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伦理司法被看做中华法系的一大特征。但在清代关于行为的地方法律实践中,表面上由妇女贞节观的礼教思想主宰着的伦理司法,内里却贯穿着与现代法律实践和理论相一致的逻辑。这一内在的逻辑是由清代法律实践在处理案件中面临的司法资源不足的条件决定的。而且,正是这一约束条件还决定了这种内在一致性要呈现为与现代法律话语迥异的外在形态,因为在司法资源不足的前提下,压抑法律的专业性程度,利用道德教化手段反而是更有效率的。

  • 标签: 侵害的双边性 司法资源 俭省司法 法律专业化 话语形态
  • 简介:1810年《法国刑法典》规定杀尊亲属者处斩首之刑,1994年《法国刑法典》规定杀尊亲属者处无期徒刑,中国旧法关于亲属间性侵犯之罪责的规定

  • 标签: 中西刑法 亲亲尊尊 亲属相
  • 简介:“腰”这个词,大家都可能不好懂。我听到这个新鲜词的时候是四十多年前,当然是一听就廑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次“腰”案件的直接参与者。听到人们提到“腰”这个词的时候,我正在一个茅草屋的会议室里接受批判教育。情况是这样的,那年,在一条叫怒江的江边上,我在朋友的怂恿下摸了一个过路女子的乳房,结果被告到了民工连队。连队的民工和干部就给我定了个“腰”的罪名。

  • 标签: 批判教育 参与者 会议室 连队 民工
  • 简介:请求减刑、赦免的权利只应赋予被判死刑立即执行者,赋予被处死刑立即执行者以请求减刑、赦免的权利和会见亲属的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给予被处死刑者以请求减刑、赦免的权利

  • 标签: 亲属权 会见亲属 减刑赦免权
  • 简介:18世纪中期,清朝统一新疆。在清政府的鼓励下,内地(尤其是陕甘地区)人口向新疆的流动趋势逐渐加强。随着以汉人为主的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关这些人的各种犯罪活动也随之增加,而案例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嘉庆时期新疆的案例为线索,主要对此类案例中者的组成、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移民中的性别失调以及异民族之间的案例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而分析了内地人移民新疆的动机、内地人的新疆认知以及伊斯兰文明对内地人移民新疆的重要影响。

  • 标签: 人口流动 嘉庆时期 新疆 案例 性别 性犯罪
  • 简介:话说清朝有户人家,堂弟与堂兄嫂同居一大宅。堂兄过世多时,堂嫂守寡不嫁。堂弟陆思忠是个无所事事,轻薄,品行卑劣之人。堂嫂尚年轻丰满艳丽颇有几分姿色。大家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同一屋檐下。陆思忠早就对堂嫂子垂涎三尺了,为此他多次想下手都找不到机会。夏天到了,酷热难熬,有一天,嫂子—人在里屋午睡,为了通风凉爽,门敞开着,睡梦中的堂嫂罗襦乍解,酥胸半袒,此时的陆思忠不由得淫心大炽起来。只见他蹑手蹑脚,

  • 标签: 午睡 共同生活 品行
  • 简介:丧服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礼制和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刑事法影响很大。服制是刑事法中定罪量刑的前提和重要标准,服制案件的处理主要从亲属关系的远近出发,以“亲亲”和“尊尊”为基本原则。具体的表现就是以尊卑,处罚很轻甚至免除处罚;而以卑尊则处罚很重。这是中国古代法律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重要体现,充分反映了封建法律维护尊卑等级秩序的主要特征和儒家化、伦理化色彩。

  • 标签: 丧服制度 亲属相犯 亲属相盗 亲属人命 亲属犯奸
  • 简介:小姑争不过,一气之下,自缢身亡。事发后,有人报官,说小姑是遭嫂嫂折磨而死。原来……

  • 标签: 命案 自缢 家庭纠纷 伦理学
  • 简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胡宇春。今天有幸和各位笔尖上的'江湖高手'相会,倍感荣幸。在我们班,我是出了名的'小书虫',看过的书我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了。周末休息的时候,为了能去书店多看一会儿书,我都会早早地吃好饭,然后一整天沉浸在书海里。除了看书,我还爱好做手工,可能是从小喜欢折纸的缘故,一张看似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纸,在我手中,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它变成坦克、飞机、弹跳青蛙、睡觉蜘蛛等好玩的玩具,一张纸就能开启一个充满乐趣的世界。

  • 标签: 书虫 折纸 自我介绍 名作家 蜘蛛 大家
  • 简介:八道湾的枪声北京八道湾11号,是鲁迅1919年11月购买的新宅。不久,二弟周作人全家也搬来同住。1922年,周作人与哥哥鲁迅绝交。鲁迅带着母亲和夫人朱安,愤而离开八道湾,搬到砖塔胡同84号。从此,周作人“鸠占鹊巢”,成为八道湾11号唯一的主人。

  • 标签: 事迹 抗日 天津 周作人 鲁迅 砖塔
  • 简介:“糖痛病”——是糖尿病伴发痛风的简称,他们隶属于代谢综合征(我们把糖尿病、痛风、高血压、肥胖症、血脂紊乱症、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统称为代谢综合征)中的一类疾病。糖尿病与痛风常常相伴而生、互相影响,以至给病友带来更大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诸多困扰。糖尿病伴发痛风时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都远比二者单个发病时复杂得多。

  • 标签: 糖尿病 痛风 糖痛病 并发症 发病机理 临床特点
  • 简介:张秋海的别名叫“黑狼”。在古城赣州,大凡学生家长都要交待子女:“放学早点回家,别碰着‘黑狼’了。”或是母亲哄小孩:“别哭了,再哭‘黑狼’要来了。”1993年7月,赣州市区飘忽着一个可怕的黑影,连续在深夜盗窃餐馆、酒家的钱物。两个月后,作案人又不仅盗抢钱物,而且强奸了餐馆、酒家的多名女

  • 标签: 奸案 案浮 浮水面
  • 简介:亲手的理论来源于限制间接正犯,概念来源于宾丁.目的作为亲手一种,与构成要件的形态相关联.从构成要件的外部形态观察,目的作为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欠缺目的不具有征表违法性;从规范形态上考察,目的与违法性具有关联,反映了行为无价值的立场.目的在亲手归属中属于实质的亲手.

  • 标签: 亲手犯 目的犯 超过的主观要素
  • 简介:<正>刑法的竞合论(DieLehrevondenKonkurrenzenodDieKonkurrenzlehre)是刑法学上最复杂且棘手的问题。其中,因法条的错综关系而极易混淆的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分,莫衷一是。二者的界限,一方面,以真假竞合的区分为前提,涉及罪数本质、不法内涵、同一法益、构成要件的评价等一系列关乎犯罪形态竞合理论的本体问题;另一方面,在行为单数的基础上,法条竞合和想象竞合所该当的犯罪数、所侵犯的法益数的差异还有有重要的刑罚适用意义。因此,法条竞合和想象竞合的区分,牵一而动及犯罪论、刑罚论的疑难问题,既是基本理论的推敲,又是诸多实践问题的根本,无愧于犯罪形态理论最为重要的问题。

  • 标签: 法条竞合 想象竞合 犯罪形态 法益 罪数 刑罚适用
  • 简介:故事在不同时代的书写、流传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故事模式却相对稳定。这类故事的形成,既有其现实基础,也受到古代小说人与精怪叙事传统的影响。犬故事包蕴着多元的思想观念,其流变也反映了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具有小说史意义。

  • 标签: 犬奸故事 源流 创作来源 思想观念 小说史意义
  • 简介:从刑法的视角看,男性到底能否被强奸?是个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现行刑法并没有对此类行为进行规制,所以,司法机关运用法律解释、或者其他变通等方式对加害人进行刑事惩罚时,就有类推定罪的嫌疑。从法哲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实质上是生活事实的现实世界与法律的规范世界产生了某种不协调。但从立法史的角度追问立法者的原意时,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表面上的法律漏洞实则可能是立法者的故意。

  • 标签: 男性相奸 法律漏洞 立法模式 立法者原意
  • 简介:战后,浙江省政府依据国民政府和本省颁布的相关惩法规律令,采用公开审判和辩护制度,侧重以职量刑、依法判,惩处了一大批影响恶劣的汉奸,弘扬了民族精神,教育了广大民众。但是,由于判处于战后国共角逐的复杂背景之下,加上国民党自身的局限性,惩过程中出现了腐败、护、反共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惩的成效。

  • 标签: 战后 浙江 惩奸 过程及成效
  • 简介:当前中国自然与法定区别理论多借鉴国外理论,主要是德国和日本的学说。然而,德国学者将两者区别的目的是想将违警罪排除于刑法外,意图在立法上明确划分刑事不法与行政不法。日本学者讨论两者的差异,立论的目的在于讨论行政刑法是否可以不必完全适用普通刑法总则的问题,强调只要在形式上区分普通刑法与行政刑法即可。两者都无法真正解决中国自然与法定的区别问题,自然与法定区别的真正价值体现在立法上,两者的区别是为了寻找自然与法定入罪上的差异,并为具体类型的法定入罪提供指导作用。其区别体现为法定的超常性。可以从两方面予以论证,首先,法定将市民社会里较高层面的道德纳入其中,这无形中拉高了最低限度道德的底线;其次,法定除体现市民社会愿望道德的诉求外,更多体现了政治社会的要求。

  • 标签: 法定犯 自然犯 法定犯的超常性
  • 简介:在某个停车场,车主们正匆匆忙忙地找自己的车。这时,一位车主发现前面有个留长发的年轻人正走向自己的车。于是,他立即走上前,拦住那个年轻人:“你要干什么?”

  • 标签: 盗车 年轻人 停车场 车主
  • 简介: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关于不能的学说异常复杂,存在主观说和客观说的基本对立。进而基于对危险的判断基准的理解不同,又有"纯粹主观说"、"抽象危险说"、"具体危险说"、"客观危险说"等的论争。承认能未遂与不能未遂的分类具有合理性,区分二者对于刑事司法实践中正确量刑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不能未遂的种类及其称谓,宜采纳"工具不能"与"对象不能"的观点。不能未遂的成立范围应当按照具体危险说的标准来确定。不能未遂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其具备了主观罪过和客观犯罪行为这两个犯罪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并且进而决定了其具有相当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迷信与不能之不同,在于其缺乏犯罪行为。

  • 标签: 不能犯 未遂犯 不能犯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