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的五年制医学生6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名医学生分为PBL组(n=32)和结合教学组(n=32)。PBL组采用PBL教学,结合教学组采用医学模拟结合PBL教学。分别在入科时和轮转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记录成绩并比较。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后采取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形式获得学员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轮转实习结束时,两组理论考试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合教学组技能操作考核成分数显著高于P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在教学方法接受度高、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和临床诊疗水平提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合教学组学员在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与人文关怀提高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所占比例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PBL教学相比较,医学模拟教学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教学对学员技能操作的掌握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能提高学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且受到学员的认同与喜爱,应在重症医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医学模拟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教学模式 重症医学
  • 简介:马铃薯黄萎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为土传兼种传维管束病害,危害大且防治困难。本文将该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症状、6种病原的形态学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病原检测技术和病害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合概述,可为该病害的相关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马铃薯 黄萎病 病原菌 检测技术 防控措施
  • 简介:朱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计委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菌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植物学会理事,《菌物学报》《药学学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药学研究》杂志编委。

  • 标签: 研究员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 天然药物 博士生导师 实验室主任
  • 简介:医学救援实战演练教学贴近实战,并综合各学科而设,是培养应急性医学救援人才的必备课程。以往演练暴露诸多问题,例如学员不能全面参与训练,学员对突发状况应对能力较弱,训练内容设置不合理以及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员训练的真实情况等问题。我们进行高原医学救援演练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多用途学习模块,学员全面参与演练科目的方式,整合课堂、临床相关方面知识技能,组织教学训练单元,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救治流程,删减调整不相关内容,可在短期内完成培训。最后,通过考核方式改革,采用全程考查并及时对参训人员进行反馈保证训练质量。

  • 标签: 实战演练教学 教学改革 高原医学 训练模块 考查改革
  • 简介: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由于不同病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能否准确诊断病原菌直接影响药物的选择。及时准确地检测真菌感染以及确定菌种,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该文对真菌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真菌感染 病原菌 检测方法
  • 简介:斑马鱼能够做一件神奇的事情:它的脊髓在被切断后能够完全愈合,但是对人类而言,这是一种瘫痪性的经常是致命性的损伤。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观察斑马鱼修复它们自身的脊髓损伤时。他们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修复取得新的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当斑马鱼被切断的脊髓经历再生时,一种桥状结构会形成。首批细胞延伸一段为它们的自己长度的几十倍的距离。并且跨过这种损伤产生的宽宽的切断口将切断的脊髓连接起来。神经细胞随后也这样做。到8周时,新的神经组织填充这个切断口。因而这些斑马鱼完全逆转了它们的严重瘫痪症状。

  • 标签: 脊髓损伤 组织修复 CTGF 蛋白 神经细胞 瘫痪症状
  • 简介: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真菌提取物的抗癌作用相关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包括了最近几年关于真菌提取物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生、减少癌细胞血管生成的各种机制研究,另一方面归纳了多种真菌提取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Wnt、NK-κB、MAPK、线粒体凋亡等多种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包括了p38、bcl-2、c-jun、IκB、β-catenin、Akt等多种与细胞生物活动密切相关的蛋白。

  • 标签: 真菌 肿瘤 机制 进展
  • 简介:许多大型药用担子菌被发现具有抗癌、杀菌、降糖、降血脂等活性,成为药物开发的新潜在资源,深受人们青睐。文中对2010年以来的担子菌新结构活性产物根据活性类型进行综述,特别关注了2014年至今中国作者的研究,重点描述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 标签: 担子菌 次级代谢产物 新结构 活性
  • 简介: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工作虽然较晚于动植物研究,但随着基础研究不断完善,连锁图谱构建工作陆续开展。文中综述了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香菇(Lentinulaedodes)、双色蜡蘑(Laccariabicolor)、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斑玉蕈(Hypsizigusmarmoreus)等食用菌的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笔者所在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育种与菌种繁育团队的黑木耳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进行了简介。

  • 标签: 食用菌 遗传 连锁 图谱
  • 简介:随着运动爱好者逐渐增多,运动带来的膝关节损伤也与日俱增。前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目前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术中取自体肌腱编制成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因此,肌腱与骨的愈合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那么,如何加速肌腱与骨的愈合是关节外科医生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可通过改变腱骨结合面的局部微环境对腱-骨愈合起到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增强相关生长因子活性、加入自体骨膜、运用中药治疗等措施可加快腱-骨愈合;关节液等不利因素可减慢腱-骨愈合。因此,合理增加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可缩短愈合周期,加速术后康复,进而提高手术效果。本文就目前影响腱骨愈合因素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腱-骨愈合 骨膜 中药 关节液
  • 简介: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与甲真菌病的类型、受累甲的面积、角化过度的程度、患者年龄、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一个简单、可靠、易掌握的严重程度分级系统对预后的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临床及药物试验的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有关甲真菌病严重程度评分及分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真菌病 严重程度 分级
  • 简介:热疗在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治疗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磁流体热疗技术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热疗手段,克服了常规热疗的缺陷,可以辅助治疗,甚至发展成独立治疗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磁流体热疗基础研究及试验领域的最近进展,首先对磁流体特性、常见磁流体材料和交变磁场装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磁流体肿瘤热疗技术在体外试验、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状况。虽然磁流体热疗逐步进入临床阶段,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磁流体热疗 材料 交变磁场 临床研究
  • 简介: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东亚地区尤其显著。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仍是传统的手术联合化疗、放疗为主,尽管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对晚期胃癌的疗效仍然有限。胃癌的免疫治疗作为独特的治疗手段,在近十多年发展较为活跃,特别是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不断有创新。过继性免疫治疗主要依赖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目前回输的细胞由具有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向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演变,特别是嵌合性抗原T细胞治疗的出现,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有一种潜在的选择。本文对胃癌过继性免疫治疗中采用的不同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增强治疗靶向性、降低免疫逃逸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胃癌 过继性免疫治疗 免疫活性细胞
  • 简介:目的检测HighFive昆虫细胞系对BALB/c裸鼠致瘤性情况,以确保其作为疫苗生产细胞株的安全性。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HighFive基础细胞库细胞试验组、HighFive最高限制代次细胞试验组、HEp-2细胞阳性对照组、CEF细胞阴性对照组和不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用细胞悬液背部皮下接种裸鼠。3周和12周后对裸鼠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其是否有肿瘤形成。结果阳性对照HEp-2细胞组裸鼠接种后3周注射部位形成结节,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鳞状细胞癌;阴性对照CEF细胞组和HighFive细胞组均无结节形成,接种后12周经解剖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肿瘤形成。结论基础代次和最高限制代次HighFive细胞均不具有致瘤性,可安全地应用于疫苗生产。

  • 标签: 致瘤性 裸鼠 HIGH Five细胞
  • 简介:实蝇与体内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是这些内共生微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广泛存在于实蝇肠道和生殖系统中.研究证明,共生肠杆菌科细菌在参与实蝇的碳氮循环、营养代谢、生殖免疫及生物防治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鉴定出部分实蝇内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类群,发现许多优势的益生肠杆菌种和代谢产物,它们能增强实蝇的健康,提高昆虫不育技术的应用高效性.本文对实蝇共生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分布和作用,以及它们在不育昆虫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宿主与共生菌群落间的互作关系,而且对人类开发新型实蝇防治饵剂以及将此类共生益生菌应用于实蝇不育技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杆菌科 实蝇 共生系统 功能 不育昆虫技术
  • 简介:植物人侵已对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云南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成为植物人侵的重灾区.菊科是人侵植物中最多的一个科;但目前尚缺乏有关云南菊科人侵植物人侵机制和利用的报道.云南菊科人侵植物约有86种,人侵的主要机制:云南地形复杂,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为人侵植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这些菊科人侵植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竞争能力、多样化的生态对策及丰富的化感物质,且其天敌缺乏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很多菊科外来植物成功人侵云南.综合利用是治理人侵植物的一种有效措施.云南菊科人侵植物资源丰富,产量高,在医药、饲料、工业原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 标签: 菊科 入侵植物 入侵机制 利用
  • 简介:自噬影响着真核细胞的适应性、分化和发育,在白念珠菌中自噬影响着白念珠菌的代谢和毒力等,也可以减缓应激反应带来的损伤,增强菌体存活能力。但过度的自噬可能导致自噬性细胞死亡。该文根据近期研究进展,从白念珠菌中与自噬相关的Cvt(Cytoplasmtovacuoletraffickingpathway)通路、TOR(targetofrapamycin)通路和自噬在应激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白念珠菌中的自噬进行综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自噬 Cvt通路 TOR通路 应激刺激 氮饥饿
  • 简介:目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询证医学(EMB)模式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学习的普通外科专业学生7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PBL结合EBM教学模式)以及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37例,对比两组考试成绩,课程相关指标,以及评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基础知识得分、主观题考试得分、个案分析得分以及总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课前准备时间、课堂发言次数及授课满意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药物选择合理、患者状态评估准确以及符合临床实际上的评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EBM模式应用在普通外科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效果明显,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成绩,还可提升学生的评优率,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PBL 询证医学 普通外科 临床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分化程度、细胞类型的MRI图像特征、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27例、肝细胞癌75例81处病灶(高度分化15例,中度分化40例,低度分化26例)、肝内胆管癌20例的病理结果及MRI影像学数据,比较再生结节、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之间,以及肝细胞癌各种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ADC值、强化程度差异。结果:常规MRI平扫结合LAVA可准确诊断大部分原发性肝癌病例。再生结节、肝细胞癌及肝内胆管癌ADC值均值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肝细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ADC值均值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中、低分化肝细胞癌ADC值均值的差异无实际临床意义;高分化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ADC值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常规MRI结合DW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分原发性肝癌各种组织分化程度及细胞类型。

  • 标签: 肝硬化 肝癌 肝内胆管癌 病理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列当是一种根寄生种子植物,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对象,同时也是我国的内检对象。新疆是我国列当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和种类最多的地区,对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如加工番茄、向日葵、甜瓜等已造成严重危害。在新疆文献记载的列当种类有18种,常见的有埃及列当、大麻列当、向日葵列当和弯管列当,并已广泛分布于新疆各县、市、团场。列当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检疫、田间管理、轮作等,但目前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本文通过对新疆列当的相关文献搜集、整理分析,总结了目前新疆列当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为今后列当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疆 寄生植物 列当 种类 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