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爱因斯坦说,'过重的负担必然导致肤浅'(1952年10月5日,爱因斯坦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请求而发表的声明),这是针对当时美国大学教育的;其实这个常识,对基础教育而言,可能更为重要。现今所说的'减负',主要指中小学作业负担重,过重的作业负担会扭曲学生对教育的认识,让他们在宝贵的年华失去可贵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梦想。'过重的负担',除作业'量'超负荷外,'质'也不高。相当多的作业不过是简单的重复。

  • 标签: 大运动量 作业负担 低水平教学
  • 简介:摘要核电厂中核岛系统的放射性水质向设备冷却水系统泄漏时,液闪法分析低水平氚在泄漏查找过程中常被应用。本文研究了液闪法分析设备冷却水中低水平氚时,系统水质中磷酸盐含量、铁含量、水溶液浊度对氚活度测定的影响;并对闪烁液和样品的体积配比、测定前的静置时间进行比对试验,确定了设备冷却水中低水平氚测定的最佳条件。

  • 标签: 磷酸盐 浊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1200例非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结合测定结果确定低水平HBsAg阳性例数,分析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HBsAg阳性122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31例,占总数2.58%,占HBsAg阳性人数25.40%;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14例,占45.16%;1~2μg/L的5例,占19.35%;2~5μg/L的12例,占35.48%;低水平HBsAg人群进行5项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检测,以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HBc)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e)阳性模式为主;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仅出现在HBeAg1μg/L以下人群中。结论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测定相关低水平血清HBsAg,对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同时检测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对确定以上人群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患儿临床治疗当中,患儿接受比例辅助通气以及SIMV通气模式联合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当中收治的36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的新生儿患儿为相关对象,按照随机均匀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联合组,常规组接受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而联合组患儿则需要接受比例辅助通气与SIMV通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两组患儿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患儿的治疗,同时给予患儿SIMV通气以及比例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比例辅助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通气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 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并统计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其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动脉血气指标中氧分压、氧饱和度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其心脏及呼吸肌负荷,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心肌损害及系统性炎症反应。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确诊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79例,随机分2组,35例常规予以吸氧、利尿、强心及扩血管等治疗纳入对照组;44例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纳入观察组。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PaO2、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2.86%,组间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气肿治疗可有效促进低氧血症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机械通气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结果机械通气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机械通气组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相近,P>0.05;干预后机械通气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呼吸频率和心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予无创辅助通气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无创辅助通气的38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肺部功能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在运用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治疗后,可以保障患者治疗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无创辅助通气 运用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强化排痰方案辅助BAL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单一BAL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予以强化排痰联合BAL的治疗方式。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强化排痰方案联合BAL的治疗方式下,其治疗总有效率达95.6%,对照组则为71.1%;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强化排痰与BAL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其预后相关指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标签: 排痰 BAL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重视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实施对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n=50)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2周内成功撤机35例,成功撤机率为70%;对照组23例,成功撤机率为46%,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B指标水平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2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行辅助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提高成功撤机率,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RR、HR、PaCO2、PaO2、SpO2分别为(26.5±4.2)次/min、(112.9±6.0)次/min、(57.3±8.6)mmHg(1mmHg=0.133kPa)、(73.1±8.2)mmHg、(0.83±0.02);参照组RR、HR、PaCO2、PaO2、SpO2分别为(31.3±4.9)次/min、(123.5±7.1)次/min、(63.1±8.9)mmHg、(65.3±8.7)mmHg、(0.81±0.02);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患者,参照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11.43%,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4,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药物使用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值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选用。

  • 标签: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通气情况、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镇静次数和气道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水平比较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F25~75%、DLCO水平则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FEF25~75%、DLC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H、PaCO2水平,两组患者的PaO2、SaO2显著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治疗中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减少患者的镇静次数、气道损伤率,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缩短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吸入性肺炎 双水平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呼吸暂停早产儿116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58例,常规组采用药物治疗+鼻导管吸氧治疗,实验组采用药物治疗+双水平正气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加以治疗后,早产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实施双水平正压通气加以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其自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暂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辅助通气在老年人呼吸衰竭的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针对性的气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呼吸改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呼吸改善有效率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5.0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9.16,P<0.05)。结论对机械辅助通气老年人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道护理,可提高患者呼吸改善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机械辅助通气 老年人 呼吸衰竭 气道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7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患,按照不同疗法将其纳入常规组(40例)与通气组(4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通气组应用常规治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病患动脉血气分析与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通气组治疗后的SpO2、PaO2、pH均明显增大,且PaCO2明显降低,和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气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中的运用价值高,可明显改善病患的动脉血气分析与生命体征,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 标签: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均为30例。A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B组为7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PaO2与SpO2均高于B组,PaCO2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APACHE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均小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其血气指标和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辅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