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翻修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9年9月~2012年3月共8例人工髋关节翻修的护理配合。结果8例人工髋关节翻修均取得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感染。结论人工髋关节翻修较首次置换难度高、创面大,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的中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控制感染对髋关节翻修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5例髋关节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结果15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除1例发生伤口感染,其余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1例患者因基础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假体松动、断裂、感染发生。结论做好髋关节翻修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翻修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在临床应用的原因分析;方法:1999年5月~2008年1月共有54例患者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翻修,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8岁(平均56.7岁),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0例,假体柄松动41例,假体臼松动33例,假体柄断裂4例,首次关节置换手术后翻修时问最短9个月,最长20年,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4月;结果:54例中有4例术后发生感染,2例经换药后好转,1例转为窦道,换药不愈合,1例术后4个月发生感染,二次于,其余患者疗效满意,根据Chamlev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价标准Ⅵ级18例,V级22例,Ⅳ级8例,Ⅲ级3例,Ⅱ级3例,无I级病例。术后所有患者生活均可自理。结论: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等原因造成患者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翻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手术,掌握熟练的髋关节置换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手术 关节翻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髋关节部分翻修髋关节翻修治疗髋关节假体松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4例髋关节假体松动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髋关节翻修治疗,实验组37例,行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患者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促使髋关节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部分翻修术 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假体松动特点,评价髋关节部分翻修髋关节翻修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21年1月期间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总计60例,均行髋关节翻修治疗。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根据髋关节翻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即髋关节部分翻修的观察组(n=30)、髋关节翻修的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变化、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组间术前评分比较接近P>0.05,组间术后3个月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随访几个时间段比较术前评分高P

  • 标签: 髋关节部分/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手术情况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17例,均给予康复训练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翻修手术,无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Harris评分提高到81~87分,平均84分,效果显著。结论康复训练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人工髋关节翻修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 翻修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7例患者制定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护理方案。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通过讲解疏导工作,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勇敢接受手术.完善术前准备.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翻修手术,无假体松动、断裂、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做好髋关节翻修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翻修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28例患者进行随访,用Harris评分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34.0±8.6)个月.27例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翻修术后发生感染,给予清创灌洗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术前Harris评分(45.0±14.9)分,术后(89.0±10.2)分,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042).结论疼痛性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的翻修原因,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缺损的类型等选择不同的假体类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髋关节 修复外科手术 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后期临床治疗工作的实践加以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1年期间行人工髋关节翻修32例(35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32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患者进行为期两年以上的调查随访工作。患者未发生关节脱位情况,术后结果满意者30例(93.75%)。经影像学分析,患者假体位置稳定,且未发生透亮影松动情况。患者关节活动度较好,其术前症状改善率达到了93.75%。结论人工髋关节翻修,治疗效果明显,能够直接改善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性,要做好手术的无菌化、规范化操作。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翻修术 临床实施效果 假体 人工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行髋关节翻修的47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我院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行髋关节翻修的45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骨科护理,研究组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且对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有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髋关节翻修护理中意义重大,能帮助患者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并充分体现护理效率性。

  • 标签: 全髋关节翻修 并发症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翻修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患者术后无感染、假体脱落及松动,患者疼痛消除对手术结构满意,依据Harris评价标准,结果平均得分95.2分。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给予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难治性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髋置换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髋关节置换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7天,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康复及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使医护人员面临挑战,手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手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