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内血管疾病是导致神经系统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准确地诊断和评估内血管病变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内血管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优越性。

  • 标签: 颅内血管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核素底侧位显像对鼻咽癌底骨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全身骨显像基础上加做底侧位显像的43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同期MRI扫描结果作为判定底骨侵犯的金标准,分析两者诊断底骨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利用底侧位显像的上颌骨后缘与颈椎前缘将底骨骼由前向后三分部为1、2、3部,分析底骨骼受侵犯部位是否有特征。结果 以MRI作为诊断金标准,全身骨显像与底侧位显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为62.1%、78.6%、85.7%、50.0%、67.4%和89.7%、78.6%、89.7%、78.6%、86.0%,底侧位显像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全身骨显像,但仅敏感性与符合率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例MRI和底侧位显像同时阳性患者,96.2%出现底侧位三分部的2部受累。结论 底侧位显像有助于鼻咽癌患者底骨侵犯的识别,建议常规行底侧位显像,当2部受累时高度提示受侵可能。

  • 标签: 鼻咽癌   颅底骨侵犯   颅底侧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严重底骨折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6例严重底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各33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施以优化急救护理服务)的干预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率(3.03%)低于对照组(18.18%),P<0.05。实验组急救30min和急救1h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施行优化急救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急救效率,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颅底骨折 急救护理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内出血微创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时间:2020.1-2023.1;选择例数:98例;分组方式:随机分组;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占比。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案,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概率。

  • 标签: 高血压性颅内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内感染的因素、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感染的存在,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159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的单中心分析,记录患者内感染的发生率,并使用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后脑脊液漏、手术频率、内置管引流和手术时间。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到180株病原菌,其中71.88%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余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对氨曲南和环丙沙星完全耐药。对于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菌是敏感的,而鲍曼不动杆菌仍然具有耐药性。两者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为100.00%,而对一般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术后脑脊液漏、内导管引流、手术时间、手术频率等。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致病菌对一般药物具有耐药性。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颅内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感染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影响,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2例接受单纯静脉药物治疗;17例接受鞘内静脉注射治疗;11例患者接受腰大池引流和鞘内注射治疗。结果:共治愈38例,治愈率95.00%,死亡1例,占2.50%,主要与患者重症难治性内感染合并肺部感染出血有关。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后内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该方法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治疗方法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关系,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千秋。因此,鞘内注射抗生素是首选,也是一种安全的用药方法。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颅内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损伤及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60例脑损伤及内血肿患者,并随机分成常规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结果:常规组治愈率60.00%,对护理的满意率73.33%;实验组治愈率83.33%,对护理的满意率93.33%。结论:临床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脑损伤及内血肿的预后,辅助提升疗效,能够令患者及家属满意,有临床普及价值。

  • 标签: 脑损伤 颅内血肿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内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内肿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有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更为明显,比对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内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

  • 标签: 颅内肿瘤 术前焦虑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底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共有100名病患,随机分为50人一组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增加了优质护理。进行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 P<0.05。结论:在底骨折病人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标签: 颅底骨折 优质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分析39例内动脉瘤麻醉资料,术中以静吸结合的方法,采用合适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及施行控制性降压等措施防止内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术中监测ECG、MAP、HR、NIBP、SpO2和PETCO2等。结果:麻醉及降压效果理想,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结论:选用合适的麻醉及控制性药物,术中注意血压骤升,控制性降压等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麻醉,手术,控制性降压,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内压监测是评估和治疗内压增高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内压监测的护理操作规范,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临床实践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流程,包括监测设备的使用、数据的准确记录、以及对患者状况的密切观察。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护士在内压监测中的专业角色,以及持续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内压监测 护理操作 标准化流程 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