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下颌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下颌骨折患者共28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其临床治疗措施以及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平均时间为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为1期愈合,没有出现感染或者涎瘘等并发症出现。2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强直以及1例患者出现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结论对下颌骨折患者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或者切开复位等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收到突出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翼外肌附着应该保留,手术方法经过颌后区入路,能够降低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的概率;对囊内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伴有关节盘显著移位的患者,需要有妥善的处理和护理,避免出现颞下颌关节强直症状。

  • 标签: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以来收治的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法复位后,用牙弓夹板做单颌固定,并辅助头帽颏兜制动4~6周即可。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区疾病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探讨手术指征和处理方法。方法非手术治疗45例对于骨折可先通过颌间结扎、牵引等方式。对于颈部骨折,移位,以及发生在的疾病57例可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选择耳屏前切口以及颌下切口。结果突发生在帽部骨折以及儿童,大部分通过牵引方法而治愈。对于移位,颈部骨折以及疾病,影响咀嚼及张口受限,通过手术方法,能改善症状以及治愈。结论通过对发生在区骨折以及关节疾病,影响到张口和咀嚼功能,可通过手术方法改善。该区手术操作较复杂,容易引起相应一些损伤并发生并发症。

  • 标签: 髁状突 疾病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交流讲解、示范,书面指导等方法对36例骨折患者在心理、饮食、口腔卫生、功能锻炼、专科特别指导等五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结果出院后回防,患者张口自如,上下颌咬颌关系良好,骨折恢复理想。结论骨折患者出院前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既有效的保证了疾病的早日康复,又为患者节约了大笔的医疗费用,融洽了医患关系,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髁状突 骨折 康复指导
  • 简介:目的:探索小鼠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制备髁突矢位切片,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充质细胞聚集,而后逐渐分化出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髁突逐渐由半圆变扁平。免疫组化示RUNXl、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增殖层、前软骨细胞层及部分肥大层细胞,RUNX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前软骨细胞层及肥大层。髁突前后部,RUNXl、2在前软骨细胞层的信号强度较肥大层更高。RUNX整体的表达呈现双峰曲线。结论:髁突前后部成熟较晚,更易发生改建。RUNXl、2协同作用于软骨细胞分化早期,RUNX3调节作用于软骨细胞成熟期。

  • 标签: RUNX1 RUNX2 RUNX3 髁状突 小鼠 免疫组化
  • 简介:为获得颞下颌关节下颌的应力分布提供更为有效的有限元模型。用Mimics10.0导入正常人的颌面CT建立其下颌各部位的有限元模型,通过CAE软件ABAQUS6.10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完整的下颌、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及后牙咬合状态下模型各部位应力分布等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关节盘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关节盘中带和后带,而关节盘各部分应力表现为关节盘颊侧应力高于舌侧,顶部应力高于底部,中带平均应力最大,后带次之,前带最小。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髁突 缆索元 有限元 生物力学
  • 简介:由内侧结节和外侧结节组成,内外侧结节间形成一结节间沟,有足拇长屈肌腱通过。距腓后韧带及三角韧带分别附着于外侧结节及内侧结节。距骨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受伤原因多为高坠伤。交通事故伤及高强度运动伤。距的骨折诊断困难,其原因是由于跗三角的出现。

  • 标签: 距骨后突骨折 结节间沟 治疗 三角韧带 拇长屈肌腱 交通事故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胫骨间隆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胫骨隆撕脱性骨折II型、III型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固定,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胫骨间隆骨折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创伤较小,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较好的回复患儿膝关节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骨科 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 关节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肱骨内上骺分离与骨折。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新鲜的I度、Ⅱ度损伤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Ⅲ度、Ⅳ度骨折不能手法复位者应手术治疗。

  • 标签: 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大鼠下颌牵张成过程中新生组织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6只大鼠进行单侧下颌牵张,速率:0.4mm/d,牵张期为10d,术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下颌牵张成牵张期第10d及下颌牵张成固定期第14d取材。将取材的新生组织标本进行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定量检测。应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样本进行检测,寻找及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应用iTRAQ技术对大鼠下颌牵张成的新生组织成功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质谱鉴定出置信度95%的蛋白质共567种,共鉴定出差异蛋白207个,其中上调≥1.5倍的47个,下降≤0.8倍的58个。结论:筛选出多种与牵张成过程中新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验证与新形成相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牵张成骨 iTRAQ技术 蛋白表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舟骨折和腕关节扭伤。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如果有腕关节严重损伤史及临床体征怀疑舟骨折,应行腕关节及拇指严格的固定并密切随访。

  • 标签: 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扭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骨折愈合过程中SP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用兔作下颌骨折的动物模型,分别于骨折前1天及骨折后第1、4、7、14、28天取断端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以探讨SP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P在组织及其周围软组织中广泛表达;从骨折后第7天出现增强,第14天到第28天表达最强。结论在下颌骨折的愈合过程中,SP在组织细胞上的表达增强,SP对骨折的愈合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SP 下颌骨 骨折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kFortI型截术上抬上颌下颌自动旋转后颏前点的变化与上颌上抬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F0rtI型截术上抬上颌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与下颌颏前点前移量和上抬量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5例样本中.ANS点平均上抬(5.04_+1.20)mm.PNS点平均上抬(3.36+1.24)mm。颏前点平均前移(5.12+2.64)mm,颏前点平均上抬(4.04+2.38)mm。下颌颏前点前移量与A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41,P=0.001)。与P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02,P=0.001)。下颌颏前点上抬量与A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393,P=0.052),与PNS点的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结论:下颌颏前点的位置变化与上颌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 标签: 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 LE FORT I型截骨术 上颌骨上抬 下颌骨自动旋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例下颌骨折患者采用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口内切口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3个月复诊摄X线片,观察骨折线复位愈合情况与咬合关系。结果2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正常。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折手术简便、创伤小,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疗效满意。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钛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制穿颊器应用于下颌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颌面部外伤性骨折患者共60例,采用听诊器改制成为的简易穿颊器以及Medico微动力系统,经患者的颊部皮肤进行穿刺打孔,并以小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复查曲面断层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线对位良好。口内组所有病例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术疤痕,无面瘫症状,无愈合不良。29例咬合关系完全恢复,1例术后轻度张口受限,经张口训练后基本恢复正常,无张口型改变。口外组面部皮肤均有不同长度的手术疤痕,7例面神经不同程度损伤,其中6例有好转。2例咬合不良,经颌间牵引1月后恢复。1例轻度张口受限。没有术后感染需切开引流或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自制穿颊器微创治疗下颌角部和升支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不留面部瘢痕、住院时间及用药时间短,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穿颊器 坚固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