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上海货物通过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货物疏运,是指货物在卸入港口库场后,超过港存期或者在港存期内港口货物过分集中时,为促使货物即时离港,实现港口畅通而采取的措施。第三条凡抵达上海接卸货物(含集装箱及其货物)的疏运,以及相关的承运人或者其代理人、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港

  • 标签: 港埠企业 货物疏运 代理人 上海港口 上海港务局 收货人
  • 简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进出口贸易的"晴雨表",港口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也难逃厄运。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明确上海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其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寻求其新的、合理的发展路径。

  • 标签: 金融危机 SWOT 发展思路 上海港
  • 简介:4月1日,集装箱班轮市场正式开启三大联盟的竞争格局,而上海毫无意外地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挂靠港口。仅仅10天后,达飞轮船、川崎汽船、日本邮船等多家班轮公司发布通知称,由于上海洋山港区码头严重拥堵,旗下船舶将更改挂靠码头或调整开航时间。作为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的上海忽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拥堵,引发全球关注。此次拥堵事件,反应出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存在的软肋。分析拥堵原因,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减少今后拥堵事件的发生,是货主、船东、港口等相关产业及政府部门各方面的行动方向。

  • 标签: 上海港 拥堵 事件 集装箱 竞争格局 班轮市场
  • 简介:从航运网络的角度分析近代上海的崛起,勾勒出上海航运网络的形成过程,进而利用旧海关资料所含货物中转数据,揭示航运网络推动港口货物中转运输。认为近代开埠之后,上海的"襟江带海"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轮船招商局、蓝烟囱轮船公司等纷纷以上海为中心设置航线,上海成为中国航运网络的重要门户。正是基于这种航运网络,上海的对外运输特别是中转运输蓬勃开展,货物中转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显示了上海在联系国内口岸与海外市场之间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也意味着依托于不断扩大和加密的航运网络,上海的资源配置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也推动了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

  • 标签: 航运网络 中转运输 上海港
  • 简介: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依靠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打造节约型码头,优化装卸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运用自主研发的先进节能技术节能减排.上海一年用电1.8亿千瓦时,耗油9万多吨,长期背负"能耗大户"的包袱.……

  • 标签: 上海港创新 创新改造 改造节能
  • 简介:日前,上海传来佳音:2011年上海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3000万标箱(TEU)大关,创下全港集装箱运输史上最高纪录。韩正市长亲自出席“破纪录”的相关仪式。又讯,破纪录的标箱数中.1至11月。浦东集装箱吞吐量2639.1万标箱.占上海总数比重为90.76%。

  • 标签: 上海港 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运输 韩正 浦东
  • 简介:上海多数集装箱码头的吞吐能力已超过码头设计时的核定能力(见表1).据统计,2003年上海月均集装箱航班为1494班,比1998年的630班增长了137%.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递增28.5%左右.2003年完成11282万TEU,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24%,2004年计划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0万TEU~1450万TEU.

  • 标签: 上海港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运输 航班 优势 核定
  •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防止船舶污染,保护和改善上海水域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船舶污染,是指船舶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水域环境,产生损

  • 标签: 船舶污染 港务监督 水域管理 接收处理 污染水域 生活污水
  • 简介:3月12日为长三角运输一体化量身打造的《长江三角渊地区这路运输一体化规飘纲要》出台,《纲要》明确了建立以物流供应两为主干.区域加工配送踊为分支.物流信息两为纽带.打造三网叠扣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到2020年.长三角将普遍应用定位监控服务技术.并在客车上全部开通互联网服务,《纲要》指出,到2020年建立起工业园区、货物集散中心.物流基地(中心).保税区(中心)、货运市场与内河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海港互动的集装箱运输体系。把长三角打造戍为链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枢纽.全球资源和产品分拔中心.配套先选制造监基地的加工配送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信息中心,

  • 标签: 上海港 金融危机 加工配送中心 集装箱中心站 区域物流 运输体系
  • 简介:本文在运用相对引力系数模型确定各港口经济腹地综合实力基础上对三大港口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和VAR动态分析,发现上海和深圳港都是其经济腹地的格兰杰原因,经济腹地不是它们的格兰杰原因,广州港同腹地的关系正好相反。广州港的经济腹地对其的影响是正向积极的,广州港对经济腹地的影响虽是积极的,但是影响力度不大。深圳港对经济腹地的带动力最高。上海的经济腹地对其的影响有利有弊,上海对经济腹地保持一种积极的但影响力度居中的带动作用。

  • 标签: 经济腹地 上海港 深圳港 广州港 相关性研究
  • 简介:"上海在世界集装箱大港排序中本是无名之辈,1996年吞吐量不到200万标箱,但是近几年,一年上一个大台阶,到2003年已跃居世界第三位,2004年攀升到第二位,现在正在向世界第一大港迈进."作为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曹忠喜,可以说见证了上海的快速成长.据曹忠喜介绍,2004年上海(海港)货物完成吞吐总量3.8乙吨,登上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的宝座;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55万标准箱(简称TEU);上海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列全国第一.

  • 标签: 上海港 国际竞争优势 中国 航运资源 经济发展
  • 简介:2009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各项生产指标均大幅下滑,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党中央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重振经济的举措。全港各港航企业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吞吐量一再创下新高,并一举突破2008年5.82亿吨的历史记录,成功地达到了5.92亿吨的新高度,造就了上海第十一个连续增长年。

  • 标签: 2009年 上海港 吞吐量 全球金融危机 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
  • 简介:3月6日,在池州港集装箱码头,满载集装箱的“中海699”货轮缓缓驶离,向上海方向前进。这标志着池州港至上海集装箱直达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该条往返池州港至上海的航线由中国外运安徽有限公司池州分公司和池州港远航控股有限公司合作,

  • 标签: 集装箱码头 班轮航线 上海港 池州 货轮
  • 简介:纽约-新泽西港务局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且最大的州际公共机构,对保障和促进纽约新泽西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从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成立入手,详细论述港务局在管理体制和财政状况两方面的独特运营模式,并为当前正在进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上海提供经验和借鉴。

  • 标签: 纽约-新泽西港务局 委员会 自给自足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