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类为休克的临床治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人类对重症认识和治疗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血流动力学理论更加完善,临床监测指标逐步进入休克的更深层机制,目标导向策略使休克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更为可控,更为精准。从按照分类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群体,到个体化治疗,再到器官化治疗,休克的临床治疗已发生巨大改变。临床医生若要站在学术前沿,给患者以最适合的治疗,不但要掌握新知识,更要建立新的思维、理念,将既往与现在传承相连。今天,不妨试着对治疗休克的方案做个自我评价:从休克的分类开始。

  • 标签: 休克 分类 血流动力学 治疗 个体化 器官化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宋英晓 张平平 董元航 黄怡 邵成伟 边琪 宋彬 白元 杜奕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及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急性期救治取得较大进展,更多的SAP患者进入恢复期,但胰腺假性囊肿和感染性胰腺坏死仍是恢复期SAP治疗过程中需面对的难题。现报道一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SAP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治过程。该SAP患者恢复期出现感染性胰腺坏死,给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胰腺假性囊肿金属支架置入术和胃镜下经金属支架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但术后合并出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2次危象,最终经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胰腺坏死 感染性休克 休克,出血性 多学科团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4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措施。观察并对比情绪状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难治性抑郁,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抑郁 无抽搐电休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1例53岁女性患者因腰痛、左下肢麻痛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l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约5min时,患者突发全身不适、头晕、恶心、全身冒汗、面色苍白,心率124次/分,血压67/35mmHg。考虑为地塞米松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注射用该药,给予心电监护、吸氧,补容、抗过敏、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

  • 标签: 地塞米松 过敏反应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加速,同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此外,“汉语热”以及“一带一路”都加速推进了汉语的学习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加快。不管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还是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文化休克”的现象。 “文化休克”给汉语教师和第二语言学习者都带来了挑战。本文立足于探究文化休克对汉语国际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对海外汉语志愿者自身克服文化休克及在汉语国际教学上克服文化休克提供建议和思考。

  • 标签: 文化休克 汉语国际教学 汉语教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评分与脓毒性休克评分(septic shock score,SSS)对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发生死亡与严重并发症的评估和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结局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根据休克病程中各指标最差值计算新生儿休克评分和SSS,SSS又分为计算式脓毒性休克评分(computed septic shock scores,cSSS)与床边脓毒性休克评分(bedside septic shock scores,bSS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评分方法对脓毒性休克发生不良风险的评估效能,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新生儿休克评分和SSS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2例患儿,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27例。预后不良组患儿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血乳酸、新生儿休克评分和cSSS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b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休克评分和cSSS预测脓毒性休克新生儿发生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95%CI 0.510~0.777,P<0.05)和0.765(95%CI 0.654~0.877,P<0.05),新生儿休克评分和cSSS预测发生不良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和80.5,cSSS的阳性预测值(81.3%比47.5%)和阴性预测值(75.0%比70.6%)均高于新生儿休克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SSS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成正相关(r=0.487,P<0.01)。结论两种休克评分系统对脓毒性休克新生儿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cSSS的评估价值优于新生儿休克评分,可作为评估新生儿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主要辅助工具。

  • 标签: 休克,脓毒性 休克评分 婴儿,新生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措施。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2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其治疗过程中,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并送至ICU内接受相应治疗。结果:相比治疗前,在治疗后患者的SpO2、RR、HR、DBP和SBP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的麻醉处理中选择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能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麻醉处理 氧合指标
  • 简介:【摘要】失血性休克一般都是由于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行为而导致,特别是对于严重的创伤患者来说,如果还同时伴有大量的失血以及内脏损伤的情况下,其创伤的原因就更加的普遍,比如常见的挤压伤、高空坠落伤、自然灾害所致的伤(如地陷)、交通事故伤以及重物撞击伤等。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说,院前急救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早点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而如果延误时间就更容易使患者的休克情况加重,因此本文就针对这方面来叙述一下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研究的具体形式和方法。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各型休克临床体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确认临床医生优先选择哪些体征来确定休克类型和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并测试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时间延长或死亡(复杂病程)的相关性。设计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场所单中心大型学术型PICU。对象2012-2016年间按重症监护脓毒症路径治疗的18岁以下患儿。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临床体征(四肢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脉搏强度、脉压、舒张压)之间的一致性采用Fleiss和Cohen′s κ进行测量。临床体征与休克类型的关系,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如采用血管加压药而非正性肌力药治疗冷休克)与复杂病程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469例患儿中,临床医生确定307例(65%)为暖休克,162名(35%)为冷休克。所有临床体征的一致性较低(κ0.25,95%CI 0.20,0.30),但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间的一致性好于脉压和舒张压。只有肢体温度(aOR 26.6,95%CI 15.5,45.8),毛细血管再充盈(aOR 15.7,95%CI 7.9,31.3)和脉搏强度(aOR 21.3,95%CI 8.6,52.7)与临床医生记录的休克类型相关。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86例患儿,其休克类型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不一致(κ0.14,95%CI -0.03,0.31),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aOR0.3,95%CI 0.1,1.02)。结论用于描述休克类型特点的常见临床征象的一致性较低,临床医生优先选择指标为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虽然临床医生判定的休克类型通常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不一致,但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根据临床征象对休克进行分类应慎重。

  • 标签: 儿童脓毒性休克 暖休克 冷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各型休克临床体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确认临床医生优先选择哪些体征来确定休克类型和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并测试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时间延长或死亡(复杂病程)的相关性。设计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场所单中心大型学术型PICU。对象2012-2016年间按重症监护脓毒症路径治疗的18岁以下患儿。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临床体征(四肢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脉搏强度、脉压、舒张压)之间的一致性采用Fleiss和Cohen′s κ进行测量。临床体征与休克类型的关系,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如采用血管加压药而非正性肌力药治疗冷休克)与复杂病程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469例患儿中,临床医生确定307例(65%)为暖休克,162名(35%)为冷休克。所有临床体征的一致性较低(κ0.25,95%CI 0.20,0.30),但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间的一致性好于脉压和舒张压。只有肢体温度(aOR 26.6,95%CI 15.5,45.8),毛细血管再充盈(aOR 15.7,95%CI 7.9,31.3)和脉搏强度(aOR 21.3,95%CI 8.6,52.7)与临床医生记录的休克类型相关。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86例患儿,其休克类型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不一致(κ0.14,95%CI -0.03,0.31),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aOR0.3,95%CI 0.1,1.02)。结论用于描述休克类型特点的常见临床征象的一致性较低,临床医生优先选择指标为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和脉搏强度。虽然临床医生判定的休克类型通常与所用血管活性药物不一致,但休克类型-血管活性药物不匹配与复杂病程无关。根据临床征象对休克进行分类应慎重。

  • 标签: 儿童脓毒性休克 暖休克 冷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率血压乘积识别儿童代偿期休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99例诊断休克的患儿入PICU时(未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状态)及休克纠正后的心率、血压、心率血压比值、心率血压乘积、乳酸及28 d转归等临床资料。根据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心率、血压、心率血压比值、心率血压乘积与乳酸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率、血压、心率血压比值、心率血压乘积对乳酸>2 mmol/L的预测价值。结果99例患儿中男49例、女50例,年龄3.8(0.7,6.0)岁,其中脓毒性休克61例(62%),心源性休克12例(12%),失血性休克12例(12%),川崎病休克综合征8例(8%),过敏性休克6例(6%)。随访28 d生存66例(67%),死亡33例(33%)。ROC曲线显示乳酸、心率/收缩压均对28 d死亡有预测价值(均P<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0.649,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5 mmol/L、2.0 次/(min·mmHg)(1 mmHg=0.133 kPa),灵敏度分别为96.0%、62.5%,特异度分别为54.4%、69.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酸与心率/舒张压、心率/平均压、心率/收缩压、心率均正相关(r=0.476、0.452、0.425、0.177,均P<0.01),与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均负相关(r=-0.444、-0.410、-0.364,均P<0.01),与心率血压乘积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心率/收缩压预测乳酸>2 mmol/L的AUC最大为0.872[最佳临界值1.4 次/(min·mmHg),灵敏度92.1%,特异度70.9%,P<0.01]。当平均压≥65 mmHg时,乳酸与心率平均压乘积、心率舒张压乘积、心率收缩压乘积、心率、心率/收缩压、心率/平均压、心率/舒张压均正相关(r=0.706、0.705、0.669、0.626、0.555、0.502、0.446,均P<0.01);ROC曲线显示心率平均压乘积预测乳酸>2 mmol/L的AUC最大为0.974[最佳临界值9 446(次· mmHg/min),灵敏度100.0%,特异度90.9%,P<0.01]。结论心率血压乘积尤其是心率平均压乘积对儿童代偿期休克的动脉血乳酸异常升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心率/收缩压,值得推荐用于儿童代偿期休克的早期识别。

  • 标签: 心率 血压 休克 儿童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ICU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能够为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感染性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 马蜂蜇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被马蜂蜇伤后出现局部如灼痛、潮红、红肿等,少有发生“可致死的过敏性休克”,致敏原因与蜂毒腺内毒液的质及病人的过敏性体质有关[1]。部队野外驻训演练期间,黄马蜂蜇伤发生蜂毒过敏较常见,但蜂毒高敏者引发严重过敏性休克则较为少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休克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抢救处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产科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0例患者接受早期诊断,即为实验组,30例患者未接受早期诊断,即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休克早期诊断可以明确患者的休克原因,积极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有效纠正休克症状,保护机体各项器官功能。

  • 标签: 产科休克 早期诊断 抢救处理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