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时期收治的无血液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液学及骨髓检查。结果在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在骨髓增生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结合近年来诸位医家的见解和临床经验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中医学中是因虚(脾虚、肾虚为主)、毒(感染邪毒、内生之毒)、瘀(瘀血)互为因果,交织为患。致使骨髓生化乏源,髓海空虚,不能生血。总属本虚标实。在治疗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补虚、祛毒、化瘀为要。结合诸位医家的临床观察,参考近10年以来的文献,认为中医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有一定疗效和优势。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辨证论治 综述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虽属罕见病,但社会危害大,是由多因素参与的环境-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了与再障发生相关的多危险因素,介绍近年来再障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危险因素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4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和观察,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护理和用药护理等护理措施,分析效果,从而探讨该病的临床护理。结果大大缓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病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预后效果。结论综合应用各种护理方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对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症对症治疗,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注意再性障碍性贫血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注意规范护理,提高缓解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再性障碍性贫血 并发症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8月我院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7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基本痊愈的4例,占了5.6%;基本缓解的22例,占了30.6%;明显改善的14例,占了19.4%;进步的20例,占了27.8%;无效的12例,占了16.7%;肾阴虚型32例,有效25例,有效率为78%,脾肾阳虚型40例,有效35例,有效率为87.5%,总有效率达到了88.3%。结论证明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一定的疗效的,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不断的积累经验,探索发现新规律,争取在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上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和突破。

  • 标签: 中医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evere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损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ticanemia,PRCA)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与SLE伴发的病例少见。我科2015年收治1例SLE继发PRCA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新兵战士.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铁过载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铁过载均给予去铁胺治疗,每2周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铁蛋白水平为1222.14±342.14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032.19±982.44ng/ml(t=8.294,P<0.05)。50例患者治疗后完全反应34例,微小反应10例,稳定铁过载4例,无反应2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2.0%,其中腹泻3例、腹痛4例、呕吐4例、头痛1例,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去铁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铁过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促进铁蛋白水平下降,安全也比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去铁胺 再生障碍性贫血 输血依赖性铁过载 不良反应 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于骨髓检验的意义分析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骨髓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级和二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一级和二级占比,观察组患者的三级、四级和五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三级、四级和五级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于骨髓检验具有突出效果,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工作。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干预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指导。结果经一系列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3.8%(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并发症产生。结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防止患者产生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4例,分成实验组17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雄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5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在调整雄激素的剂量之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没有对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采用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受到患者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环孢素A 雄激素 再生障碍性贫
  • 简介: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从而无法获得或完成满意的性生活。ED是男子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早期在西方被称为“性无能”(impotence),我国称为“阳痿”。但是这二个名词医生和患者都不太愿意接受,而ED则更确切地定义了性功能障碍的本质,因此目前全世界都应用ED对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男性 “阳痿” ED 性生活
  • 简介:摘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若患者发病后未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救治将将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骨髓移植仍是目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措施,但其并不利于骨髓移植在临床各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且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此类疾病治疗效果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探讨长效睾丸酮、环孢霉素A联合使用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作用,为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霉素A 长效睾丸酮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汤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患CAA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且观察患者的血象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CAA患者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汤用药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与血常规的相关。方法选取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和40例确定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健康体检儿童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进行对比,并分析与血常规的相关。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异常(P<0.01);观察组儿童淋巴细胞中CD3+CD8+所占百分比与HB计数水平均呈正相关,CD3+CD4+/CD3+CD8+与HB,WBC,N计数水平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AA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细胞免疫系统异常,且与部分同期血常规检测指标存在一定相关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淋巴细胞亚群 血常规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它是由废弃的混凝土经过破碎,清理,分级,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重新配合比设计。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再生混凝土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简要的总结,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设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再生混凝土 杭渗性 影响因素 优化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重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将68例贫血患者平均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重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贫血患者治愈例数16例,显效例数8例,有效例数7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中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456),总有效率为73.53%,差异存在显著(P<0.05);对照组中发生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5.88%),明显差异存在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之比为94.11%76.47%(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学习。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患者,共44例。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康力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环孢素A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A 康力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6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选择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治疗依从率展开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100.00%)高于对照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3.33%)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合理选择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开展临床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以显著改善,将治疗依从率显著提高,最终让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