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再植术在颈部高位骨折开放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颌后切口,下颔支部垂直斜形截,取出升支后缘块,:将游离取出,体外与升支后缘块复位固定后再植入,最后复位固定升支截部。结果:10例14侧采用本方法复位固定,经1周~3年临床观察,面部形态及张口咀嚼功能均满意。结论:颈部高位骨折并严重移位、脱位者,可用本方法手术治疗。

  • 标签: 髁状突 骨折 下颌升支部截骨 髁状突再植 外科手术
  • 简介:咬合重建是颞下颌关节病(TMD)永久性修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于(hé)重建时如何确定最适颌位。但是,由于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有关最适颌位的概念、参考位与骱重建的关系、TMD患者的(hé)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提出尽管正中关系位(CR)是生理性的最适位,可以用于建(hé),但TMD病人的最大牙尖交错位(MI)也可能是生理性的。有些情况下,应采用生理性的MI建(hé)。若MI不是生理性的,应首先调整肌肉的状态,然后再选在CR位或适应性正中位建(hé)。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病 髁状突参考位 颌位 he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孔生物微晶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缺损中引导形成的作用,为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生物微晶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缺损处的成情况.结果:多孔生物微晶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性连接.结论:多孔生物微晶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移植替代材料.

  • 标签: 生物微晶玻璃 骨缺损 骨形成
  • 简介: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6个月治疗期间颞下颌关节状态的改变材料和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检查96例颞下颌关节在Herbst安放前、安放后和治疗结束后的状态,结果用3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Mann—WhitneyU检验,Wilcoxon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H检验)。结果显示在Herbst的6个月治疗期间,关节间隙没有显著性改变。结论结果表明Herbst矫治器不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和关节窝关系的不良改变。

  • 标签: HERBST矫治器 核磁共振检查 治疗前后 关节窝 Wilcoxon检验 髁状突
  • 简介:下颌骨折在颌面骨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下颌的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颌发生骨折时,会对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及软组织造成直接及间接的损伤。本文就下颌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选择早期、正确、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颞下颌关节
  • 简介:下颌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移植整复下颌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移植修复,而异体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目的对下颌性Ⅲ类错He畸形合并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病例,通过不拔牙矫治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消除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改善面部美观。对象与方法一男性少年曾被建议正颌手术治疗。现舌体较大并运动异常,舌系带短,双侧咀嚼肌活动失衡,腭扁桃体肥大及上牙弓狭窄。由此引起的He干扰造成下颌偏斜。后牙临床冠短导致He平面和Spee曲线异常。结构和功能的不对称对关节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矫治目标是扩大上牙弓并促上颌向前下生长。通过固定矫治器直立后牙重建功能He平面,结合舌弓或上颌扩弓导板,解除He干扰。结果下颌矫正到合适的位置,B点后移,功能He平面重建,建立了基本正常的覆He覆盖。后牙达到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A点前移,有效地改善了颌及牙齿的咬合关系。唇侧貌得到改善。结论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肌功能训练及牙齿正位器的戴用利于通过调整舌活动空间的大小、舌体位置和功能建立良好的口周环境、调整口周肌肉的活动以及建立正确的呼吸习惯,这些是能够维持长期咬合稳定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严重下颌前突骨性Ⅲ类错He 非手术疗法 不拔牙 矫治 咬合关系 长期稳定性
  • 简介:有限元分析可以准确的描述下颌标奉的生物力学性状,而获得准确的弹性模量,是保证有限元分析与试验数据结果一致的必要条件。本文重点综述了人下颌皮质、松质的弹性模量的研究现状,并对不同种属动物下领弹性模量的差异,以及影响下颁弹性模量的因素和弹性模量的测量进行论述。

  • 标签: 下颌骨 有限元分析 弹性模量
  • 简介:缺损修复目前正被广泛研究。公认以新鲜自体移植的效果最好。它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具有诱导及生成作用。与自体移植相比较,同种异体部分脱矿移植的材料广泛,可以满足形态和数量的要

  • 标签: 骨移植 异体脱矿骨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提供成年男性汉人尸体原位测量下颌各项指标。以下颌角间宽推算面部颧弓深、长度及下颌各指标的自身相关比例,为法医在各类碎尸案件中提供人类学依据。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成年汉人男性尸体,按《人体测量方法》,游标卡尺直接测量下颌角间宽、颧弓深、长度及下颌各指标10余项。结果以下颌角间宽来推算颧弓深、长度及下颌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意义,且存在相关关系。结论采用下颌角间宽推算颧弓深、长度、下颌各项指标进行头面部鉴定与整形、美容、复合体制作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成年男性 下颌骨 颧弓 下颌角 测量方法
  • 简介:青少年下颌畸形(后缩、发育不足或生长过度)的矫形治疗是口腔正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已广泛应用。但能否有效地刺激下颌的生长或抑制下颌的生长,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尽管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后上牵引下颌可抑制其生长〔1〕,功能前伸下颌能明显促...

  • 标签: 下颌骨 应力分布 下颌髁突 阻力中心 松质骨 应力轨迹
  • 简介:下颌或后缩、小下颌畸形和下颌角及嚼肌肥大均需要行截术进行矫正.自Obwegeser1957年首次报道口内进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术以来[1],国内、外学者已探讨出多种截术式治疗下颌畸形[2~5].然而,针对下颌术的骨学测量尚不多见[7~8],对下颌的有关数据测量,以往主要是偏重于一般的人类学资料的积累[9],不能满足整形美容方面的需要.为此,本文对下颌术相关的数据进行测量,旨在减少下颌术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骨测量 下颌骨畸形 截骨术 下颌角肥大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外形线与颅颌面结构的关系,为下颌重建提供指导.方法对80例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数据以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下颌外形线变量(ArGo、GoPg、GoGo)与颅颌面结构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且性别差异显著(P<0.01),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建立了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下颌外形线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下颌外形线与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

  • 标签: 下颌骨 外形线 头影测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胫骨间隆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4月至2003年12月,共完成手术26例,采用在胫骨上准确钻一隧道至骨折处,用钢丝横穿交叉韧带基底并经床或块上的钻孔及隧道引出皮外打结、固定。结果:共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月~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为37-48分,平均42.5分;术后85~100分,平均93分。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经X线检查均获性愈合。除1例外均为解剖复位。结论:对有移位骨折应及时手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治疗
  • 简介:下颌缺损在口腔颌面外科中较常见,常由于外伤、下颌骨肿瘤术后引起下颌骨节段性切除使颌连续性中断以及残留颌移位,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随着纤维外科技术的发展,游离腓骨肌皮瓣已经成为口腔颌面缺损与重建应用最多的游离组织瓣之一。我科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缺损,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颌骨缺损修复 临床观察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 下颌骨缺损 护理 病人
  • 简介:由于牙齿缺失和牙周病使得单个牙种植时牙槽高度不足,选择口内供区进行移植可以获得足够的量。下颌磨牙后区提供的皮质结合膜引导再生技术(GTR)非常适合于轻中度吸收的病例。本文介绍了从下颌磨牙后区取技术及愈合过程。

  • 标签: 下颌升支 自体骨移植 骨量 骨再生技术 骨吸收 龈沟内切口
  • 简介:因口型问题而影响唢呐簧片的合理振动,引发音准、音色、音量以及斜音等问题的产生,这是唢呐学生的吹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笔者以物理学、医学等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证了“下颌前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标签: 唢呐簧片 下颌骨前伸 合理振动
  • 简介:孪生姐妹同患下颌畸形一例矫治报告程丽一、典型病例:张娜、张伟,女,7.5岁,因同患"地包天"而要求矫治。姐妹俩面形十分相似。追问病史,其祖父有下颌畸形。患者母诉两人幼儿时曾用奶瓶喂奶。检查:姐妹俩均是凹面型,下颌都能退至前牙对刃,均为替牙。张...

  • 标签: 下颌前突畸形 孪生姐妹 矫治方法 活动矫治器 同患 遗传性
  • 简介:我科于1986~2004年共收治小儿膝外翻伴髌骨半脱位16例,其中外伤致边缘性桥形成,部分骺板早闭8例,均为单侧.采用上截,边缘桥切除游离脂肪填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就其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截骨 膝外翻 脂肪填塞 切除 股骨髁 治疗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