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早产0~4岁体格生长特点和规律。方法按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电子病历信息登记系统中的8 496例早产横断面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随访203 123名足月儿作为对照。早产按出生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NBW)组、出生体重(LBW)组和极低出生体重(VLBW)组;观察不同组别男、女童48月龄内的体重、身高(长)变化,并构建数值表,分析其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8 496例早产中男4 839例、女3 657例,其中VLBW组525例,出生体重(1.28±0.14)kg;LBW组3 862例,出生体重(2.07±0.28)kg;NBW组4 109例,出生体重(2.86±0.35)kg。NBW组2~<3月龄体重[男(5.61±0.96)比(5.64±0.78)kg,女(5.11±0.67)比(5.18±0.71)kg]和8~<10月龄身长[男(70.3±2.4)比(70.6±2.4)cm,女(68.9±2.2)比(68.9±2.4)cm]与足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BW组24月龄前体格指标随年龄增长与足月差距减小,24月龄后接近足月平均水平,体重相差0.64~0.95 kg,身高相差1.3~1.7 cm;VLBW组48月龄体重、身高仍低于足月平均水平,体重轻2.80~2.86 kg、身高低3.3~4.3 cm。VLBW组2~12月龄体重增长值分别高于LBW、NBW组0.35、0.71 kg;但在0~2月龄、12~48月龄VLBW组体重增长值分别低于LBW、NBW组(0.64、0.76)kg,(1.04、1.49)kg。24~<36月龄时,VLBW组生长迟缓、体重、消瘦检出率最高,NBW组低于LBW组(P均<0.01);NBW组超重或肥胖率最高,VLBW组低于LBW组(P<0.01)。结论4岁前,不同出生体重早产体格指标达到足月儿平均水平时间不同,有必要对早产生长的校正胎龄时间深入研究。正常出生体重早产超重肥胖发生率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生长障碍发生率高,两者都是值得重视的营养不良高危人群。

  • 标签: 婴儿,早产儿 出生体重 体格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早产出院后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6年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保健干预的早产9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干预组、精细化护理组各465例,一般干预组早产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精细化护理组早产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心率、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喂养奶量、体重增长情况,并对两组早产母乳喂养率、喂养耐受率以及家属满意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精细化护理组早产心率、呼吸次数均低于一般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护理组早产血氧饱和度、喂养奶量显著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后,精细化护理组早产体重显著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满2个月,精细化护理组早产体重增长速度显著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护理组早产母乳喂养率、喂养耐受率均显著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护理组早产家属满意率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精细化护理进行干预,能够稳定早产心率、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帮助早产生长发育,使早产家属更加满意。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早产 体重增长 喂养耐受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极低体重早产临床护理中采用初乳口腔涂抹的效果及对早产体重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极低体重早产作为研究对象,30 例早产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早产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涂抹,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体重增长情况、喂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早产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喂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产儿 极低体重 初乳口腔涂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了解早产家属对早产出院护理知识的掌握现状,探究分析早产家属出院后对护理知识的主要需求,以早产家属最缺乏的护理知识为导向,给现阶段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降低早产出院后的返院率,提高早产家属对早产护理的认知水平。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陕西省某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中选出60例,采用早产知识知晓度问卷调查,应用 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分别运用描述性统计、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 t 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早产家属获得早产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23.3%(14人);早产喂养护理知识的评分最高(3.77±1.02)分,异常情况的观察与处理知识评分最低(2.83±0.69)分。结论 根据早产家属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院期间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相关健康教育计划,选择合理、科学的健康宣教方式,以提高家属出院早产护理知识的专业水平及早产家属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早产儿 早产儿家属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早产容易发生营养性磷血症,胎龄小、小于胎龄儿、肠内喂养延迟等是其高危因素。不同时期营养性磷血症造成的脏器损害部位及表现不尽相同,除补充磷酸盐外,原发病的治疗及补充维生素D也极其重要。同时,早产应监测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早期防治早产代谢性骨病,改善远期预后。本文对早产营养性磷血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低磷血症 婴儿,早产 代谢性骨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和/或出生体重儿消化道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吸取教训,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行消化道手术治疗的214例早产和/或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患儿胎龄范围为26+3~39+2周;出生体重范围为0.93~4.80 kg。其中,12例早产和/或出生体重儿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男6例,女6例),出生体重为(2.19±0.26)kg,手术时体重为(2.14±0.31)kg,胎龄为(35.43±1.94)周,手术时年龄为(3.87±3.66)d。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为5.61%(12/214),发生原因包括吻合口漏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肠闭锁术后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肠穿孔2例、肠坏死1例、造瘘口切口裂开1例。结果12例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儿中7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后失随访。1例胎粪性肠梗阻患儿因合并胆道闭锁于2个月龄行葛西手术;余6例随访3~12个月生长发育基本正常。结论合理的术式选择、术中精细操作可以降低早产和/或出生体重儿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加强早产和/或出生体重儿围手术期监管,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标签: 早产 低出生体重 非计划二次手术 医疗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8年间孕周<28周的超早产(EPI)早产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孕周<28周的EPI 300例纳入研究。记录EPI出生孕周(GA)、出生体重(BW)、性别等基本资料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氧(≥10 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住院治疗情况及并发症。依据ROP国际分类标准对ROP进行分期。重症ROP定义为需要治疗的ROP。所有受检儿的筛查起始时间、筛查间隔、干预时间均按照《早产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要求进行,直至随访终止。将每位受检儿随访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ROP记为该受检儿的最终筛查结果,双眼非对称者记录其发病严重侧的筛查结果。回顾分析8年间EPI ROP总体发生率、重症ROP发生率以及第一、二阶段即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ROP发生率、重症率的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R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00例EPI中,平均GA为(26.7±1.8)周;平均BW为(993.3±178.7)g。205例(68.3%)诊断为ROP,Ⅰ、Ⅱ、Ⅲ期病变分别为116 (56.6% )、57 (27.8% )、32 (15.6%)例,无Ⅳ期和Ⅴ期患者。合并附加病变30例(14.6% ),需要治疗的重症ROP 59例(19.7% )。随着GA (χ2=52.391、44.521 ,P=0.000、0.000)和BW (χ2=43.772、26.138,P=0.000、0.000)增加,EPI ROP发生率和重症ROP发生率均明显降低。2011年至2018年EPI存活人数逐年增加,尤其小GA (<26周)、BW (<750 g)者增加明显。第二阶段EPI的平均GA低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 ,P=0.026 );第二阶段EPI的平均BW低于第一阶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8,P=0.154 )。第二阶段EPI的ROP发生率略高于第一阶段,重症ROP发生率低于第一阶段,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1.723,P=0.301、0.189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A<27周(β=-2.584,P=0.032 )、母亲绒毛膜羊膜炎(CA)(β=-0.935,P=0.038)和BPD (β=-1.432 ,P=0.001)是重症R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PI ROP和重症ROP发生率分别为68.3%和19.7%。2011年至2018年EPI存活人数逐年增加,小GA、BW者增加明显,但ROP和重症ROP发生率维持稳定。GA、CA和BPD是重症ROP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流行病学 早产儿视网膜病/病因学 婴儿,小于胎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体质量早产营养护理干预的方法,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体质量早产作为主要参与研究人员,以随机选取的方式,共选定患儿人数共72例,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根据研究要求,所有患儿分组展开,以护理干预方法为主要依据,具体包含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营养护理干预,每种护理方式对应36例患儿,并依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结果:两组患儿在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明显更优,与另一组间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重体质量早产在营养方面的护理干预,对于患儿身体的发育有着重要意义,临床需采取针对、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低体质量早产儿 营养护理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品管圈(QCC)在降低早产入院体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早产70例,按照出生时间先后,1月~6月出生的早产纳入对照组,共37例;7月~12月出生的纳入观察组,共33例。 对照组早产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取QCC管理下的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早产体温发生情况、体温恢复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共有16例早产发生体温情况,发生率为43.24%,观察组中共有6患儿发生体温情况,发生率为18.18%,两组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体温早产平均(4.38±1.85)h后恢复正常体温,观察组体温早产平均(2.87±1.42)h后恢复正常体温。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所有体温早产经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并发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通过应用QCC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早产体温情况的发生,保障早产健康发育成长,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医院 药学管理
  • 简介:摘要肠内外营养在早产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牛奶蛋白是早产肠内营养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早产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发生率虽然相对,但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实施不恰当的诊疗措施,严重影响早产生长发育和预后。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早产CMPA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研究进展,发现早产CMPA起病时间晚,单纯表现为直肠出血者较少,表现胆汁样呕吐及类似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更为常见,主要依据诊断性回避试验做出诊断,对于确诊CMPA的患儿,应通过母亲饮食回避、更换为深度水解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治疗。但就如何早期识别早产CMPA仍然需要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标签: 早产儿 食物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于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时,会对早产造成何种影响。方法:74例早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放置于常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以及对环境控制更加严格的病房中。比对两组早产所处病房的噪音值、两组早产7日内体重增长总值及每日增长均值、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总时长。结果:观察组病房白日及夜间噪声值、恢复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总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早产7日体重增长总值、每日增长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控制水平,可在相同时间内提升早产体重增长值,缩短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减少住院总时长。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环境控制 极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FIC)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VLBWPI)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选取2019年2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VLBWPI作为研究对象,共38例,按就诊顺序划分成参比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9例。参比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由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只允许家长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患儿;实验组患儿在病情等各项稳定后,由家长负责全部非医学性的护理工作,并与患儿一起入住家庭参与式病房。对比两组经过6个月内护理后,其生长发育情况、患病率、再住院率和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早产患儿生长发育和满意度均高于参比组,其患病率与再住院率均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家庭参与式护理 生长发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NICU早产出院指导对早产家庭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NICU早产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2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各41例,且对两组早产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及母乳喂养率、患病率、再住院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纠正胎龄40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质量、身长、头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纠正胎龄6个月时观察组的体质量、身长、头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而患病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应用于NICU早产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改善早产体质及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NICU 早产儿 出院指导 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