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行内术与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黄斑裂孔患者40例(4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对照组实施玻璃体切除+剥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椭圆体区闭合率、黄斑裂孔闭合类型、黄斑裂孔闭合时间、椭圆体区闭合时间、恢复最佳矫正视力(BVCA)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5、12、2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BVCA(logMAR),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椭圆体区闭合率分别为100%(20/20)、30%(6/20),高于对照组的70%(14/20)、0%(0/20),P均<0.05。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类型以U型为主,占50%,对照组以V型为主,占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2,P=0.039)。术后5、12、24周,两组BVCA(logMAR)较术前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时间、椭圆体区闭合时间、达到正常BCVA时间分别为(14.21±3.51)、(12.14±2.69)、(30.74±1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21.12±4.67)、(17.32±3.13)、(46.79±12.41)d,P均<0.05。术后1~7 d,研究组出现眼压升高1例,对照组出现眼压升高2例,给予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行内术治疗黄斑裂孔效果优于剥离术,患者术后裂孔闭合率高,且多为U型闭合,椭圆体区术后闭合理想,患者视力明显改善,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黄斑裂孔治疗手段。

  • 标签: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翻瓣术 内界膜剥离术
  • 简介: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带蒂的非(ILM)转位手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acularhole,MH)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12/2017-02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10眼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确诊为大直径MH患者(MH>400m),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ILM转位术。术前、术后1d,1wk,1、3、6mo随访SD-OCT、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及微视野检查。结果:患者裂孔闭合率为100%;术前BCVA(LogMAR)1.19~0.54,术后视力提高显著,末次随访0.70~0.50(P=0.005);黄斑8°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MS)值术前3.14~4.52dB、术后末次随访8.91~5.53dB(P=0.008);黄斑2°MS值术前1.46~2.94dB、术后末次随访6.33~4.90dB(P=0.008)。术前固视不稳定8眼,术后末次随访固视不稳定1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转位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大直径MH,具有较高的裂孔闭合率,术后视功能改善显著。

  • 标签: 黄斑裂孔 内界膜转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微视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分别联合移植,,自体血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及对黄斑区解剖结构和脉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03月-2022年04月本院收治的102例IMH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切割+剥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移植治疗,B组联合治疗,C组联合自体血填充治疗,比较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椭圆体带(EZ)的缺损直径、黄斑中心凹下(SFCT)脉络厚度。结果: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EZ的缺损直径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三组SFCT脉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分别联合移植、、自体血填充治疗IMH皆可有效促进黄斑裂孔闭合,但在促进黄斑区解剖结构恢复方面,移植及的效果优于自体血填充。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移植 内界膜翻瓣 特发性黄斑裂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ILM)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形态以及黄斑微结构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至2018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IMH患者39例3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35例35只眼;平均年龄(64.56±7.20)岁。均行BCVA、OCT、OCT血管成像、微视野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ILM覆盖、空气填充手术。根据手术后OCT图像特征,将患眼分为U形闭合组、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分别为26、5、7、1只眼。四组患眼间最小裂孔直径、黄斑裂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118、3.608,P =0.005、0.024)。U形闭合组患眼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9、2.368,P=0.047、0.025 )。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比较各组患眼手术前后BCVA、黄斑区S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长(PERIM)和黄斑10°总体平均光敏感度(MS)。不同组间定量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数比较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U形闭合组患眼logMAR视力较手术前提高-0.75±0.29;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2.518,P=0.006、0.018)。U形闭合组患眼外界(ELM)、椭圆体带完整性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形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9、10.809,P=0.020、0.013);U形闭合组患眼中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百分率明显低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07,P=0.000)。U形闭合组PERIM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1、-2.427,P=0.002、0.022)。U形闭合组患眼黄斑区10°总体MS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9、2.811,P=0.001、0.001 )。结论IMH手术后U形闭合表现出更好BCVA及黄斑区MS;ELM及椭圆体带重新恢复结构完整性比例更高,PERIM更小,出现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更少。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病理生理学 视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无菌空气填充和C_3F_8填充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ILMF)覆盖术中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2014-01/2017-06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IMH患者,行PPV联合黄斑区ILMF翻转覆盖黄斑裂孔术,根据术中是否行C_3F_8填充,分为球空气填充组(A组112眼)和球C_3F_8填充组(B组63眼),比较两组术后高眼压发生情况、黄斑裂孔闭合率、术后1、3mo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结构重建情况。结果:A组和B组在术后1、3mo时,较术前BCVA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1mo时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时,A组BCVA较B组恢复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97.5%,B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交界面连接带(EZ)缺损直径较术前均有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3mo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为9.5%,而A组无术后高眼压情况发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V联合ILMF覆盖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安全有效,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可减少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在该手术中可以代替C_3F_8填充。

  • 标签: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瓣 C_3F_8 无菌空气填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非剥除及保留黄斑中心凹剥除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3月至2018月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屈光度≥-8.0 DS或眼轴长度≥26.5 mm,MF伴或不伴有中心凹视网膜脱离(FD)、黄斑前(ERM)及板层裂孔(LMH)患者23例25眼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非剥除组11例11眼和保留中心凹剥除组12例14眼。2个组年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均在曲安奈德(TA)染色辅助下剥除玻璃体后皮质。分别比较2个组患者术前和术后BCVA、MF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无剥离组与保留中心凹剥除组患者术眼术后BCVA(LogMAR)分别为0.47±0.30和0.40±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2)。22眼MF缓解和视网膜复位。无剥离组10例10眼达到解剖复位的时长为2.5(1.8,9.3)个月,保留中心凹剥除组中12例12眼为1.0(1.0,3.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5.00,P=0.09)。非剥除组术后出现黄斑裂孔1眼,占9%;保留中心凹剥除组术后出现黄斑裂孔1眼,占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1眼,占7%。结论MF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均能缓解,术中联合保留黄斑中心凹剥除术MF缓解速度优于无剥除术。

  • 标签: 病理性近视/手术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黄斑裂孔治疗中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翻转术、传统剥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开展研究年限范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择取样本为本院收治50例黄斑裂孔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量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传统剥离术,研究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翻转术,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玻璃体切割;内界膜翻转术;内界膜剥离术;黄斑裂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耳镜下经耳道鼓膜与无入路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专门选取从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耳镜下经耳道鼓膜与无入路鼓膜成形术鼓膜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计算法划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耳镜下经耳道鼓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入路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 VAS评分、术后3个月听力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两种手术,无入路鼓膜成形术在手术时间上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感更轻,术后患者听力恢复良好,疗效显著,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无翻瓣入路鼓膜成形术 耳内镜下经翻耳道鼓膜瓣手术 鼓膜穿孔
  • 简介:摘要位于视网膜-玻璃体交界面,由Müller细胞的基底组成。近年来,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剥除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累及黄斑部的手术中,虽然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证实,但缺少必要的组织学依据,同时,大量研究显示,在各不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目前的研究发现,炎症细胞、胶质细胞、玻璃体细胞的增生使视网膜玻璃体界面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本身也可成为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支架,这些都将导致黄斑疾病的发生。本文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特发性黄斑前这3种疾病中的组织学研究作一综述,以帮助更好地认识病理状态下的,从超微结构方面证实剥除的安全性及必要性。

  • 标签: 视网膜疾病 内界膜 超微结构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支架置入对于消化道梗阻起“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需行支架取出时,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及风险。本文通过报道2例非覆金属支架取出过程,分享术者在支架取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经验与教训。

  • 标签: 支架 非覆膜金属支架 消化内镜 支架取出 内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时应用以及不手术取得的效果,评估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为不组与组,对比手术治疗满意度,评估修复后半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以及红色美学评分。结果:不组手术满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与不技术治疗口腔种植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将此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组与不组,各46例。组采用技术治疗,非组采用不技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种植技术的效果。结果 非组患者的种植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VAS评分及术后用药时间均优于组(P<0.05)。非组患者的口腔种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39%,非组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种植患者采用不技术的治疗效果优于技术治疗的效果,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用药时间,降低病人的痛苦,还可减少口腔种植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翻瓣技术 不翻瓣技术 口腔种植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ILM)完全剥除和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MF患者31例3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7.55±9.45)岁。患者均行BCVA、屈光度、频域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BCVA检查,记录时换算为logMAR视力。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PV联合黄斑区ILM剥除组(A组)和PPV联合保留中心凹ILM组(B组),分别为16例16只眼和15例15只眼。两组患者年龄(t=0.649 ,P=0.527)、AL (t=-0.639,P=0.533)、MF类型(P=0.5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1.03±0.33、1.11±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 ,P=0.718 );平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分别为(596.51±196.69)、 (578.33±200.18)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8,P=0.823 )。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65±5.15)个月。手术后7 d,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眼BCVA、CFT变化以及黄斑裂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间手术前后BCVA、CFT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末次随访时,31只眼中,MF完全复位27只眼(87.1%);MF部分复位4只眼(12.9%)。A组、B组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67±0.24、0.64±0.21;平均CTF分别为(126.25±36.61)、 (134.27±25.29)μm。与手术前比较,BCVA提高(t=6.630、9.260 ,P=0.000、0.000),CFT下降(t=10.206、8.799 ,P=0.000、0.0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眼间logMAR BCVA、C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6、-0.924 ,P=0.878、0.371)。A组发生全层黄斑裂孔1只眼(6.3%),B组无黄斑裂孔发生;两组患眼间黄斑裂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9 ,P=0.516 )。随访期间无眼内出血及眼内炎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PPV联合剥除ILM以及保留中心凹ILM可有效治疗MF,BCVA和CFT均得到改善。

  • 标签: 近视,退行性/外科学 视网膜劈裂症/外科学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确诊为特发性、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24例(24只眼),神经上皮层最小裂孔直径≥450μm,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单纯剥离组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并行黄斑孔周围剥离术,第2组为联合移植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行游离移植于黄斑孔,两组均行无菌气体充填。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2、3、6个月BCVA(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6个月裂孔闭合率联合治疗组为100%,单纯剥离组裂孔未闭合2例,重新行游离移植最终闭合。联合治疗组裂孔闭合率优于单纯治疗组,两组间BCVA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剥离组。结论游离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安全有效。

  • 标签: 黄斑裂孔 游离内界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 201 7 年 1~ 12 月确诊为特发性、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 24 例( 24 只眼),神经上皮层最小裂孔直径 ≥45 0μm ,随机分为两组:第 1 组单纯剥离组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并行黄斑孔周围剥离术,第 2 组为联合移植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行游离移植于黄斑孔,两组均行无菌气体充填。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 1 、 2 、 3 、 6 个月 BCVA (最佳矫正视力) 和 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 1 ~ 6 个月裂孔闭合率联合治疗组为 100% ,单纯剥离组裂孔未闭合 2 例,重新行游离移植最终闭合。联合治疗组裂孔闭合率优于单纯治疗组,两组间 BCVA 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剥离组。结论:游离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安全有效。

  • 标签: 黄斑裂孔 游离内界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非法与法在口腔种植手术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检索收集个人数字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手动收集相关的口腔医学杂志等;在对选取的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偏倚风险评价后,利用文献数据对非法与法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腔种植手术中使用非法的种植成活率以及种植满意度都明显高于法(P<0.05);使用非法实施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明显低于使用法(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手术中使用非法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并在种植的成活率上有所提升。但仍需要大量的临床对比试验来支持。

  • 标签: 非翻瓣法 翻瓣法 口腔种植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玻璃体切除术、剥除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在线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选取以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作为研究对象,干预方式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1日。排除重复、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和综述性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选择均数差(MD)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量的估计值,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手术后黄斑裂孔(MH)发生率。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232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的417只眼进行分析,其中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保留中心凹ILM剥除分别为245、172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者与联合保留中心凹ILM剥除者治疗后BCVA、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VA:MD=0.05,95%CI -0.00~0.11,P>0.05;CFT:MD=-4.79,95%CI-18.69~9.11,P>0.05);M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5.70,95%CI 2.22~ 14.61,P<0.05)。结论PPV联合完全ILM剥除与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眼BCVA、CFT均得到改善;与完全ILM剥除比较,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手术后MH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 Meta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微创术不技术和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入组时间:2022全年。人员:口腔种植术患者100人,分组模式:随机模式(实验组、对照组),分析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A级高于对照组,B级、C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不技术运用价值高于技术,更值得运用在口腔种植术中。

  • 标签: 微创术不翻瓣技术 翻瓣技术 口腔种植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