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昏迷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感染等对症治疗,盐酸纳洛酮3.0mg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0ml静滴,一日三次。结果治疗90d后对照组意识恢复9例,显效11例,好转14例,无效13例;观察组意识恢复18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9例。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能更好地促使脑卒中昏迷患者苏醒,加快身体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现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共104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分成实验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中医康复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Barthel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护理中,可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风 中医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风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化成各41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以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参考组患者,以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对比不同疗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7%显著高于参考组的70.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与ADL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与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可在实际应用在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7月—2017年07月),依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2,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积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致残率为28.89%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1.11%,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康复,降低患者致残率,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 功能康复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8例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的影响。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语言及肢体评分和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患者干预前的语言评分为(46.2±11.2)分,干预后的语言评分为(86.4±10.4)分;患者干预前的肢体评分为(18.2±2.6)分,干预后的肢体评分为(36.5±4.8)分,干预后患者的语言和肢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有效46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83%;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4±3.4)分。结论临床上选择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能够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45%(42/44),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1.78±2.6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27(34/44),满意度评分为(84.63±2.87)分,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举具有积极效果,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脑部功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界一直在积极探索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运动保健方法来促进心血管患者的康复,以中医"治未病"理念,来达到"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目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大方面:一、中药调治:中药主要通过影响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

  • 标签: 中医中药 心血管患者 心脏康复 运动保健 既病防变 心血管疾病 治未病 临床实践 中医学 脂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中医康复疼痛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为康复疼痛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80例康复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基础护理落实、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传教育以及病房管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消毒隔离方面比较有差异但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康复疼痛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中医科 康复疼痛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中医推拿在康复中的应用探讨的相关内容作了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焦点放在了身体健康方面,而更多的人希望通过中医或者西医的治疗来提高自己的康复能力。而中医推拿作为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的康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彰显了中医治疗的意义,而目前中医推拿有些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认识不足,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实际的应用还需要探讨。

  • 标签: 中医推拿 治疗康复 实际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 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包括饮食、肢体和语言康复,针灸、按摩、中药熏蒸、耳穴埋豆等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中医康复护理恢复良好,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能加快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风 恢复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临床发病年轻化趋势愈来愈严重。本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头晕、心慌等,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个别脊髓受压,或神经根压迫进行性加重的病例,可用手术治疗外,颈椎病绝大多数均可采用中医整体康复疗法。

  • 标签: 颈椎病 中医整体 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9月我院的3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8例)与对照组(n=1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ADL量表评分以及NIH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89%(16/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2/18)(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有助于促进功能康复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干预 脑梗死 功能康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啊混着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能明显提升其功能康复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康复护理 功能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一共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日-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实施中医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将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评分(80.21±1.25)分以及满意度评分(91.45±2.01)分、语言评分(92.11±1.4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肢体评分(70.28±1.16)分以及满意度评分(72.45±2.01)分、语言评分(79.28±2.01)分(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影响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Bathel指数评分,并对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Ba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方法在脑瘫患儿中应用效果,总结康复护理措施。方法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入院146例脑瘫儿童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4)。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外治护理方案。采用PALCI标准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儿康复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ALCI评分(26.57±3.19)分,低于对照组的(31.23±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评分(41.14±2.37)分,高于对照组的(40.47±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护理方案家长接受程度高,能进一步促进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康复

  • 标签: 脑瘫 中医外治 中医护理 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的8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患者使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44例使用传统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进行2到3个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比对照组低,患者的患侧负重能力和Barthel指数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突出,能够提升脑卒中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脑卒中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瘫患者行中医特色护理对促进康复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评估两组干预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1.51%(P<0.05);②观察组干预满意程度总评分(13.58±0.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9±1.23)分(<0.05)。结论对面瘫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护理评价,值得推广。

  • 标签: 面瘫 中医特色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中风下肢偏瘫中医康复治疗疗法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54例中风下肢偏瘫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统计并评价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54例患者的下肢功能运动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功能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下肢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可通过中医康复治疗改善,并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可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下肢偏瘫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