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效进行师资管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尝试通过"教学俱乐部"形式,组织教师合作开展系列教学活动。根据学院教学工作重点及当前教学热点成立六大教学俱乐部,通过深入贯彻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构筑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以及建立、健全主动开发型的行为方式等策略;初步探索以"教学俱乐部"为手段的现代师资管理模式。实践显示,学院在师资梯队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比赛等方面均获得一定成效,甚至取得突破性进展。前述管理策略,为师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教学俱乐部 教学能力 师资管理
  • 简介:摘要为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院校创新育水平,本文选择第二课堂选课学员(21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探索出一种以论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能够让学员主导教学,全流程参与科研活动并掌握科研创新实践方法。学员创新成果表明该论坛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适用于培养学员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法。

  • 标签: 第二课堂 科研创新能力 论坛式教学 院校创新教育
  • 简介:摘要腹股沟皮瓣是临床开发最早的游离皮瓣之一,但因解剖位置不恒定,变异较多,后临床应用逐渐减少。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发展,近十年来,其在颌面外科和显微外科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为了促进腹股沟皮瓣的推广及发展,本文就腹股沟皮瓣及其穿支皮瓣的解剖、各种形式的设计、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优点和缺点进行讲述,侧重介绍其在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皮瓣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钴胺素,即维生素B12,是自然界中结构最复杂的维生素,也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在体内作为生物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和甲基丙二酰辅酶A与琥珀酰辅酶A的转化等多项生理活动。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无法自行合成钴胺素,需要通过饮食或药物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钴胺素。目前,用于治疗的钴胺素形式多样,常见形式有氰钴胺(普通维生素B12)、羟钴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不同形式的钴胺素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近,但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等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氰钴胺和羟钴胺在欧美地区应用甚广,甲钴胺在亚洲应用较多,腺苷钴胺已在国内批准上市,但世界范围内应用不多。氰钴胺和甲钴胺主要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和钴胺素缺乏引起的疾病,羟钴胺曾批准作为氰化物的解毒剂,近年来在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现从4种钴胺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比较和区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免发生混淆。

  • 标签: 钴胺素 维生素B12 羟钴胺 甲钴胺 腺苷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从学生视角评价病理生理学"过程考核+期末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级5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病理生理学"过程考核+期末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结果95.0%(541/570)的学生建议在今后的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继续采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方式;92.9%(530/570)的学生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式选择题的考核方式对理解并运动理论知识有帮助;88.9%(507/57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赞同由同学撰写情景式选择题或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6.97分)、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4.64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融合(3.94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2.58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1.42分)。结论学生认为"过程考核+期末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 标签: 过程考核 病理生理学 问卷调查 基于学生视角
  • 简介:摘要临床病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是培养临床病理专科医师的重要手段。自2014年上海市临床病理专科开始实行专科医师培训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在病理专科医师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逐步建成了系统的多形式教学模式体系,包括:导师负责制、专科病理诊断培训、专科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多学科团队协作、教学相长、医学人文及伦理学教育、科研提升等方面。该文就多形式教学模式在病理专科医师培训中的可行性、作用及初步成效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康复医学逐渐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骨折的患者来说,进行有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够加快其康复的速度,对其身体功能的恢复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骨折的患者来说,术后要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康复锻炼,从而减少二次伤害,使身体尽快恢复。本文主要从骨折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三个阶段、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原则,以及康复训练的具体做法三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骨科患者 术后锻炼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形式术前护理干预对儿童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准备行择期全麻腺样体刮除手术的2~12岁患儿4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实施多形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儿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麻醉实施前进行焦虑量表测试,比较两组患儿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焦虑评分接近〔试验组(70.59±4.86)分,对照组(71.62±5.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9,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35.76±5.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27±4.59)分,t=18.967,P<0.01〕。结论多形式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焦虑状态。

  • 标签: 多形式术前护理干预 焦虑 配合程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 对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路径化多形式模式 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口头讲述的方法来进行健康教育,后者则利用路径化多形式健康教育,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同观察指标,来判断患者对于不同教育方式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教育接受程度是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采用路径化多形式模式健康教育 , 要比对患者采用传统教育方式更加合适,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可以更好的去帮助患者学习应用健康教育知识,从而能够让患者恢复 肢体运动功能,回归到日常生活中。

  • 标签: 脑卒中 路径化 多形式 健康教育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FD)和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纳入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精神科门诊候诊患者,完成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 PHQ-15),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 Anxiey Disorder Scale,GAD-7),躯体症状障碍诊断B标准量表(Somatic Symptom Disorder-B Criteria Scale, SSD-12),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方案2.0(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 2.0,WHO DAS 2.0)等自评问卷,并经结构化访谈得出SSD和SFD诊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并比较SSD和SF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差异。结果699例受访者中,236例(33.8%)和431例(61.7%)分别被诊断为SSD和SFD,二者诊断一致性较低(Cohen κ=0.291 P<0.01)。SSD患者在PHQ-15[(12.01±5.54)分比(10.38±5.53)分,t=3.624]、PHQ-9[(11.84±6.76)分比(9.40±6.57)分,t=4.546]、GAD-7[(9.70±6.08)分比(7.34±5.92)分,t=4.871]、SSD-12[(23.60±11.43)分比(16.52±12.64)分,t=7.154]和WHO DAS 2.0[(22.65±8.52)分比(19.96±7.77)分,t=4.128]量表得分显著高于SFD患者,均P<0.01。结论SSD和SFD诊断一致性较低;相对于SFD患者,SSD患者在躯体症状负荷、焦虑抑郁情绪、与症状相关情绪、思维和行为问题、社会功能损害更严重。

  • 标签: 躯体形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 人口特征 会诊联络精神医学
  • 简介:摘 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众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烹饪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学会菜肴创新技能技巧,对日后从事岗位工作,增强竞争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烹饪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质疑;其次要营造研究性的学习氛围,让敢于质疑,善于释疑,勤于解疑;再次要为学生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帮助学生捕捉创作灵感;最后要及时地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创新成果,并加以推广,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的形成。

  • 标签: 烹饪教学 创新 烹饪实践 创新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4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未见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好转,而其中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标签: 聚焦解决模式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状态 影响观察 分析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网络的拓扑变化。方法用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18例SFD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39.5±12.0)岁,病程(3.67±3.20)年;SFD组]、21名健康体格检查者[男13名、女8名,年龄(43.9±8.4)岁;对照组]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图像,建立静息状态下2组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网络。使用图论的方法计算脑网络的全局参数(标准化聚类系数、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和节点参数(聚类系数和介数中心度)。2组脑网络参数间的差异采用重复1 000次的置换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聚类系数和介数中心度定义前20%(18/90)的节点为脑网络的关键(Hub)节点,分析SFD患者Hub节点的改变。结果SFD组患者的脑网络和对照组一样具有小世界属性(σ>1),但标准化聚类系数、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有降低趋势,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有增加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SFD患者左侧苍白球、左侧杏仁核、左侧楔前叶和右侧角回的介数中心度明显升高(置换检验,P<0.05),左侧颞中回和右侧枕上回的介数中心度明显降低(置换检验,P<0.05);双侧苍白球、双侧丘脑和左侧杏仁核的聚类系数明显降低(置换检验,P<0.05)。SFD组发生改变的Hub节点多数(16/24)位于边缘系统。结论SFD患者的葡萄糖代谢脑网络拓扑性质发生改变,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呈降低的趋势及Hub节点的改变,导致网络信息传递效率有所降低,功能整合和功能分离的平衡被打破,这为躯体化症状的脑功能异常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证据。

  • 标签: 躯体型障碍 代谢网络和途径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冻干剂可对疫苗的贮存工作提供稳定性因素,而稀释剂属于冻干疫苗制剂当中的配套部分之一,其对于无菌保证以及和疫苗的相容特性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为最终的疫苗产品予以较高的安全保障。为此,本文将针对冻干疫苗稀释剂的包装形式以及无菌保证措施展开针对性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冻干疫苗稀释剂 包装 无菌
  • 简介: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改变了曾经仅仅是吃饱穿暖就可以满足的生活需求,开始向着更高层次,更加舒适的方向发展。 因此 ,烹饪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实践迫在眉睫,是适应社会市场的现实需要,是更新烹饪理念的必要之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烹饪教学实践中采取联合企业落实现代实习体制、融入现代技术、引进先进烹饪理念、加强课程教学研究等重要举措。

  • 标签: 烹饪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 简介:【 摘要 】中职护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以此带动他们的创新能力。不过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工作还具有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急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

  • 标签: 创新能力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形式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情绪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形式的延续护理。出院时及出院后一个月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 卒中患者 日常生活功能 焦虑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 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创新管理方式 。方法 将实习的护生 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名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带教管理模式,观察组创新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技能成绩。 结果 观察组的相应指标 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护理教学进行 创新,可以提高护理 教学质量 ,提高护生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教学 问题 创新
  • 简介:摘要:护理临床实习是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的过程,也是护生实施临床护理工作必备环节,为提高带教管理水平,培养护生主动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的能力,护理教学管理中以带教管理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指导护生完成各项任务,针对护生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纪律差、实习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制定创新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

  • 标签: 护理教学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胫后动脉-隐神经双套血供皮瓣在内踝及小腿中下段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门诊随访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内踝及小腿中下段创面60例,其中采用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皮瓣2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5例,胫后动脉-隐神经双套血供皮瓣20例。对3组皮瓣的手术方法、皮瓣成活情况、皮瓣的外形质地及肿胀度、患者的满意度及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进行研究。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3组中采用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蒂皮瓣共25例,其中1例皮瓣术后肿胀度欠佳,出现供血不足情况,对症处理后皮瓣逐渐好转,皮瓣外形、质地良好;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5例,2例术后皮瓣远端坏死,二期植皮修复,皮瓣蒂部略臃肿;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双套血供皮瓣20例,皮瓣术后血运良好,2例术后出现瘀紫,拆除蒂部缝线后好转,3例皮瓣外观臃肿,蒂部膨隆,二期皮瓣整形。3组在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93.8、93.3和92.8分,患者满意度调查优良比例均较高。结论3种皮瓣均能较好修复内踝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创面,术中应根据穿支是否存在及穿支的粗细决定是否携带隐神经。如果穿支可靠,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创面修复,在皮瓣血运及外观上更满意;对于较大面积的创面,携带胫后动脉穿支及隐神经营养血管的双套血供皮瓣更安全。

  • 标签: 小腿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