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行政区划代码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近8年,在人口据统计和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行政区划代码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统计标准,贯穿于人口据处理的全过程。本文阐述了行政区划代码在人口据中的应用范围、日常运行维护情况,分析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行政区划代码 人口数据 规范化管理 问题与对策
  • 简介:一、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基本情况青海省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量为30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1%,调查小区为1200个。样本设计要求出生率、死亡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3%和4%左右,城镇化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2%,调查数据的把握程度在95%(t=1.96)。全省样本量按照2014年末各市州常住人口平方根的份额分配给各市州,并适当考虑地区差异。抽样采取分层、二阶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全省抽取了1197个村级单位,第二阶段抽取了1200调查小区。、调查小区平均规模为常住人口250人,80户左右。

  • 标签: 青海省 评估报告 人口数据 人口抽样调查 常住人口 调查小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改进我科住院病人口服药延迟发放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病房口服药发放过程中的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结果药品延迟发放的件数由活动前的每周57件降低到活动后的每周25件。结论品管圈手法的运用可改进病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隐患,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药品
  • 简介:吃过晚饭,我和妈妈散步回家,我一边上楼一边开心地数着:"1、2、3……"走到二楼时,我大声地告诉妈妈:"妈妈,每层楼有20个台阶。"妈妈听了,笑着说:"宝贝,那我给你出一道题目吧?""好呀。"我回答道。

  • 标签: 给你 地数 数学问题 指导教师
  • 简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课本第64页练习13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把0、1、2、3、4、5、6、7、8、9十个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思路点睛:这道思考题要求我们填,每个数只能用一次,并且所组成的5个加法算式的和都相等,这实际上就是求一个的分与合。

  • 标签: 填数 《数学》 人教版
  • 简介:形结合思想"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互利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形结合思想,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形结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种数并形成数的概念。

  • 标签: 数形结合 数学教学 小学生学习 解题思路 数量关系 直观化
  • 简介:一(1)班的小朋友们最喜欢"智力挑战"了。今天的数学课上,惠老师带来的挑战题是:冬冬第一个做出来了,他忍不住报出了答案:"5个!"不少小朋友都点头表示赞同。可是乐乐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应该只有4个。"

  • 标签: 挑战题 数一
  • 简介:周末,吃完早餐,爸爸让我跟随他到“精准扶贫”挂点的杂溪村去走访。坐着汽车,沿着山路走了很远。一下车,便看见村长带着伐木工人在操场上木头,看见我们的到来,一位叔叔高兴地说:“你们来得正好.快帮我数数木头吧!我都晕了!”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例1.在□内填上相同的。□+□×□=90我是这样解的。我是用一个一个地去试的,从1—9挨个去试,最后用9来试,终于填出了□里的。填法是:9+9×9=90。我是这样解的。想哪两个相同的相乘的积最接近90,9和9相乘的积81最接近90。9×9=81,81再加上9就是90。这样,算式中的三个□里都填9。填法是:9+9×9=90。

  • 标签: 填数 填法 算式
  • 简介:题目:下图中的一个小圆圈里已填有数字1,请你把3、4、5、6分别填入另外四个里,使同一个大圆上的小圆圈中三个的和都是10。【分析与解】看图可知,数字1在两个大圆相交的位置(交点上),因此,这个1既是左边大圆上的,又是右边大圆上的(也就是说,1是个公用)。由于1加9得10,所以,解答本题的思路是:把另外四个数分成两组,使每组两个数的和为9;9再加上已有的1,每个大圆上三个的和就是10了。

  • 标签: 填数 分法
  • 简介:47%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对美国702种职业人群进行研究后认为,今后20年内,47%的美国工人将目睹自己的工作被自动化所取代。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机器人成本低于人工的拐点正在到来。在美国,购进一个机器人,大约需要5万美元,而雇佣一个工人,即使一年工资3.5万美元,再加上社保等,成本要远远超出5万美元,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 标签: 美国劳工统计局 美国制造业 联邦政府机构 职业人群 载客汽车 期末库存量
  • 简介:华罗庚先生曾说过:“与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人微,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在多年来的高考题中,形结合应用广泛,在解方程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问题中,常有涉及.但由于的逻辑性太强,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中,学生理解起来生涩难懂,望而却步,失分严重.本文中,笔者从以“形”助“”的角度,给出两例高考题求解方法,希望能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上对正在学习此内容的高三学生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 标签: 求解方法 “数” “形” 函数 数形结合 几何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