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白内障发病率可达2—4/1000。发生于新生婴儿的白内障则叫先天白内障,是出生时即已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完全浑浊。由于婴儿视力正在发育中,而先天白内障可严重影响视力发育,其危害更甚于老年性白内障。如果不能尽早手术,将会造成严重弱视。一旦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机,即使进行了手术,起视力也很难恢复。

  • 标签: 眼科 先天性白内障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白内障的综合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对先天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实践治疗,运用人工晶体植入术,晶状体切除术、晶状体吸出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手术等治疗。结论先天白内障患儿应尽早手术,小于3.5岁患儿术后应长期配戴框架眼镜、弱视训练,并发症少。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治疗
  • 简介:其中10例病人(18眼)术后出现后发障行Nd,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10例(18眼),有20例(40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 标签: 白内障综合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先天白内障患者,对患者植入人工晶体并回访1—2年,并对患者进行术后视力改善培训,定期检查其治疗后视力是否有所提高。结果对于儿童先天白内障疾病,尽早手术会使视轴保持清晰能最大限度提高视力。结论手术治疗先天白内障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先天白内障儿童异常的眼球发育与白内障遮盖视轴导致形觉剥夺有关,可靠地评估其术后眼前、后节的生物参数变化,有利于指导先天白内障的治疗方式。先天白内障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增厚、眼轴长度倾向于正常增长,而角膜内皮细胞、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是否变化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这可能与术者、研究对象、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时长、研究方法、对照组的选择等因素有关。(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4-38)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眼球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36例(50只眼)先天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核及皮质,保持后囊膜完整,术后3个月有后囊膜混浊形成的可用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单眼白内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双眼白内障患儿三岁时Ⅱ期植入人工晶体。进行为期一年至三年的随访,分析判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弱视训练对巩固后期治疗的重要性。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儿视力有改善征象,表现为明显追光、视物清晰、视力提高、并发症少。结论先天白内障致盲原因主要是形觉剥夺,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以及术后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训练治疗。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先天白内障是儿童可治性盲的首位病因。先天白内障表现形式多样复杂,常合并其他眼部结构异常;小儿眼球结构和功能处于发育阶段,眼球壁软、血眼屏障尚未发育成熟,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发;因此,先天白内障不是成年白内障的缩小版,有其独特的手术原则。本文根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文献,从先天白内障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手术技巧以及围手术期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1-16)

  • 标签: 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围手术期 先天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天白内障和发育性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及原则。结果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先天白内障手术干预是一种有效方法。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把握手术时机,以及术后配合积极的光学矫正措施和治疗措施。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康复护理。方法对2011年至2016年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部42例(77只眼)先天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儿进行弱视综合治疗。结果除10例(20只眼)因年龄太小不能配合视力未查外,57只眼中矫正视力低于0.1有2只眼(3.5%),0.1-0.3之间的共20只眼(35.1%),0.3-0.5之间的共30只眼(52.6%),大于0.5的共5只眼(8.8%),总体脱盲率100%。结论儿童先天白内障术后通过及时的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绝大数患儿能获得良好的生活视力。

  • 标签: 先天性 白内障 弱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先天内障手术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41例小儿先天白内障全麻下手术前后护理,术后监护和观察。手术方法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充分呼吸道准备,消化道准备,心理护理,眼部护理,术后麻醉苏醒前的监护、观察。结果经应用综合全面护理措施,无一例有术中呕吐、术后严重躁动不安,术中麻醉不稳引起头部摆动,而致术眼稳定性改变所引发术中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安全性及保证手术效果。结论小儿先天白内障,在手术期间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对减少麻醉并发症和手术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小儿全麻 先天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白内障患者术后弱视情况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先天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术后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手术年龄患儿弱视程度及预后情况均存在很大差异,年龄越小,视力预后越理想,其中双眼白内障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单眼白内障患儿,患儿依从性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有效性。结论先天白内障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和重视屈光矫正,对弱视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囊外摘除 弱视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先天白内障患者常伴发斜视,斜视与白内障的发生关系密切,而斜视是阻碍双眼视建立及弱视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会严重影响患儿美观和身心健康。先天白内障相关斜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单眼或双眼先天白内障先天白内障类型、先天白内障手术年龄、先天白内障手术方式、无晶状体眼的光学矫正方式等。先天白内障手术后视觉康复与斜视的治疗密不可分。本文就先天白内障相关斜视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手术治疗时机选择以及预后等进行综述,为先天白内障相关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斜视 发病机制 影响因素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先天白内障手术时机及方法选择,探讨治疗先天白内障的最佳方案。方法对于来我院治疗的5例(8只眼)先天白内障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一周进行视力、双眼立体觉随访。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提高,<0.1者(0.04)1眼(4%),0.1~0.25者4眼(27%),0.3~0.5者1眼(62%),0.6~1.0者2眼(8%)。表现为明显追光、视物清晰、视力提高。结论儿童先天白内障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把握手术时机,并强调随访术后采取积极的光学矫正措施和弱视训练是恢复和巩固远期视力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50例先天白内障患者接受治疗,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治疗组经手术治疗后采取弱视护理,对照组则采取普通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效果来分析研究。结果临床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优秀,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好。结论弱视护理能够为先天白内障患者提供比较好的术后恢复效果,临床中使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弱视训练和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