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例)和观察组(n=41例)。对照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腺体瓣成型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45/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23±5.16)min,(14.31±3.25)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79±5.28)min,(17.43±3.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通过腺体瓣成型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腺体瓣成型区段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录的98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肿块的准确率,并分析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良性乳腺肿块、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锥光束乳腺CT(CBBCT)影像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致密类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0年8月接受CBBCT增强检查并取得病理结果的106例致密类乳腺肿块患者(130个肿块)资料,作为训练集;自2020年8月起,前瞻性连续收集符合相同标准的49例患者(54个肿块)资料并作为验证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训练集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训练集中2组CBBCT影像特征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分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整体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诊断效能及模型中各个特征的诊断效能,并确定强化程度(ΔCT)的截断点。采用H-L法进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绘制决策曲线(DCA)以验证模型的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良恶性组的乳腺实质背景强化(BPE)、形状、边缘、分叶、毛刺、密度、钙化形态、ΔCT值、强化方式、伴有非肿块样强化、血管不对称增加(IIV)及周围血管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BPE、边缘、ΔCT值、IIV共4个特征进入logistic模型,构建的回归方程为:Logit(P′)=-8.510+0.830×BPE+0.822×边缘+1.919×ΔCT值+1.896×IIV。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诊断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P<0.001)、0.851(P=0.001)。训练集中BPE、边缘、ΔCT值、IIV 4个特征诊断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0.711、0.712、0.775(P均<0.05);ΔCT鉴别良恶性肿块的最佳截断值为50.38 HU。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好(P=0.776)。DCA曲线示危险度阈值在0.05~0.97时,净获益率>0,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以CBBCT影像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鉴别致密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鉴别 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微钙化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次入选者都采取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利用超声了解患者的钙化灶情况。结果:发现良性肿瘤患者多见微钙化灶,同时微钙化灶分布情况主要是簇状分布;恶性乳腺疾病患者多为粗钙化与弧形钙化灶,良性、恶性乳腺患者的钙化灶类型对比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乳腺肿块 微钙化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乳腺肿块诊断及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就诊在我院进行乳腺肿块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30例计30枚结节,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二维超声以及高频CDFI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再以良恶性质进行分组,对比良恶肿块的高频CDFI血流阻力指数和血流峰值,以及对比手术视野所见肿块定位以及高频CDFI超声定位。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高频CDFI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依次为96.67%、100.00%和95.24%,各项指标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恶性组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血流峰值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经手术证实所有乳腺肿块的定位均在高频CDFI超声定位范围内。结论:在乳腺肿块的定性、定位方面高频CDFI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超声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高频CDFI 乳腺肿块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实验超声对乳腺肿块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总结诊断影响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间检查的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共1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实施超声诊断的病理与声像图。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相比,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5.00%(85/100),误诊的概率为15.00%(15/100),其中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病症的符合率各不相同,良性病变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6.57%(58/67),而恶性病变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1.82%(27/33)。将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有6例,患者的声像图主要特征为边界比较模糊,回声比较低,血供不充足,没有伴随钙化。结论:对于乳腺肿块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高,诊断结果与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很高,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比恶性诊断的符合率更高,但是对于部分病例在区别时依旧有误差,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肿块 临床效果 影像特点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块乳腺导管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导管癌患者177例。评价指标包括临床(年龄、肿瘤T分期、WHO分级)、病理分子分型、MRI特点(大小、位置、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等参数,并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A组),阴性组(B组)。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P<0.05。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T分期更高(χ2=45.14,P=0.000)、病理学分级高(χ2=138.67,P=0.000)、位置以外上象限为主,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块大小、ADC值、年龄、动态增强曲线、病理分子分型等方面,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块乳腺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T分期、病理学分级、肿块乳腺的位置有关(χ2=17.66,P=0.004),且肿瘤T分期≥2、WHO分级≥Ⅱb级、肿块位于中央区及全乳癌者是乳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肿块型 乳腺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肿块分别采用切除标本病理诊断和穿刺标本病理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的乳腺肿块55例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并且分成穿刺标本组和切除标本组,分别采用穿刺标本病理诊断和切除标本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效果。结果:(1)对55例患者穿刺结果统计中,穿刺确诊50例,占比90.90%,其中良性肿块27例,占比49.09%,恶性肿块23例,占比41.81%,未确诊5例,占比9.09%。(2)穿刺标本组和切除标本组病理诊断结果对照中,两组良性诊断率分别是100%、100%,结果无差异;两组恶性肿块诊断率中,分别是82.14%、100%,(x2=7.23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乳房肿块采用穿刺诊断正确率高,并且诊断创伤小,操作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切除标本 乳房肿块 穿刺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85例乳腺良性肿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成旋切组(n=43例)和常规组(n=42例),旋切组给予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常规组采取经乳晕旁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旋切组的手术各项情况都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旋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超声和MRI检查。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超声、MRI及超声联合MRI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检查检测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为69.51%,灵敏度为64.10%,特异度为74.42%;MRI检测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为82.93%,灵敏度为79.49%,特异度为86.05%;超声联合MRI检测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为96.34%,灵敏度为94.87%,特异度为97.67%。乳腺浸润性癌、恶性肿瘤总计以及良性肿瘤总计的超声、MRI、超声联合MRI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肿瘤类型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检查、MRI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长径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联合MRI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病灶长径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MRI检查应用于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可全方位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以及内部结构,其诊断效能高于单一诊断。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块 良恶性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通过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0农场医院乳腺肿块患者82例,予以其彩超检查,分析彩超对良恶性肿块疾病检出率、超声声像图与血流特征。结果:彩超诊断准确率98.78%(81/82),病理诊断准确率100%(82/8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肿块淋巴结肿大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声积分法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性与恶性鉴别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术前对100例患者的乳腺肿块展开超声检查,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乳腺肿块形态、边界、有无包膜等超声征象记录,并给予赋值评分。结果 乳腺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的超声总积分具有明显差异,恶性肿块积分更高。结论 超声积分法能够对乳腺肿块超声征象实现量化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超声积分法 乳腺实性肿块 良性 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选择2020.2—2021.2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将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达91.4%。结论: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后续定制临床治疗方案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介入 细针 穿刺活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采取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对乳腺肿块型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103例乳腺肿块型病变患者,对患者分别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与常规超声诊断,并将结果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2.23%,检查费用(327.16±10.44)元,诊断时间(22.16±1.58)分钟,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75%,检查费用(225.16±15.38)元,诊断时间(32.13±2.18)分钟,两组不同类型疾病的检出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型病变的发病隐匿,临床诊断难度大,对患者开展常规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多参数特征分析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患者100例(112个乳腺肿块),均行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区分乳腺肿块良恶性,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乳腺肿块超声参数特征。结果结果112个乳腺肿块中恶性结节34个,良性结节78个。Logistic回归筛选出5个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超声参数特征,即汇聚征OR=14.402,95%CI 1.819~114.032,腋窝淋巴结异常OR=13.576,95%CI 1.280~144.003,边界OR=13.174,95%CI 2.664~65.146,弹性OR=8.810,95%CI 2.646~29.333,钙化OR=6.543,95%CI 1.432~29.883。结论多模态超声多参数特征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乳腺肿块 常规超声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将超声联合X线钼靶检测运用于小体积乳腺肿块临床鉴别和诊断当中,对其产生的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名乳腺肿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超声检查、X线钼靶检测以及组织病理活检,进而对不同检测手段的诊断符合率及诊断效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超声联合X线钼靶检测的灵敏性(98.41%)及特异性(91.24%)均高于单独的超声检测(84.13%、83.94%)以及X线钼靶检测(79.37%、78.83.%),另外两种联合检测方式的误诊率(1.59%)及漏诊率(8.76%)均低于以上两种单独检测方式,不同检查方式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为此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乳腺疾病患者采取超声联合X线钼靶检测,可有效提升小体积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效能,避免漏诊或误诊状况的发生,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超声检查 X线钼靶检测 小体积 乳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经彩超诊断及对阻力指数影响。方法 于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乳腺肿块患者,根据病理学诊断分为良性组(28名)和恶性组(23名)。均接受彩超诊断,分析比对诊断结果。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良性组诊断准确率为92.9%(26/28),恶性组诊断准确率为87.0%(20/23)。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乳腺肿块血流信号分级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乳腺肿块 良恶性 彩超诊断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比较超声超微血流分级与彩色像素密度对乳腺肿块诊断的诊断价值。回顾分析81例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均行超微血流成像(SMI)检查,评估彩色像素密度(CPD)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研究发现CPD最佳诊断截点9.25%,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4%、78.9%、76.5%,均高于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像素密度诊断乳腺肿块优于超微血流分级,为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提供了另一种定量诊断方法。

  • 标签: 超声 超微血流成像 彩色像素密度 乳腺肿块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