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的效果。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9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5例采取乳晕旁切口的美容手术治疗(美容组),84例采取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度。美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切口长度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4.71%),低于传统组8例(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美容组乳房视诊评分、乳房触诊评分、乳头水平高度差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具有与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相当的临床效果,但术后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更好。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晕旁切口 麦默通旋切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68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均顺利完成,肿块组织完整切除,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7~8日内拆线,术后皮下血肿1例,经处理后痊愈。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少、无复发,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研究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7例乳腺肿块的超声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病灶后方回声、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等情况。结果87例乳腺肿块中,超声诊断良性肿块69例,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1.3%,其余18例为恶性肿块,17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4.4%。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对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等超声检查,可提高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正确性。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 病理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96个病灶的术前ABVS和传统手持探头超声(HHUS)图像特征,用BI-RADS分类法对肿块进行分类和评估,将BI—RADS4A和4B之间作为判断良恶性截点,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HUS与ABVS诊断乳腺肿瘤的正确率,并对乳腺肿块ABVS“汇聚征”和“高回声边界”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ABVS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2%和88.89%,均高于HHUS。且ABVS诊断乳腺肿块的符合率高达84.62%,显著高于HHUS。ABVS冠状面“汇聚征”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阳性预测值为94.74%;“高回声边界”诊断乳腺肿块良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75%。结论ABV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冠状面乳腺肿块“汇聚征”和“高回声边界”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P<0.05)。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评分为(8.56±1.37)分,对照组为(6.25±2.0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并且对乳房外形影响小,。

  • 标签: 乳腺 区段切除术 良性肿块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讨论分析,对乳腺肿块型病变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从2012年1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确诊是乳腺的非肿块型病变的女性患者,一共有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100例患者采取穿刺活检病理或者是手术病理确诊,然后再用超声诊断,对比病理的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100例非肿块型患者中,40例恶性病变,占比40%,60例非恶性病变,占比60%。经超声诊断得出100例非肿块型患者中,60例恶性病变,占比60%,40例非恶性病变,占比40%,超声诊断和患者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同的共有80例,准确度达到了80%。结论在使用超声对乳腺肿块型病变的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敏感度很高,但是在临床诊断中,也要结合其他的一些辅助手段,进行鉴别,在有的患者检查不清晰的情况下,可以结合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共同应用对患者的病情确诊。那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应用于乳腺肿块型病变临床诊断中,建议推广。

  • 标签: 乳腺非肿块型 超声诊断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型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型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这50例非肿块乳腺病变中,15例为良性病变(30%),35例为恶性病变(70%),BI—RADS分级中,4级有35例(70%),5级有12例(24%),3级有3例(6%)。结论乳腺肿块型病变主要通过微钙化以及含或者不含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表现,超声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为乳腺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良性、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84例乳腺肿块患者,统计良性和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结果良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为94.64%,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为92.86%,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超声图像在边界、形态、有无回声、有无细点状钙化以及后方回声有无衰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良性肿块血流Alder分级主要为0级和I级,恶性肿块血流Alder分级主要为Ⅱ级何Ⅲ级;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于乳腺肿块诊断鉴别,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74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阳性检测率、检查结果准确率及检查灵敏度分别为25.7%、93.90%及93.90%,常规超声检查阳性检测率、检查结果准确率及检查灵敏度分别为18.3%、79.27%及80.49%,超声弹性成像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优于常规超声,有利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乳腺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形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时间较少,患者对形体满意度得到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侧乳房肿块组织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21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14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为乳腺纤维瘤,6例为乳腺脂肪瘤,5例为乳腺脓肿。切口愈合良好,乳房美体观察优良率94.9%(56/59)。随访1年内无复发现象。59例患者中出现血肿1例,乳房积液3例,感染1例,发生率8.5%,血肿和乳房积液患者予以引流及理疗后痊愈,感染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结论乳腺良性肿块采用腺区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完全切除肿块,术后1年几乎无复发现象,远期疗效显著,术后乳房美体效果良好。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腺区段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乳腺肿块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高频彩超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9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恶性肿瘤20例,良性肿瘤78例,超声对恶性肿瘤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5.00%,对良性肿瘤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7.44%。结论采取高频彩超检查对乳腺肿块进行诊断的临床准确性较高,在良恶性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频彩超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三维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84例乳腺肿块患者,将上述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13±10.58)岁。根据患者所采取疾病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病理检查,观察组实施三维超声检查。结果:病理检查出肿块共计100例,其中良性诊断率为75%;恶性诊断率为25%。三维超声诊断检查出肿块共计98例,良性诊断率为75.51%;恶性诊断率为24.49%。由此能够看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肿块诊断符合率上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检查中实施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升乳腺肿块的检查准确率,明确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之间的差异性,具有显著的肿块诊断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三维超声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在手术后将彩超结果与手术病理切片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彩超结果出现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02%。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能够从肿块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多角度出发,对肿块全面评估,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良恶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广泛肿块切除术与局部肿块切除术,对乳腺分叶状肿瘤治疗效果的分析比较。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之间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75例,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行广泛肿块切除术,40例;B组行局部肿块切除术,35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患侧肢体的活动情况及5年复发率。结果术后12个月的患肢活动度,2组患肢的前屈、后伸、内旋、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患肢外旋、外展、摸高活动明显优于A组(P<0.05)。术后5年复发率,A组复发7例(17.5%)比B组复发8例(22.8%),无明显差异(P>0.05);5年生存率为A组10.05%比B组11.1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术后比较得出,乳房广泛肿块切除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优于局部肿块切除术;对于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建议选用广泛肿块切除术。

  • 标签: 广泛肿块切除术 局部肿块切除术 乳腺分叶状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肿块患者的围手术期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块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肿块 围手术期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