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南一脉中两项重要的思想史实进行考证,澄清以往相关记述中的错误。本文指出:程门立雪不在元祜八年杨时41岁,而在元祜三年杨时36岁;罗从彦师事杨时的时间不在政和二年罗从彦41岁,而当早于大观元年罗从彦36岁,元符三年罗从彦29岁时即已初见杨时。

  • 标签: 杨时 罗从彦 道南一脉 程门立雪
  • 简介:马海燕著,觉群佛学博士文库之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8月版。明末清初为霖霈禅师,号旅泊,时称“古佛再世”。霈承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衣钵,自称天台智者大师、唐清凉澄观国师、华严李通玄长者的私淑弟子。霈不仅有着华严祖师的形象,也是鼓山禅的一代宗师。他禅教兼行,净律并开,福缘广大,著作宏富,两度住持鼓山涌泉寺,足迹遍及闽浙赣诸地,影响深入民间。本书就以这位传奇人物的禅学为研究重心,分别从禅修观、禅教观、禅净观、禅史观、三教观等各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禅学研究 宗教文化出版社 明末清初 智者大师 传奇人物 禅师
  • 简介:兼爱或博爱自先秦、汉唐到宋明,一直为儒家自身所主张并为儒家经学的主流性见解,并不专属于墨家。孟子的激愤斥责,并不妨碍他也有容忍兼爱的一面,普遍之爱与差等的社会可以相容。自古忠孝不两全,无父无君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真实选择。儒家的仁爱不仅有差等之爱,更有大仁大爱,即博爱或兼爱。从张载的兼爱到程朱的理一分殊,不论从一还是一理出发,全天下只有一家人,血缘的鸿沟已经被跨越,儒家仁爱也因此有了更广博的蕴涵。

  • 标签: 无父无君 兼爱 博爱 一气 理一分殊
  • 简介: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汉魏学者将《说卦传》的八卦方位与汉易卦六日七分术的四正卦说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康有为、顾颉刚以"《说卦传》与汉易卦图相合"为理由指《说卦传》为汉人所作是不能成立的;古今一些学者用汉易卦说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皆无切实根据而错乱悖谬。

  • 标签: 周易 说卦传 汉易卦气
  • 简介:《管子》四篇是战国时齐国稷下道家的代表性著作。本文以""为中心,对""的含义,""的两大特征和三种类型,以及""与其他五大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揭示了《管子》四篇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吸收。最后,本文简要总结了《管子》四篇中道论的线索、特征和影响。

  • 标签: 《管子》四篇 虚无 超越性
  • 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这个词已不再陌生,网络渗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大青少年喜欢上网,尤其是喜欢玩网络游戏,其次是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等等。应用网络学习的人很少,绝大多数青少年的网络应用层面仅限于娱乐层面,虽然网络的功能很强大,但人们仍认为它是娱乐的产物,一说就是“玩电脑”等等。这就是人们的网络意识。

  • 标签: 网络成瘾症 网络游戏 网上聊天 网络视频 网络学习 网络意识
  • 简介:古德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为人能够修习佛法,实为莫大福报,所以应该倍加珍惜,应该时刻怀着感恩报恩的心愿,不忘弘法是佛子的使命,在自己修行的同时,抓住机缘,弘扬佛法。佛陀在世时,随缘度,应说法,度人方式不拘一格。到今天,我们必须依然继承、学习、发扬佛陀的精神,因时因地因人,随缘应弘法。

  • 标签: 现代社会 不拘一格 佛法 佛陀 修习 修行
  • 简介:第一节境、境界一、我国古代境的原义。在物之境。(一)曲尽为竞,时间概念“境”的本字是“竟”,“‘竟’,曲尽为竞”(《说文·音部》段玉裁的注:“引申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又《说文·田部》”日:“界,竟也”,段注云:“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介也,象田四界。”又《周礼·夏官·掌固》有“凡国都之境”句,其下所做注释:“竟,界也”。

  • 标签: 目录 时间概念 “境” 段玉裁 说文
  • 简介:在普遍印象中,金元之际河北新道教方兴未艾,占据着大部分宫观。但从一些重要的碑刻等史料来看,传统的符篆派——正一,当时并未在河北销声匿迹,相反在某些地域还十分繁荣。关于这爪.情形,可以通过现存一些史料钩索出大致轮廓。总体来说,金元时期河北正一比较繁荣的地方是保定府易州里。

  • 标签: 正一道 河北 传承 金元时期 史料 繁荣
  • 简介:域中有四大:、天、地、人。域之空间性所具有之承受与保持的可能性,由于时间性之道在其中的流逝而成为现实,展开为天地世界,召唤着物与人。物与人在天地世界中的逗留,使得天地世界分裂为天下。圣人、民、众人、我、吾便生存于天下。在天下与天地的张力中,圣人“为无为”于天下,使远离本真天地世界的群体存性存在民与众人,开始向“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回归:“吾”则在对天下的静观中展现出纯粹的生命力与生命感。

  • 标签: 域一空间 道一时光 万物
  • 简介:本文认为应从宇宙本体论的视域理解扬雄的性善恶混论。“玄”遵循异质相生的原理生成万物,性善恶混就是“玄”成物之理贯注于人性的结果。“玄”措摘阴阳之而生发万物,抟聚于人则表现为神明之与阴阳之的并用而为功。扬雄论心,兼具知行的能力,在修养工夫上,既强调养心的纯正刚毅,又注重耳目感官的合理之欲,这正是“玄”成物之理在修养论上的体现。

  • 标签: 扬雄 性善恶混
  • 简介:纯的内丹理论,融会儒道释之真性本体论,提出阴阳动静乃大道之本的主张。在此基础上,以守中致和的虚静之道为基,开内丹中派之法脉。

  • 标签: 李道纯 内丹 理论基础
  • 简介:强迫是一组症状特殊的以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为主的神经a多表现为:重复表现强迫观念,强迫意向感动作。明知不合理、不必要、但自己无法控制。如反复计数,反复回忆,反复某些动作(如洗手。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

  • 标签: 强迫症 完美主义 强迫观念 神经症 反复 强迫性
  • 简介:儒家思想因其能够为传统社会提供稳定的精神基础而成为被“显性宣扬”的官方意识形态。但权力私产诱发的残酷争夺及儒家与专制政治的某些理论冲突,使后者需要通过法家思想的“匿名运用”为其提供非德性的方法论。“家天下”作为政治运行的基轴,使维系专制政权的稳固才是唯一的“里”,儒法两只是作为手段而分别予以“显性宣扬”与“匿名运用”的“表”,它们之间虽存在运用方式的差异,却都被“买椟还珠”。

  • 标签: 儒表法里 家天下 显性宣扬 匿名运用
  • 简介:作为当下中国城市日渐流行基层管理服务模式,网格管理在提供社区服务、城市信息建设等方面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但因其本身作为基层政权行政力下沉的一种方式,与代表基层民主的社区自治力量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同时也蕴含着城市基层政权“内卷”的风险。本文认为,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诉求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权益诉求在社区服务上存在着衔接点,关键在于淡化网格管理模式的行政色彩,做到“社区服务网格,社区管理民主”,从而使网格管理模式与社区自治能够相互协动,并获得良性持久的发展。

  • 标签: 网格化 社区自治 社区服务 城市管理
  • 简介:在道教精神中有一种精神叫做“柔弱”,在“柔弱”精神中,又以“至柔”更为纯粹,更为深远,《道德经》第43章中即这样写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道教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高或隐或显地展示出了这种精神——“至柔必强”。

  • 标签: 精神 道教 上清派 生平 茅山 《道德经》
  • 简介:“我仅以个人名义,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已经75岁高龄了,有这个机会来中国学道,来之不易,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再次见到这些老师,我觉得这也是在座所有学员最大的心愿。”“感谢这次的安排与帮助!我虔诚的修道之心已持续20余年,这么多年来总期盼有机会向中国的道长学习,这次相聚是上天恩赐的机缘,是真正的机缘,希望再次安排学习机会,一定诚心追随。”“10天的学习仅仅是开始,仅仅是第一步,也是一大步,回国后我将更多地传播道教。”

  • 标签: 中国道教学院 进修班 留学生 道者 西方 学习机会
  • 简介: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是一名服刑人员,由于内心的不合理信念导致出现心理冲突(自责、悔恨、抑郁)而求助。心理咨询人员通过资料收集、症状鉴别,确定其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方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其错误认知,建立积极认知系统,帮助其恢复正常行为,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该服刑人员的问题。

  • 标签: 抑郁性神经症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孙兰英教授的《全球网络语境下政治文化嬗变》一书A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研究》结项成果之一,也是在原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又经数年研究积淀、充实修改后出版的。

  • 标签: 文化嬗变 网络化 全球化 政治 语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简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整体性研究,是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具体体现。中国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以世界变化为依据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宽广的世界意义;大众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使理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这“三”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从方法论角度说,把“三”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建设研究的基本方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整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