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为了观察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保护作用,本实用在xx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取10头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育成牛奶,分为两组,每组5头,一组为实验组注射2ml牛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一组为对照组注射2ml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的7、14、28、60、90、180天采集奶牛的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经过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实验组的抗体效价十分理想,可以起到防控牛病毒性腹泻的作用。

  • 标签: 牛病毒性腹泻 疫苗 免疫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最佳药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药物的毒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其它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可以累加,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控制相关不良事件,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毒性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起病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相关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缓解后出现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临床表现,脑脊液及血清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明显升高,病情进展迅速,持续加重,临床表现典型,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浆置换、抗感染、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免疫制剂、对症支持等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并最终好转。

  • 标签: 病毒性脑膜脑炎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其关键机制是特异性结合PD-1/PD-L1或CTLA-4靶点,破坏肿瘤免疫耐受,激活淋巴细胞和免疫细胞从而杀灭肿瘤细胞。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机制还尚未完全明了,故了解其机制并早诊断和早治疗仍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反应 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灵芝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根据 GB 15193.3-2003、GB 15193.4-2003、GB 15193.5-2003、GB 15193.7-2003、GB 15193.13-2003,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 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90d喂养实验对灵芝提取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灵芝提取物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 MTD) 均大于20g/kg·bw,属无毒级; 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血液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值在正常范围内,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学改变;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2.5g/kg·bw。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灵芝提取物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灵芝提取物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类异常免疫攻击肝细胞和/或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以及上述任意两者间同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目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免疫调节治疗。以抗CD20单克隆抗体针对B淋巴细胞敲除治疗目前在免疫球蛋白G4-SC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也取得改善效果。目前已有若干免疫细胞输注、免疫因子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已进行或正在开展中。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利妥昔单抗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物免疫接种的目的在于促使动物机体对疫病产生抵抗作用,以维持动物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保证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正确的免疫接种,能有效避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与蔓延。由此可见,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动物免疫接种效果受到接种技术影响较大,在动物免疫接种实践中,应当注意对接种技术的合理应用,以保证预期免疫效果的实现。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作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动物 免疫接种 接种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细胞内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根据信号成分和生物学功能,激活NF-κB的信号转导通路分为经典和非经典2种途径。NF-κB在几乎所有细胞类型的细胞质中普遍表达,并且与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密切相关。许多疾病,包括癌症、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与NF-κB的调节失衡有关。本文综述了经典和非经典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以及基于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中的治疗。

  • 标签: 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CMVR)初发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DS合并CMVR初发期患者21例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19只眼,女性2例3只眼;平均年龄(34.3±9.6)岁。患者平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26.1±23.2)个/μl。常规眼底筛查发现17例,对侧眼病变就诊时检查发现4例。双眼CMVR 13例(61.9%,13/21);其中,双眼均为初发期CMVR 1例,对侧眼为CMVR早期(图2A)12例。对侧眼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2例,视盘水肿1例,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例。所有患者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照相检查;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18只眼。首诊前1周内行血液CMV-DNA检测17例;首诊后1周内行房水CMV-DNA检测7只眼。眼底检查后1周内,接受、未接受全身抗CMV治疗分别为8例8只眼和7例8只眼;治疗情况不明6例6只眼。治疗后接受随访17例18只眼。随访时间0.5~ 28个月。结果所有患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透明。眼底病灶<1个视盘直径(DD),呈白色颗粒样、聚集成簇、边缘模糊,其中病灶周边有颗粒样卫星灶18只眼(81.8%,18/22)。病灶位于2区19只眼(86.4%,19/22 ),同时累及1区和2区1只眼(4.5%,1/22),位于3区2只眼(9.1%,2/22)。行OCT检查18只眼中,因病灶不在常规扫描范围内而未能获取到影像资料12只眼;获取到影像资料的6只眼,表现为内层或全层视网膜增厚或萎缩凹陷,结构破坏,伴局部玻璃体点状强反射影。行血液CMV-DNA检测的17例患者中,CMV-DNA阴性、阳性分别为1(5.9%,1/17)、16(94.1%,16/17)例。行房水CMV-DNA检测的7只眼,结果均为阴性。接受随访的18只眼中,病灶无扩大,其中逐渐消退吸收4只眼(22.2%,4/18),出现不同程度病灶扩大14只眼(77.8%,14/18)。结论AIDS合并CMVR初发期患者无明显眼部症状;眼底表现为<1 DD的白色颗粒样病灶,边缘模糊。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初发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隐匿性强、侵袭性强、易转移、耐受放化疗的特点,故其5年生存率极其低(<8%)。寻找全新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改善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重要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免疫细胞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试验大量开展,令人失望的是尚未取得满意的临床获益。胰腺癌癌巢的特殊微环境使得免疫治疗并不像其他恶性肿瘤发挥预期的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胰腺癌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免疫疗法国内外的最新临床研究,并从免疫微环境特点出发分析联合治疗机制与潜力。

  • 标签: 胰腺肿瘤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分析再次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60),是本辖区医疗机构2019.7~2020.7月收治的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根据根据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原剂量注射)和实验组(n=30,追加剂量)。分析观察再次接种者抗-HBs阳转率以及药副作用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抗-HBs阳转率为76.67%,实验组抗-HBs阳转率为100.00%,实验组抗-HBs阳转率高(P

  • 标签: 免疫应答 乙肝疫苗 再次接种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对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将献血浆者按照基础免疫剂量分成两组,第1组初次免疫2剂,第2次、第3次各免疫1剂;第2组初次、第2次、第3次均免疫1剂;两组间隔时间一致。在初次免疫后第14、28、42、56、70、84天,检测献血浆者血浆中的狂犬病抗体效价,考察是否符合单人份生产用原料血浆抗体效价标准(≥8 IU/ml)。结果初次免疫后第14、28、42天,第1组献血浆者抗体阳转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5、8.69、4.11,P<0.05);仅在初次免疫后14 d内,第1组抗体效价≥8 IU/ml的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 P<0.05);距初次免疫第56、70、84天两组血浆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程序期间,大剂量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能取得较好的免疫应答效果,但长期抗体水平与小剂量免疫程序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免疫程序 效价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患者甚至同一肝癌组织内部的分子特征明显不同。目前的临床和病理学分型不能准确评估肝癌的异质性,随着肝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多组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肝癌的分子分型取得了较大进展,而肝癌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推动了肝癌免疫分型的认识,但是目前均未能转化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策略。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患者取得重大突破,正在成为晚期甚至中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本文对有关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和免疫分型以及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肝肿瘤 分子与免疫分型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