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是指颅骨之间由少量结缔组织相连形成的缝隙,刚出生的婴儿大脑尚未发育完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重量、体积增加,功能不断发育完善,未闭的能够提供可塑性的颅腔,以适应不断发育的大脑。早闭是指一条或者多条过早闭合,使得颅腔不能适应体积不断增大的大脑,颅骨限制、压迫不断增长的脑组织,引起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同时未闭合的受压不断增宽,致使头颅畸形;早闭目前病因不明,是最常见的一种头面部畸形,一般分为综合征型早闭和非综合征型早闭,非综合征性早闭即单纯性的早闭,若早闭症同时伴有面部和四肢畸形,则称为综合征型早闭。综合征型早闭发病率约为1/6250,常见的有Apert综合征、Crouzon综合征、Saethre—Chotzen综合征、Pfeiffer综合征、Carpenter综合征、Muenke综合征[1],现就其临床表现和基因诊断综述如下:

  • 标签: 颅缝早闭症 非综合征型 基因诊断 临床表现 Pfeiffer综合征 CROUZON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Periostin重组蛋白对体外培养的TWIST1^+/-小鼠冠状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TWIST1+/-小鼠冠状细胞,培养传代后随机分成4组,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Periostin蛋白(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进行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该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定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LP的分泌;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成骨分化相关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分别培养1、3、5、7d后,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分别成骨诱导培养10d后,ALP活性被抑制,表达量下降(P〈0.05);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骨诱导培养21d后,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因子OCN、OPN、BSP、COL-1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不同浓度(50μg/L、100μg/L、200μg/L)的重组Periostin蛋白对TWIST1^+/-小鼠冠状细胞增殖、分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骨膜蛋白 颅缝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底骨折并发神经及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底骨折并发神经和脑血管损伤的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共计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3例,均在接受介入球囊栓塞术后获得治愈;发现颈内动脉急性闭塞2例,在开展药物治疗3天之后治疗无效死亡;有18例嗅觉丧失的患者都没有得到恢复;存在单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有5例,3例在手术后视力获得恢复,但有2例患者没有接受手术,后视力丧失;18例患者的嗅神经存在损伤,动眼神经损伤的有5例,功能均未获得恢复;存在面神经损伤以及听神经损伤的患者有19例,治疗后仅有6例患者获得听力的改善。结论临床上在针对底骨折并发神经一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在创伤性CCF以及视神经损伤患者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挽救。

  • 标签: 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一脑血管损伤 手术 视神经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内动脉瘤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内压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内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内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内压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内压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续监测内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压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底骨折继发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入的80例底骨折继发内感染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为其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体温变化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均有所变化但是研究组的体温降低幅度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底骨折继发内感染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其体温降低,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颅底骨折 继发 颅内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内感染与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内感染伴发或继发于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发现外感染,带状疱疹感染23例(其中包括Hunt综合征患者6例),结核感染6例,细菌感染(包括全身及局部)8例,真菌感染1例,经过随访脑脊液、治疗反应证实内感染病因。对于内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不典型时,可以通过伴发或继发的外病变有助于病因及临床诊断。结论内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治疗效果进行诊断,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注意相关外病变,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颅内感染颅外病变脑脊液
  • 简介:目的评价Gasket-Seal技术在底肿瘤内镜手术底重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中外文文献数据库中检索2007年10月至2016年10月已发表的关于应用Gasket-Seal技术进行底肿瘤内镜手术底重建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ReviewManager(5.3版)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按文献入选标准共纳入5篇病例对照研究,共210例底肿瘤内镜手术患者纳入荟萃研究.荟萃分析表明,与非GS组相比,GS组患者术后远期脑脊液漏发生率低(OR=0.32,95%CI=0.11~0.89,P=0.03),术后脑膜炎发生率低(OR=0.10,95%CI=0.01~0.67,P=0.02).根据GS组是否联合NSF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两亚组术后远期脑脊液漏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在GS组中,采用人工骨组与采用同种骨(包括自体骨和异体骨)组病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应用Gasket-Seal技术能安全有效地完成底肿瘤内镜手术中的底重建.相较其他底重建方法,术后脑脊液漏及脑膜炎的发生率更低.

  • 标签: Gasket-Seal技术 内镜手术 颅底重建 高流量脑脊液漏 荟萃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肛裂纵切横术治疗效果与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侧位开放式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肛裂纵切横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控制力及排便感觉良好患者(93.34%、90.00%)与对照组患者(66.67%、63.3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强度、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纵切横术治疗慢性肛裂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创伤小,恢复疗程短,切口疼痛降低,控制排便功能恢复效果好。

  • 标签: 慢性肛裂 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体会
  • 简介:摘要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包括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率较动脉性卒中明显低,但因病因复杂,解剖变异大,引流丰富,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有相当难度。随着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的进步,血管造影,如MRV和DSA的增多,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增加。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颅内 静脉窦血栓
  • 简介:摘要本文对89例外伤性内血肿中,进展性外伤内血肿4l例,非进展性外伤内血肿48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得出对外伤性内血肿绝不能仅仅依赖首次CT结果制定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而应进行动态观察和监测,根据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 进展性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微创内血肿抽吸治疗老年外伤性内血肿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老年外伤性内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老年外伤性内血肿患者经优质护理的VAS评分为(2.63±0.52)分,SAS评分为(37.55±6.13)分,SDS评分为(36.23±5.97)分、舒适度评分为(85.64±6.21)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11±5.4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微创内血肿抽吸治疗老年外伤性内血肿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 优质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创内压(ICP)监测实施降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将连续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是否行ICP监测随机分为观察组(ICP监测)和对照组(未行ICP监测),观察组45例于入院后48小时内行持续内压监测,控制内压维持在20mmHg以下,对照组45例未行ICP监测,依据症状降内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4d、60d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ICU治疗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有创内压监测实施降压治疗,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有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创颅内压监测 降颅压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超声进行产前胎儿内出血方式合理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孕妇中经超声诊断胎儿患有内出血病例共40例进行产前产后超声图像分析。结果40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内出血的孕妇中,23例单侧或双侧室管膜下区可见异常回声区,双侧侧脑室无扩张;7例一侧脑室内可见异常回声区,侧脑室无扩张或侧脑室后角扩张<15mm,其中1例合并内散在斑片状强回声;8例一侧或双侧侧脑室内可见异常回声区伴侧脑室后角扩张>15mm,其中1例合并Dandy-Walker综合征并单脐动脉。结论胎儿内出血多发生于孕期中晚时期,常于脑室极其周围出现,通过超声诊断能够提前预防并治疗胎儿内出血,降低生产风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胎儿预后重要参考。

  • 标签: 胎儿 产前超声 颅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40例经手术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CT诊断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行平扫加增强扫描34例,平扫6例,星形细胞瘤I级13例,II级16例,III~IV级11例。CT表现分型水瘤型3例,水肿型8例,囊型7例,环型6例,结节型6例,混合型10例。结论星形细胞瘤的CT定性诊断率可达80%以上,结合CT表现与病变部位、临床症状综合分析,以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颅内星形细胞肿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究对颈椎小关节错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具有的效果,以期为今后此种病症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28 例颈椎小关节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肩井、风池、肩贞、天宗、百会、晴明等穴位进行中医针灸治疗,统计并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为期 3 至 15天的中医针灸治疗后,本组 28例颈椎小关节错患者中, 19例治疗成功, 7例有效, 2例治疗失败,治疗总有效率为 92.86%。 结论: 在对颈椎小关节错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针灸法可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简便,大大促进了患者病情的痊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颈椎小关节错缝 中医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0例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TC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检查内外血管,观察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本组160例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中,经TCCD检出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145例,阳性检出率为90.63%;颈动脉超声检出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134例,阳性检出率为83.7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高达99.32%,阴性预测值高达100.0%,灵敏度为96.88%,特异性为95.62%。结论TC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可预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对诊断病因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例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通过及时行底重建和硬脑膜修补,预后良好。结论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临床十分罕见,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确诊后应尽早手术,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颅腔积气 张力性 迟发性 颅脑损伤 颅底重建 硬脑膜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