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糖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细胞介导,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为特征。自胰岛素发现以来,皮下注射胰岛素一直是治疗1糖尿的主流疗法。但是随着对糖尿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和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例如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为治愈糖尿开辟了一条又一条新的道路。本文对上述三种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对此疾病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2糖尿糖尿肾病关系研究。方法选择56例2糖尿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中水平均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P<0.001),临床蛋白尿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尿酸与2糖尿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呈明显正相关。这样,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将可能成为预防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清尿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糖尿(DM)是在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胰岛功能发生了病理性改变,表现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其基本的生化特征为持续高血糖。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治疗 新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糖药对2糖尿与2糖尿合并甲亢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纯2糖尿及2糖尿合并甲亢的患者共37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甲亢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单纯2糖尿患者23例,作为A组;2糖尿合并甲亢患者14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6%,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3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其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2糖尿合并甲亢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对两种疾病进行综合考虑,进行两兼治,才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降糖药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针对2糖尿患者糖尿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糖尿肾病患者作为该的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糖尿肾病组和临床期糖尿肾病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程、前清蛋白(PA)、WHR、FPG、2hPG、BMI、Hbg、HbAlc、ALB、TG、TC、LDL-C、UA、BUN、Cr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法对2糖尿肾病与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程以及Hbg、BUN、ALB、TC以及C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后得出糖尿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程、Cr和TC。结论糖尿病程、Cr、和TC与早期或临床期糖尿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临床中要对糖尿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价,从而有利于对糖尿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2糖尿(T2DM)患者血脂异常很常见,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2DM患者血脂异常中混合多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治疗的基础,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能明显减少糖尿患者心肌梗死后冠脉事件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社区进行2糖尿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社区142名2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随机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糖尿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遵医用药、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自我管理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2糖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社区 2型糖尿病 综合干预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方法择取2011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单位收治过的2糖尿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共53例,回顾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对其中医证作深入分析,并基于患者的病程长短的不同为患者证候演变规律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此的中医证主要包括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三种。病程在2年以下的患者多为痰热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病程在2年以上者则以气阴两虚证为主,而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与阴阳两虚证则多见于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结论2糖尿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随着病程的增加而从痰热证向血瘀证转化,临床可根据病程长短来判定患者的证所属,进而给予对“证”治疗。

  • 标签: 中医证型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病程 演变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眼底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糖尿患者148例作为对象,分为病变组80例和无病变组68例,分析2糖尿并发眼底病变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G、TC、LDL-C、Cr、Urea等五个指标是2糖尿患者并发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TC、LDL-C、Cr和Urea等生化指标可能是2糖尿并发眼底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底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总结4例妊娠相关暴发性1糖尿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多专科协作严密观察病情,积极补液扩容、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做好胎儿安危监测等,病情稳定后强化糖尿相关知识的教育及指导,并予心理支持,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经对症治疗与护理,4例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糖尿病 暴发性 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的新诊断标准与分。方法将原有糖尿诊断标准语分在病因、发病机理、预防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与现在糖尿新诊断标准与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原有糖尿诊断标准与分难以满足当前时期糖尿的临床实际需求。结论基于糖尿防治新进展所提出的糖尿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在我国糖尿临床医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标签: 糖尿病 新诊断标准 分型 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2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择66例2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平均对其分组,A组与B组各33例,A组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B组患者应用川穹嗪注射液。结果A组患者血液粘度与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治疗有效率97.0%明显高于B组69.7%(P<0.05)。结论治疗2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注射液,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可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川穹嗪注射液
  • 简介:摘要Hepcidin(铁调素)是一种维持体内铁稳态的重要激素,有研究表明Hepcidin与T2D的发病有关。最新的研究显示,Hepcidin在T2D的相关性主要是基于Hepcidin通过各种旁路代谢在胰岛素抵抗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是Hepcidin的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参与铁转运的细胞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1)的表达、跨膜蛋白酶6、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0。体内铁过量已经证实是T2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epcidin在T2D的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仍鲜为人知。本文主要就Hepcidin与2糖尿的相关研究中进行分析,并得出Hepcidin在2糖尿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需更多的数据与实验来证实。

  • 标签: Hepcidin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确诊的8例2糖尿合并外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个体化社区护理管理措施,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探析社区护理措施及效果,旨在为日后社区对2糖尿合并外科感染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提高社区护理效率,促进2糖尿合并外科感染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外科感染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心理疏导结合糖尿知识教育对2糖尿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集的59例糖尿合并抑郁和(或)焦虑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接受糖尿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心理疏导结合知识教育。结果2糖尿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2.1%,显著高于正常组12%(P<0.01),经健康教育治疗3周后,观察组焦虑总分、抑郁指数显著降低,糖尿代谢显著改善(P<0.05)。结论2糖尿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糖尿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结合糖尿知识教育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

  • 标签: 心理疏导 2型糖尿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糖尿足高危患者的踝肱指数与糖尿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入住我院并已经确诊的438例2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91例为非糖尿足组,47例为糖尿足组,所有的患者都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资料、踝肱指数的检查,对两组的临床检查资料和不同踝肱指数组的糖尿患者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踝肱指数与患者病程、收缩压、糖尿肾病发生率、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的踝肱指数和糖尿足组的患病率比较,踝肱指数和糖尿足组的患病率类似“U”分布,踝肱指数>1.31组中糖尿足组的患者发病率为18.1%;0.9<踝肱指数≤1.3组的发病率为26.0%;0.7<踝肱指数≤0.9组的发病率为32.5%;0.5<踝肱指数≤0.7组的发病率为47.6%;而踝肱指数≤0.5组中的糖尿足患者发病率达到64.29%,各组患病率进行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踝肱指数和糖尿足呈负相关,踝肱指数减低或是出现异常的升高能对早期糖尿足的发生进行预测,对踝肱指数异常的糖尿足高危患者要采用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2糖尿伴有糖尿足与2糖尿不伴有糖尿足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TA)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间临床怀疑冠心病的2糖尿患者60例,其中2糖尿伴有糖尿足(DF)患者30例,2糖尿不伴有糖尿足(DM)患者30例,进行冠状动脉CTA后,统计2组患者冠状动脉的钙化积分、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冠状动脉斑块分布、冠状动脉被累及的支数以及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在所收集的60例2糖尿患者中,DF与DM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总积分(Agatston积分)为23716与10749,冠状动脉钙化平均积分790.5与358.3。冠状动脉斑块分布、冠状动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以及斑块累及冠状动脉支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DF组与DM组中,硬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分别为:6∶11;9∶1;11∶9,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5,P=0.022);DF组中尤以不稳定斑块为主(χ2=4.321,P=0.038),并且2组冠状动脉狭窄中,DF组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严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309,P=0.038)。结论DF患者与DM患者在冠状动脉CTA中,DF患者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中重度狭窄方面具有较大差异。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冠状血管 糖尿病足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