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6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良、恶性肿块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均有各自声像特征,在彩色多普勒检测中,82.1%(96/117)乳腺良性肿瘤内未探及血流信号,17.9%(21/117)在肿块周围测及少量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Ⅰ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44-0.66,91.8%(45/49)乳腺恶性肿瘤肿块内可以探及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63-0.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性较高,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乳腺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彩超检查乳腺不同生理阶段的乳腺肿块结构及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9例乳腺肿块患者超声声像图检查资料。结果彩超对乳腺肿块,特别是早期乳癌普查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应用彩超区别良性、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能迅速和全面反映血管的分布、血流情况,提高乳腺癌诊断率。结论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妇女普查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乳腺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良恶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UE对60例患者共72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均获手术病理证实。UE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E在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性为敏感性为82.4%(14/17),特异性为92.7%(51/55),准确性为90.3%(65/72)。结论UE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乳腺实质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有无钙化灶、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CDFI超声成像技术对212例(292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将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15例患者138个乳房手术的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29例,恶性肿瘤86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79/86),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66/86),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钙化或簇样钙化(83/86),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有4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其中86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中78个肿块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5%;另27个肿块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1.4%。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性分别为89.66%、44.44%、78.95%和95.65%、37.5%、87.04%。二维超声结合CDFI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检查中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乳腺肿块患者,用高频彩超对患者检查做出诊断。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患者乳腺肿块130例,准确率为100%,其中良性的107例,恶性的23例。与手术及病理对照,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1.30%,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7.2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可提高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 乳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芯针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高度怀疑乳腺癌病例的乳房肿块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结果52例患者中,乳腺癌45例(86.5%),良性病变7例(13.5%);诊断准确率为96.2%(50/52),假阴性率3.8%(2/52),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100%(43/43),无假阳性0%(0/43)。结论空芯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明确一些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乳腺病变,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 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进行频谱测量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检出率较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颗粒状或弧形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检出率较低。两组间PSV、RI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切口对乳腺良性肿块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晕缘切口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经乳晕缘切口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疗效可靠,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结论经乳晕缘切口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不仅切除肿块,对乳腺破坏小,切口瘢痕小,并发症少,乳房外形美观,达到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在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有效,安全及美观的特点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块 乳晕缘切口 瘢痕 美观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CDFI)和二维超声及结合临床病理学检查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采用直接接触扫查法。首先观察病灶的二维图像特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肿块内血流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选择流速最高的一束血流脉冲多普勒参数。结果11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实质性肿块,其中良性78例,恶性4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二维声像图及RI值对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房 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ard可调式自动活检枪,18G切割活检针,实时彩色超声监视,每个病灶取材2~3次。结果:132例患者共70例获手术病理,其中1例穿刺失败,病理证实乳腺癌18例、叶状囊肉瘤1例、良性病变50例,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诊断小乳腺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100%和89.5%。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是一种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的乳腺肿块术前诊断方法。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 乳腺小肿块 组织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鉴别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经过病理、医学影像的检查手段确诊了肿块类型的符合要求的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分为AB两组。并分别对其应用术前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做出相关评价。为临床诊断寻找一种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结果RET评分与病理结果良性诊断的符合人数为38例,符合率为95%,恶性诊断的符合人数为13例,符合率为81.25%。在乳腺疾病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正确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不但能够准确诊断乳腺肿块而且能够对肿块的良恶性进行有效区分,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鉴别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针对乳腺增生症病患给予超声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年诊治的68例乳腺增生症病患,诊治时间为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整理其超声图像资料,分析肿块型病变特点。结果①在所有的超声图像中共显示出81个肿块,有61.7%(50/81)为实质型病灶(可见角状外突低回声团),8.6%(7/81)为混合型病灶(可观察到实质性结节),29.7%(24/81)为囊肿型病灶(可观察到囊性暗区),各类型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依次为2.0%(1/50)属于导管乳头状瘤,8.0%(4/50)属于囊性增生,90%(45/50)属于乳腺腺病;71.4%(5/7)属于导管乳头状瘤,28.6%(2/7)属于乳腺导管扩张;4.2%(1/24)属于导管乳头状瘤,25.0%(6/24)属于乳腺囊肿,70.8%(17/24)属于囊性增生。②18.5%(15/81)有血流信号,表现为条形或者点状,统计RI范围在0.50—0.65之间,统计PSV范围在8.2—14.1cm/s之间。乳腺腺病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乳腺小叶;导管扩张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导管上皮;囊性增生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末梢导管、乳腺小叶等;导管乳头状瘤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导管上皮。结论临床针对乳腺增生症病患应给予超声诊断以指导治疗。

  • 标签: 乳腺增生症超声诊断肿块型
  • 简介:近年来,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广泛运用于乳房良性病变的活检和治疗,其优势在于微创、连续、快捷、安全、准确率高、无需缝合,易为患者接受。对多象限分布(即单侧乳房肿块分布象限≥2个)的乳腺良性肿块,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切口较多、术后瘢痕明显、乳房外形改变、影响美观等不足,而采用麦默通系统切除,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微创旋切 麦默通 应用 乳房良性病变 传统开放手术
  • 简介:对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和切除是乳腺外科的新难题。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手术设备能进行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同时能获得足够的乳腺组织学标本,为乳腺癌早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方法。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应用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完成161例触诊阴性乳腺肿块切除,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 触诊阴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乳腺癌根治标本中皮肤移植预防肿块较大的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疗效。方法全组56例,平均年龄58.5岁。病灶最大直径4.8-6.2cm,平均5.5cm。术前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均为初治病例。标本切除后取其标本皮肤长轴两端或远离病灶的一端尽最大限度地切取皮肤,制成中厚皮瓣,并行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各切缘无癌残留后,用4号可吸收线将所取皮肤植于切口中央。结果植皮皮肤成活率100%,皮瓣坏死5例,坏死率8.9%(5/56),坏死皮瓣均为表皮水泡样改变,平均换药3.8次后痊愈,平均住院7.8天,术后按规范行放化疗。随访4-6年,未发现植皮区有肿瘤复发或/和转移。结论在确保植皮切缘无癌残留的条件下,采用自体标本中皮肤移植预防肿块较大的乳腺癌术后因皮肤缝合张力大而致皮瓣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供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 标签: 标本皮肤/移植 乳腺癌 皮瓣坏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和RTE对162例患者共212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均做病理检查。两者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显示良性121例(161个结节),恶性41例(51个结节);RTE诊断恶性病变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95.1%,准确性为92.8%;CDFI联合脉冲多普勒频谱分析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9.7%,特异性为85.1%,准确性为79.2%。结论RTE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较CDFI准确性高。

  • 标签: 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上腹肿块患者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早期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常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相似。胃癌病人一旦出现上腹部包块,大部分已为晚期。消化道的恶性淋巴瘤中,胃是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和上腹部包块(50%)。

  • 标签: 中上腹肿块 诊断
  • 简介:颈部是人体肿块的好发区。据报道,有90多种疾病能引起颈部肿块,其中常见的有以下10种:颈淋巴结核发病缓慢,无痛感,常见颈部淋巴结增大,形成串珠状,大小不等,数目不定,可逐渐融合成块,有的日久溃破成瘘管,迁延难愈。病人多有肺部、口腔或咽喉结核病史。儿童和青年中较为常见。

  • 标签: 常见颈部 颈部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