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医生与患者对手术麻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患者更安全、无痛苦地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平稳度过苏醒期是麻醉科的重要课题。全身麻醉以其安全性及术中易控制患者生命体征而普遍应用,由于患者均为儿童,病情变化快,生理代偿能力有限,小儿全身麻醉手术后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能出现从意识模糊、嗜睡到定向障碍以及躁动不安等情况。虽然躁动不安只是短暂的,但确可引起意外性伤害等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儿生命1。因此,加强苏醒期的监护对减少麻醉及手术并发症尤为重要。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手术时的诱导效果,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给阿托品0.1mg/Kg,地西泮0.25mg/Kg肌肉注射,入室后患儿自主呼吸,吸入O23L/min和七氟烷吸入诱导,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结果七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达100%,意识反应消失时间(82.6±12.3)s,气管插管时间在(283.2±18.2)s,呼吸道分泌物少,肌松良好,插管条件良好,气道耐受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诱导快速,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轻,麻醉满意,安全可控。

  • 标签: 七氟烷 吸入麻醉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结果2组患者在满意度和心理状态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全身麻醉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全麻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瑞芬太尼(观察组)组麻醉维持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ug/kg.min;芬太尼组(对照组)麻醉维持用间断输注芬太尼0.05mg~0.1mg。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1h和拔管时的MAP、HR及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结果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压平稳,术后患者呼吸和意识的恢复优于芬太尼。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且比芬太尼更具优势。

  • 标签: 瑞芬太尼老年患者全身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实施全身麻醉与胸段硬膜外组织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食管癌患者划分到观察组、对照组中,观察组的45例予以复合麻醉,对照组的45例予以全麻。对比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指标比对照组优,组间差异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术中行复合麻醉(胸段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对HR的影响甚微,且应激反应少,苏醒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胸段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食管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医院临床提高髋部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98例择期髋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研究,在麻醉操作中患处疼痛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h的VAS评分、麻醉费用方面,观察组同样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应用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进行选择。

  • 标签: 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 髋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麻醉方案分成全身麻醉组以及硬膜外麻醉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常规监测指标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2小时和24小时,患者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分值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后24小时,MMSE分值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患者,P<0.05。结论采用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会导致患者1天之内认知功能受到影响,且全麻方式的影响性更加大。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 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组)和观察组(硬膜外麻醉组),在术前30分钟、术后6、24、72小时,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统计两组的术前、术后得分情况,对术中药物用量、术后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随时间延长,认知能力提高,各时间段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药物用量、术后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数据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全身麻醉的影响更大,比较而言,硬膜外麻醉更适合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 术后 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上腹部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患,ASAⅠ~Ⅱ,并将50例病患分为复麻组(25例)和全麻组(25例)。并分别对两组病患进行生命体征的常规监测,并详细记录两组病患麻醉用药情况以及术后清醒时间及有无躁动情况。结果复麻组在切皮及拔管后的SBP、MAP、DBP、心率上升幅度均较全麻组低,其差异P<0.05。且复麻组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也明显较全麻组低,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病患在临床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后,其血流动力学稳定、病患应激反应也较小;同时,全麻用药量少、苏醒时间短、术后躁动少。因此,该麻醉方法适于上腹部手术病患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麻醉 硬膜外 上腹部手术 苏醒时间 躁动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全身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P)组、芬太尼+丙泊酚(PF)组、对照组(N)组,各50例。分别观察各组麻醉前、给药后及术后的SBP、DBP、HR、SPO2、用药量、意识消失与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和术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麻醉 丙泊酚 芬太尼 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不同时机留置尿管对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置入的时间进行对比观察。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前导尿组(对照组)50例,全身麻醉后导尿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麻醉前15min留置尿管,观察组麻醉后留置尿管。比较两组导尿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舒适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导尿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变化较大(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全身麻醉后导尿能缓解导尿不适,为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

  • 标签: 留置尿管 全身麻醉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且ASAI或Ⅱ级患儿28例,随即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例,研究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结果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费用的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MAP、HR、SpO2在气管拔管后与入室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H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入室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主要用于各种大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其诱导麻醉作用迅速而平稳,耐受性好,尤其适用小儿、心脏及颅脑等手术。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情况。方法要不断地加强手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以及心理护理等工作,要协助麻醉医师做好相关护理配合工作。结果经过护士的护理配合,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同时手术顺利进行,患者麻醉复苏成功。结论在手术室中,护士要与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医生进行紧密的配合,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全身麻醉 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配合提高临床麻醉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间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中是否出现血压波动、是否行气管插管、是否过早停药的资料,术后2~3d内对患者进行回访,确定是否发生术中知晓。结果80例病例中有2例发生术中知晓,均是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性别和ASA分级。结论女性患者可能是发生术中知晓的高危人群,在麻醉前做ASA分级,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麻醉诱导期注意手术室环境和配合好麻醉医生麻醉工作、术中不谈论和手术无关的问题,减少术中知晓发生因素、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随访工作,可避免导致严重的术后不良后果。

  • 标签: 全麻 术中知晓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