢跳芭蕾,而选拔会的评委嫌她的脚太大而拒绝看她的表演,她只好放弃跳舞,找了一份餐厅的工作。她也很喜欢餐厅的老板和客人,可是,她还是常常怀念跳舞。有一天,餐厅里来了一个乐团,在他们关妙的音乐里,贝琳达不知不觉中跳起舞来了。在老板的邀请下,贝琳达开始为餐厅的客人跳舞,她跳得美极了,餐厅的客人越来越多,连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都来看她跳舞了,并被她感动了。贝琳达终于又回到了舞台,开始为更多的人跳舞。贝琳达很快乐,因为她可以一直跳舞,跳舞。至于那些评审们会说些什么,她一点也不在乎了……让所有小孩充满热情的去做他想做的事、追求他的梦想,是本书要告诉孩子们的。

  • 标签: 芭蕾 语言活动 跳舞 餐厅 老板
  • 简介:骨科临床中,对难度较大的多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除尽可能早期、熟练、正确的手法整骨复位外,内外用药也十分关键。笔者自1991年以来,运用祖传秘方“骨丹”共治疗各类粉碎、多发、多段骨折259例,取得治愈98.1%的显著疗效。经临床验证,“骨丹”具有祛瘀生新、滋补肝肾、行气止痛、接骨续筋之显效,可大大加速骨折愈合,为伤科用药中极品。

  • 标签: 跳骨丹 接骨效应 骨折 中医药疗法
  • 简介:为研究胚胎软骨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是否也具有无瘢痕愈合的特点,将孕23天(孕期为31天)的胚胎耳行全层切开,缝合后送回子宫内。分别于术后3、5、7、14天将创伤耳取下。同时在成耳上也做全层切开,并于手术后3、7、14、21天将创伤耳取下。对标本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胎软骨是由纤维组织将伤口两端连接,为瘢痕愈合,但愈合过程较成速度快,炎症反应小。结论:胎软骨的创伤愈合为瘢痕愈合,但仍然不同于成软骨,表现为愈合速度快,炎症反应少。

  • 标签: 胚胎 软骨 创伤愈合
  • 简介:摘要:实验动物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模型,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材料和支撑,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试验,还是在新药和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中都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犬等,这其中以小鼠应用最为广泛。人们在对不同体型大小的实验动物进行某些实验操作( 如采血、给药、除毛、麻醉、疾病诊治等) 时,往往需要将其固定和控制。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固定装置和控制方法。本文研究的固定器旨在方便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易于存放。

  • 标签: 研究现状 实验兔 固定器
  • 简介:阮氏集团(Dr.Reddy′sGroup)创立于1984年,随之成立的还有属下的子公司阮氏实验室有限公司(Dr.ReddyLaboratoriesLtd.,下称阮氏实验室)和CheminorDrugsLtd.。阮氏实验室2000年收入为1.2亿美元,净收入725万美元,对比其他西方制药企业,阮氏实验室的规模并不大,但作为印度本土5强制药商之一,阮氏实验室成功实现了从原始积累到海外融资的三级

  • 标签: 阮氏集团 阮氏实验室 仿制药 专利药
  • 简介:研究表明,喝咖啡能帮助预防眼皮不可控制地跳动。此前曾有研究显示,吸烟可能对迟发性眼睑痉挛症有预防作用。于是,意大利巴里大学教授德法茨奥和同事分析了166个迟发性眼睑痉挛症患者对香烟和咖啡的摄入情况,并和另外228名患有面部痉挛的病人作对比。

  • 标签: 预防作用 喝咖啡 眼皮跳 眼睑痉挛症 摄入情况 面部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纳米组织工程骨治疗早期perthes病的效果。方法制备perthes病模型,应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纳米组织工程骨进行早期治疗,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结果应用脂肪间充质结合纳米骨治疗组,股骨头修复效果明显。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纳米组织工程骨治疗早期perthes病,能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 标签: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组织工程骨
  • 简介:目的研究丹参、黄芪对高脂血症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丹参、黄芪对高脂血症模型的影响。结果丹参、黄芪均可使高脂血症血清的TC、LDL—C极显著降低及使HDL—C显著提高。结论丹参、黄芪对高脂血症模型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高脂血症 兔模型 丹参黄芪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CHD
  • 简介:很多患者最先出现早搏,继而出现阵发性房颤,此时房颤可自行或者经过药物治疗而转复为正常的心律。但此病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将持续进展,发作频率将越来越高,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逐渐失去作用,最后甚至变成永久性房颤,终身不能摆脱。

  • 标签: 恶性循环 阵发性房颤 药物治疗 心脏 永久性房颤 发作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股骨纵向骨搬移模型,并评估该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取20只雄性新西兰,先在股骨近端造成一段14 mm骨缺损,骨缺损远端截骨,形成游离骨段,随后安装自制的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7 d间歇期,将游离骨块向骨缺损处搬移,以刺激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在搬移期第1天和第14天、固定期21 d和第35天分别处死4只家兔,通过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标本形态、X线片来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结果术后骨搬移模型的一般情况良好;大体标本及X线检查可见骨缺损区重建修复,并逐渐接近正常骨组织;固定期间骨搬移装置无松动、脱落等不良情况,搬移期每日可定量完成1 mm骨搬移,最终修复骨缺损。结论纵向骨搬移模型建模方案简便可靠,可较理想地模拟临床骨搬移全过程。

  • 标签: 骨搬移 新西兰兔
  • 简介:目的验证心脏正常电生理活动过程中心电向量的综合。方法采用35只新西兰,环第4肋间胸背1圈,选取7组方向对应的穿刺点,穿刺胸腔,记录环心表1周,体表1圈各14点的心电图。应用头胸导联(HC)同步记录相对应两点的心电图,统计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结果环心表和环第4肋间胸背1圈的所有点都记录到R(r)波,相对应点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记录的心电图没有显现出心电向量综合的预期效果。

  • 标签: 新西兰兔 瞬间心电向量 心电图 胸腔穿刺 头胸导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跟腱术后运用运动疗法的组织形态学和力学特性改变,为跟腱术后运动疗法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制动组、运动组,在距跟腱止点2.0cm处切断跟腱,然后用4-0肌腱缝合线Kessler法吻合断端,然后用8-0的无创缝合线缝合腱周组织,制动组使用石膏绷带进行传统的重力垂足位长腿石膏固定,取膝关节屈曲75°,踝关节跖曲90°位超踝膝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运动组不予石膏固定处理。术后7天,14天,21天分别取出跟腱标本,观察肌腱粘连情况,最大断裂应力。结果通过检测和结果统计,2组指标均有一定的差异,制动组肌腱粘连较运动组明显(P<0.05)。正常运动组跟腱的最大断裂应力明显高于制动组(P<0.05)。结论在肌腱愈合的过程中,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十分有利。

  • 标签: 跟腱损伤 运动疗法 修复
  • 简介:对11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的呼吸系、肺和胸壁的压力-容积(Prs-V、P_L-V、Pcw-V)曲线进行了研究。对每免进行下列4组充气实验。1.先作每次增加10ml递增性潮气充气,从0-70ml。再作每次减少10ml递减性潮气充气,从70—0ml。2.每次递增性和递减性潮气充气之前预先充气70ml,以保证具有相同容积史。3.每一递增性潮气充气之前,先充入较计划量多10ml气体以摸拟递减性充气。4.重复第一实验。用RM-

  • 标签: 压力-容积曲线 递增性 日本大耳白兔 胸内压 跨肺压 导生
  • 简介:目的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已经在心外科得到应用,回顾性总结我们完成的40例手术。方法自1998—2001年12月我们采用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了40例病人。常规插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预充液复温至32℃,尤其是低体重儿。视情况放置左心引流。并行体外循环者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机器氧合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灌注流量200—300ml/min,逆行灌注压45—50mmHg。主动脉灌注压80—100mmHg(1mmHg=O.133kpa),平均动脉压60—80mmHg。在心脏空的条件下进行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无低心排,血尿发生率1.90—3.41%。无严重心律失常,多数病人术后不用多巴胺。无1例发生空气气栓。结论优点:1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2及时发现有无传导阻滞并可立即给与纠正,简便安全;3有利于心肌保护。缺点:l不能提供安静无血的手术野,需要较高的手术操作技术,要求术者有一个适应过程;2吸引器使用较多,增加血液有形成分的机械性损伤;3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侧枝循环丰富,影响术野显露和心内操作,不宜应用此法。

  • 标签: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血液灌注 心肌保护 手术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