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养生康复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养生康复的实践活动,为中医药学体系中极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对于养生基本技能的讲授,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必须结合临床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应用能力的融会贯通。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方式优势互补,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适合于中医养生康复的独特模式,有助于提高中医养生康复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中医养生康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区康复》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随着社区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社区越来越需要懂得社区康复服务技术的专业人才。根据我校与社区联合教学的经验,我们对这门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施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社区康复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中医康复护理。治疗周期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并进行CSS评分及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CSS评分及ADL评分治疗后均比对照组患者有更大幅度的改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康复护理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于治疗脑梗死患者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早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抑郁程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的脑梗死恢复期对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日生活能力得到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得到回复,在临床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脑梗死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中进行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根据使用的康复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47例,干预组47例。常规组使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使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之后,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常规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脑梗死康复护理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脑梗死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诊治的102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8例患者运用中医康复单元治疗,观察组的54例患者采用传统家庭式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whoqol评分,以此来观察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22例明显好转,24例为好转,16例改善,6例无效,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中,14例明显好转,16例好转,10例改善,14例无效,有效率为74.1%;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康复单元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中医康复单元 失语症 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对针灸医疗技术的深入了解与广泛应用以及物理疗法在社会上的陆续普及,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在医学体系中的应用被不断扩大,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将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有机结合和联合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范围与要点,以期推动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取得临床上保健与康复的更好疗效。

  • 标签: 针灸推拿 物理疗法 治疗
  • 简介:《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主办,口腔医学专家王邦康教授、刘洪臣教授主编。是国内目前唯一关于口腔修复学的专业杂志。现为双月刊,单月出刊,国内外发行,邮发代号:2-424。每本定价10元,全年60元。全彩色印刷。《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被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标签: 颌面修复学 全彩色印刷 北京口腔医院 邮发代号 康教授 刘洪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护理对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9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ADL评分和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的ADL和HAMD评分分别为(31.43±5.37)、(22.75±5.39),对照组为(32.67±4.86)(24.48±4.71),护理后两组的ADL和HAMD评分分别为观察组(16.63±5.18)、(9.22±4.03),照组为(27.16±1.34)、(18.62±3.72),对照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的身体机能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风 偏瘫病人 康复 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91-01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引起人们对中医护理的重视;明确中医护理的现状,为将中医护理送出国门提供依据。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症型。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可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运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运动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运动损伤患者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疗法 运动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中医康复治疗法为主的桃花四物汤联合无牵引床下侧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桃花四物汤联合无牵引床侧卧位下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7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比治疗组患者骨折达到一期愈合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周、12周、2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牵引床的情况下,采用桃花四物汤联合侧卧位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 标签: 中医 骨科 康复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介入治疗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一般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5.0%)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97.5%)提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术 中医康复护理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