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安岳毗卢洞石刻中有的'佛文普庇'窟(千佛洞),主尊为西方三圣,窟内左中右三壁凿有316个圆龛,龛中各有一着佛装的坐像,绝大部分身侧刻有名字,如'杨一琴''张氏二''刘氏三''陈氏妙惠'等。由名字看来应该是一批女性供养,其中也不乏以'妙善'为名者,可能与观音信仰有关联。考虑到宋代盛行的居士佛教运动和柳本尊的居士身份,这批女性供养与毗卢洞石刻中颇为重要的柳本尊造像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呢?本文将试做探讨。

  • 标签: 毗卢洞 柳本尊 观音信仰 女性供养人
  • 简介:界定财政供养口的规模,优化财政供养口结构,减轻财政负担,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试图通过对河北省财政供养口规模与结构的实证分析,提出控制财政供养口规模和优化结构的对策建议。

  • 标签: 财政供养人口 河北 财政支出 一般预算收入 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
  • 简介:国务院新任总理李克强同志在首场记者会上约法三章,指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员只减不增。关于财政供养员问题,以史为鉴,从封建王朝败亡的教训入手,发现财政供养员‘对王朝兴衰会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基础是政权维系的基石,控制财政供养员数量是维系政权长期稳定的必要手段。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核定编制工作,有效精简财政供养员,并建立公职人员养廉金制度,实施政府公车改革和招待费改革,从而提升政府部门的运转效率,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 标签: 财政供养人员 政权 养廉金 经济基础
  • 简介:我国目前财政供养员规模庞大,财政负担沉重,一方面财力保障困难,另一方面引发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供养员规模和增长情况的概览,分析和阐述了财政供养员规模过大的成因与负面效应,提出了控制财政供养员规模、减轻财政负担的建议对策。

  • 标签: 供养规模 财政负担 中国 控制
  • 简介:财政供养员是指通过财政支付个人收入及办公费用的人员(在本文的研究中不包括优抚人员及村干部)。本文选择县级财政供养员人均收入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把省政府确定的发展县域经济的7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人均收入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观点:(1)全省县级财政收入总额较小,在全省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2)县级工商税收'块头'太小,在全省工商税收和县级一般预算收入中所占比重太低;(3)县级财政收入质量不高;(4)县级财政收入缺乏持续增长的后劲;(5)县级转移支付金额在可用财力中占有较大比重,上级对县级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6)发展县域经济、做大'蛋糕'、开辟财源、增

  • 标签: 人员人均 人均财政收入 供养人员
  • 简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甘肃华亭县南部的安口镇和神峪乡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北朝石刻造像,经过笔者整理校录,其中共计8件造像有供养题记。根据题记内容和窖藏地理位置分析,笔者认为造像供养就是文献记载的北朝时期活动于小陇山的南山屠各与陇东屠各。

  • 标签: 华亭 造像题记 供养人 南山屠各 陇东屠各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福利中心“三无”供养员心理护理现状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择24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由我福利中心收治的“三无”供养员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12例为一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成员接受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参照组成员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两组成员发展行为量表和孤独症评定表以及护理前后心理健康指数,通过统计学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并分析组间是否存在意义。结果 研究组各项研究结果与参照组对比均占有明显优势,数据之间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于福利中心“三无”供养员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此类人群的心理情绪,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其孤独感,故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三无”供养人员 福利中心 心理护理
  • 简介:近年来,湖北省枣阳市加大机构编制监管力度,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确保了财政供养员连续11年负增长。从2013年机构编制统计年报获悉,财政供养员2013年与2012年相比减少l150入,实现了财政供养员连续11年只减不增的目标。

  • 标签: 财政供养人员 枣阳市 湖北省 机构编制 监管力度 统计年报
  • 简介:陕西省凤翔县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将乡镇财政供养员工资全部上收,实现县管。关于收支管理的收入划分。乡镇一般预算收入全部上划到县级,乡镇国库只经收、划解收入,不办理财政支出。乡镇农村教育附加费按县政府下达征收任务的一定比例,即2002年60%,2003年70%,2001年起为80%,限期上划到县财政局预算外资金专户,

  • 标签: 财政供养人员 乡镇财政 凤翔县 工资 收支管理 陕西省
  • 简介:近年来,广大学者和人民群众对财政供养员规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财政供养员规模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出河北省财政供养员规模过大的结论,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财政供养人员 规模膨胀 河北省 实证分析 政策 人民群众
  • 简介:此文重新检索了榆林窟第29窟供养的身份构成,认为此窟的性质是一个有浓重官方背景的“公共窟”而非通常认为的“家窟”。西夏占领河西走廊西端的瓜沙地区之后,统治该地区数百年之久的当地世家大族受到残酷战争的重创,已经无力继续作为开窟造像的中坚力量而被西夏政权的高官新贵所取代。西夏文武官员集合财力权力开创新窟,使瓜沙地区的西夏石窟具有了与前代佛窟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 标签: 西夏 供养人 家窟 公共窟
  • 简介:元代通行纸币,铜钱铸量较少,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上的危机及铜源的缺乏。元代每个皇帝上台都要修造自己的寺院,犹如埃及的法老一样。寺观用铜的数量大得惊人,再加上铺张奢侈的佛事,几乎耗费了全国半数以上的财力物力。元代九十八年间只有个别时代铸过正规的年号钱,其它时代仅有寺观供养钱存世。文籍上并无寺观铸钱的记载,近人方药雨《古化杂詠,大元至治》:“明知寺观钱无考,好异心同必及之,诗独不期犹有偶,赫连铸后此为奇。”本文想对供养钱的性质、种类及寺院经济作一肤浅的考证,并望海内同好指正。

  • 标签: 供养钱 铸钱 至治 赫连 大元 寺院经济
  • 简介:内容摘要陶义美先生作为漓江画派中的新锐画家,从早年书法篆刻到后来的线描人物画再到近几年的山水画的艺术创作。艺术家的个体发展既与地域发展结合,又需要个人大胆创新的自我蜕变,这在漓江画派艺术家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本文以陶义美为案例研究其创作走向,力图分析漓江画派新锐画家的创作历程和其在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陶义美 烟云供养 朴实细腻
  • 简介:读书滋养人生。多读书,读好书,活读书,既可陶冶品德,丰富智慧,增长见识,愉悦生活,使人高尚,又可补气养神、延年益寿。在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读书是国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涵养,应该成为时尚,成为人的自觉行动。

  • 标签: 读书 滋养 人生
  • 简介:"以学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是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等育人路径的延伸。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是"以学养人"价值基础,知识的高度聚集为"以学养人"提供了实现可能。理论意蕴上,"以学养人"具有知识传承的内容维度、精神成人的目的维度、涵养渗透的方法维度三个层面的内涵;实践价值方面,"以学养人"力助实现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力促突破知行悖离的道德困境,力拓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视域。以学养心、以学养德、以学养魂是"以学养人"的实践路径。

  • 标签: 以学养人 以学养心 以学养德 以学养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孔子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智者乐,仁者寿。"有乐乃至于画。实籍与山川神交而涵养其"乐"与"寿"也。世所谓:"烟云供养","澄怀观道"之意总不外乎于此。是以王摩诘研丹施青,洒洒然作水墨浅淡;米南宫废反覆皴擦而独创懵懂云山,皆适性全真,超然纤素之间。为‘寿’与‘乐’,岂非仙乎?而后竞逐名利,则废尽心机,逞作巧艺,绘画之法愈,而去道欲远。纵览古今,不亦悲战!

  • 标签: 供养 澄怀 仁者 智者 绘画
  • 简介:本文对佛教里面的"烧身供养"做了历史性的的考察.认为其背景是依据大乘经典的教义,并在公元四至五世纪之后发生于中国本土的.大乘经典说这是一种"菩萨行"的行为,但在中国,各时代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梁代认为这种行为并非一般僧众所为,且有得不偿失,甚至犯戒的嫌疑.唐代认为根据佛典虽有正当的一面,但其实施必须因人而异,对努力修行的一般僧侣而言,不宜贸然行事.宋代支持僧人"烧身供养"的行为,对后代影响到至深.唐代法门寺的佛舍利供养,促进了"烧身供养"的行为发展,我们惊叹于佛教对民间进行渗透的巨大力量的同时,不得不对佛教世俗化而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有所注目.但是无论是"烧身供养"或是"舍利信仰",随着时代的变迁,应如何正确地看待某些脱离佛教经典的原意的变化,值得深思.

  • 标签: 舍利信仰 烧身供养 佛教经典原义 佛教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