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独立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已被人们认识一个多世纪了,至今确诊该病仍需排除其他骨髓衰竭性疾病,即排除诊断。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参数可以敏感、特异地诊断AA,排除诊断实属无奈。因此,应进一步寻找 AA 有意义的诊断参数,以建立该疾病的直接诊断方案,并使其与其他骨髓衰竭疾病相鉴别,如先天性骨髓衰竭、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AA-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综合征、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意义不明的克隆血细胞减少症、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症、急性造血阻滞和意义不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有助于鉴别 AA 与其他骨髓衰竭的新型标志物和技术应该用于AA的诊断。对排除诊断认识与应用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被排除疾病诊治正确,更关系到AA诊断、治疗和研究质量。

  • 标签: 贫血,再生障碍性 排除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护理对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80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按照抽签法分组处理,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护理,对比用药依从和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和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 予以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针对护理,可提高用药依从和满意度,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 用药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针对50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25)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25)行针对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SAS、SDS和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针对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护理),各35例,对比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针对护理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患者用药依从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具有推广普及的价值。

  • 标签: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 针对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会表现为极重度全血细胞减少症状,对患者身体的损伤非常大,而且导致该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如环境毒素、遗传、病毒感染等。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中便围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常发的血液系统疾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情相对危重,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就是起病速度快、病情进展迅速,主要临床表现形式包括感染、发热、出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骨髓衰竭疾病,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制剂的疗效,讨论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以及促进造血治疗方法。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诊治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开展分析,在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患者中选取70例为对象,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5例,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者施以针对护理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1~2022.1就诊于我院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者68例,随机数字法予以分组,施以针对护理的34例患者分入研究组,施以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依从明显较好(P

  • 标签: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 针对性护理 依从性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健康指导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感染的预防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级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健康指导对AA患者感染有一定预防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贫血,再生障碍性 分级健康指导 感染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曾被误诊为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的50例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主要原因和鉴别诊断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参照儿童再障和ITP诊断标准,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外院误诊病例的病初资料和本院复诊检测结果,归纳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在同期收治的165例儿童再障中,共有50例(30.3%)曾被误诊为ITP。分析归纳主要误诊原因为:1.临床表现不符合"典型ITP",未按照国际指南标准行必要的骨髓检查以明确诊断,共22/50例。2.骨髓检测结果解读有误。在28例初诊行骨髓涂片检查者中,6例(21%)骨髓显示典型再障骨髓象,但仍被诊断为ITP。3.骨髓涂片结果不典型者,未行骨髓活检以助诊断(15/28例,54%)。4.初诊时符合ITP诊断标准,但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后,未行必要复查以核实诊断(7/28例,25%)。结论临床应严格参照执行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以避免经验错误。诊断ITP需要慎重,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一线药物无效者,必须进行骨髓检查(必要时行骨髓活检),并按诊断标准正确解读检测结果,以避免临床误诊或漏诊。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诊断标准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医护协同护理对其治疗依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医护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医护协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医护协同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详细探究针对护理在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护理当中的应用疗效以及这种护理形式对于感染率所产生的影响,更好的为患者完成治疗过程,帮助患者加速康复。  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救治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资料共64例,通过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平均两组,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为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护理的方式,一段时间之后,记录护理的疗效,得到准确的数据结果。  结果  在WHOQOL-100、NODIE这两方面,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前的数据差异不大,几乎可以忽略,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二者的差异显著,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降低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感染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雄激素配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8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例,单独使用雄激素)、观察组(n=41例,联合使用雄激素、环孢素A),为期6个月。结果 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雄激素配合环孢素A方案的疗效显著,且安全高,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情恢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雄激素 环孢素A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5,综合护理干预)区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不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护理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孢素A联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旨意为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择取2020年1月19日至2021年1月19日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20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使用环孢素A治疗疾病。以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基础,观察组患者经口服用芪胶升白胶囊,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开展疾病治疗过程中,将环孢素A联合芪胶升白胶囊视为治疗方案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且安全强。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环孢素A 芪胶升白胶囊 再生障碍性贫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时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法辅助西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两组的治疗方案分别为西药环孢素A与雄激素治疗、补肾活血通络法辅助西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73.33%,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时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法辅助西药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可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活血通络法 治疗有效率
  • 作者: 高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0
  • 简介: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儿的外周血象、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获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1例作为实验组(AA),根据患儿病情分为133例重型再障组(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168例非重型再障组(N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固有免疫功能指标: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和补体C3、C4水平;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计数、CD3+CD8+计数和B淋巴细胞计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A患儿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AA组降低更显著(P<0.0001)。固有免疫指标中,SAA组及NSAA组患儿的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以SAA组为著(P<0.0001);SAA组嗜碱性粒细胞(P<0.0001)、NK细胞计数(P=0.03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A组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NSAA组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261)。特异性免疫指标中,SAA组的总T淋巴细胞计数(P=0.0002)、CD3+CD4+计数(P<0.0001)和B淋巴细胞计数(P<0.0001)均低于对照组;SAA组(P=0.3942)和NSAA组(P=0.1492)的CD3+CD8+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除补体C3、C4水平升高外,其他反映AA患儿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指标均出现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长期监测对AA的临床治疗或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固有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