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科研是从临床实际出发,通过有组织的科学行为,解答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从医35年,做临床科研有些感悟,要做好临床科研工作,首先,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重视临床资料的收集;第二,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应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习反复思考,确定新的问题,再查找文献,以确定临床科研课题;第三,要主题鲜明,持续深入挖掘。当拥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后,建议开展由临床实践到临床基础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科研体系,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临床研究可能是你成才的切入点和持久的推动力。

  • 标签: 临床科研 感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上的应用,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护理工作作为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辅助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预防恶性疾病事件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移动护士工作站作为护士站的一种延伸,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在床边实现对患者的高效护理和临床信息获取。我院近年来也开始将移动护士站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实践效果。现就以我院的移动护士工作站为例,介绍了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移动护士工作站 临床护理工作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应用诊断性腹腔穿刺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对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普外科 58 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诊断性腹腔穿刺对于普外科腹部损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诊断性腹腔穿刺的阳性率为 79.31% ,漏诊率为 2.13% ,整体诊断准确率为 98.28% 。 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诊断准确性较高,漏诊率低。

  • 标签: 普外科 临床工作 诊断性腹腔穿刺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实践中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最佳方法,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对于后期疾病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在阐述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策略展开综述分析,期望能进一步优化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模式,提升微生物临床检验质量。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现状 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疗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 方法 :在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 的住院静脉治疗的 患者 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组内 50 例,接受常规静疗护理)和实验组(组内 50 例,加用静疗小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在对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执行护理时,采用静疗小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其因静脉治疗受到的损伤,提升其治疗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静 疗 静疗小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学服务在神经外科癫痫治疗过程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探讨。方法:结合药师参与临床要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对临床药学服务在神经外科癫痫治疗过程中的工作模式进行总结分析,临床药学服务在神经外科癫痫治疗过程中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药师问诊、参与给药方案的制定、对患者用药进行临床指导及健康教育以及药师随访等四个阶段。结果:与传统的癫痫治疗相比较,神经外科癫痫治疗药师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结论:对于神经外科癫痫治疗,药师提供临床药学服务,能够提高癫痫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用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癫痫治疗 神经外科 临床药学服务 工作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 主管护师临床工作能力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方法 选取本院 40 名 主管护师开展本次 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 2018 年 05 月 -2019 年 03 月, 所有主管护师通过 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40 名 主管护师的临床能力均合格,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均为良好,这三项数据分析显示 , 其中任意两项都存在关系, 临床能力得分高,其余两项的得分也不会太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结论 加强主管护师的培训 ,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优势,对医院护理队伍的发展、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工作能力 主管护师 相关因素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 采用 循证药学 研究的 临床价值和 指导作用。 方法: 本次 选 择 201 8 年 8 月 — 20 20 年 8 月 期间来我 院 就诊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 循证药学实施前后 进行分组(研究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 , 201 8 年 8 月 — 20 19 年 8 月 期间收治的患者未采取 循证药学称为对照组, 201 9 年 8 月 — 20 20 年 8 月 期间收治的患者采取 循证药学称为研究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 结果: 研究 组 采用 循证药学后的 患者满意度 为 ( 37/40 ) 92.5%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23/40 ) 57.5% ,数据 比对结果 P < 0 . 05 。 结论: 循证药学运用到 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 具有使用与推广 价值。

  • 标签: 循证药学 临床中药学 临床价值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分组观察,即常规组38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38例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结果研究组HAMD抑郁量表以及HAMA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精神科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 方法 以 儿科患儿 60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2 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对比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研究组 患儿家属护理 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儿科护理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儿科 肢体语言沟通 护理满意度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进行不同护理方式实际推广价值的比较研究,从而细化临床护理的步骤,提升儿科护理服务的水平,使护理人员认真对待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更好地服务患儿,成功拉近护患关系。方法:将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间我院收治的 100例小儿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做好家属们的沟通工作后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肢体语言沟通,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统计分析患儿家长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38%)、( 18.63%)。结论:在小儿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效地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更利于患儿护理效果的优化,并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充分保证了诊疗计划的高效执行。护理人员积极改进工作中的各种不足,能够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肢体语言沟通,家长更加信任护理服务,积极配合护理管理,医院的整体形象随之提升,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临床应用效果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截点,在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2月开展常规护理查房,在 2019年 3月 ~8月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对比分析护理人员前后两阶段:临床理论、临床工作能力(评估患者病情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医患护沟通能力、处理紧急情况能力、患者人文关怀能力)、护理工作绩效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后,护理人员临床理论知识及临床工作能力得分均显著提升,工作绩效增加,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均高于常规护理查房阶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 医护联合查房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医护联合查房 护士 临床工作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内抽取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8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借助舒适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出现,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舒适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临床护理工作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探讨其影响作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在本院住院的 160 例患者为对象。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60 例患者进行实验结果讨论。对照组采用自行配置静脉用药模式,观察组则为集中调配静脉用药模式,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对照组普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的药物配置时间为( 5.13±2.01 ) h 、( 5.81±2.04 ) h 、( 4.38±1.52 ) h ,观察组为( 2.26±1.63 ) h 、( 2.11±1.73 ) h 、( 2.08±1.56 ) h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1.2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2.5%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静脉用药模式更佳。 结论: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药物配置时间,临床护理效果更佳。

  • 标签: 调配中心 静脉用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开展方法与效果 。方法:由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工作者担任高校医学专业班级的兼职班主任,评价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医学生教育中的效果及学生满意度 。结果:学生对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占 83.3% 。;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实施前、后学生综合成绩评分显著提高( P < 0.05 )。 结论:对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新思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成效,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 标签: 临床教师 兼职班主任 高校 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方法: 选择 2019 年 8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共计 20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在总结对照组患者护理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后再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结果: 实施针对性措施后的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满意度以及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采用了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以上两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心血管内科是临床上较高危的科室,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充分总结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将其经用到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工作 风险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方法:本文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 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的 2 名男护士及 23 名女护士,通过日常对男护士临床工作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和女护士相对比,分析重症医学科男护士的重要性。 结果: 男护士体力优于女护士,在重症医学科中承担了大量的体力劳动,患者对男护士的满意度高达 100.00% ;男护士心理素质有着明显优势,优化了护理团队的组成,提升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结论: 重症医学科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有助于满足重症医学科建设需要,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男护士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男护士 临床工作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