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眩晕分级护理方案在耳源性眩晕病人中的应用及其干预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模式对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本医院收诊的 84 例耳源性眩晕病人进行设组研究,对照组( n=42 )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 n=42 )基于其条件开展眩晕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跌倒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眩晕残障程度。 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事件的病人占比少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 眩晕残障测评量表( DHI )测评结果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眩晕分级护理方案应用于耳源性眩晕病人的临床干预,对减少跌倒事件发生、提升病人满意度均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眩晕分级护理 耳源性眩晕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126例大便和(或)小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皮肤护理,观察组基于风险评估分级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失禁性皮炎并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皮损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未并发压力性损伤和真菌性皮疹;观察组患者对皮肤基础护理护理舒适度、护理服务、病房环境等方面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ICU入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失禁性皮炎 风险评估分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干预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a SAH术后昏迷患者82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41)、参照组(n=41)。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VTE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为2.44%(1/41),低于参照组的19.51%(8/41)(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75.61%(P<0.05)。结论VTE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干预应用于aSAH术后昏迷患者,可降低患者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VTE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干预 下肢DVT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在我院选取收治于 ICU的患者,以这些患者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分级护理管理在提高 ICU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影响以及它所产生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 ICU 收治的 60例患者,另外一组即为观察组,通过对护士层级管理的比较,改变了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士分级管理后,我院的基础管理、护理措施落实、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士的这种管理方法提高 ICU患者基础护理和病区管理等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经过10余年的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的临床实践和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选取脑瘫高危儿的高危因素、运动系统检查、全身运动检测、神经行为学评估及头颅磁共振检查5项指标,建立脑瘫高危儿的分级筛查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康复干预建议。通过及时有效的专业分级筛查与干预,既可减轻患儿的发育障碍或脑瘫发生的功能障碍程度,避免发生漏诊漏治,减轻患儿的功能伤害;也可通过精准的筛查和针对性的干预,避免过度医疗,减轻患儿的治疗痛苦和家庭负担。

  • 标签: 脑性瘫痪高危儿 分级筛查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ICU重症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分级护理模式,随后进行效果比对,分析其相关影响。方法:本次收治的ICU重症患者,共包含120例,对于观察组ICU重症患者区别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分级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ICU重症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模式的运用,分析其对消化科病区管理的价值。方法:以医院消化科病区为研究科室,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护士操作及理论水平评分。结果: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护士工作质量、护士操作与理论水平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 P< 0.05)。结论:在消化科病区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可以提高护士护理能力,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水平。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消化科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模式的运用,分析其对消化科病区管理的价值。方法:以医院消化科病区为研究科室,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护士操作及理论水平评分。结果: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护士工作质量、护士操作与理论水平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化科病区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可以提高护士护理能力,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水平。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消化科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分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对于降低药物外渗损伤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3-2020.3科室接诊的120例静脉输液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分级护理干预)各为60例,将两组静脉输液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中分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药物外渗损伤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分级护理干预 药物外渗 输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对患者护理干预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共42例,观察组采取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共44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疗效、心理状况、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疼痛和上腹饱胀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方案针对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可在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工作满意度中获益。

  • 标签: 分级阶段性护理 胃食管反流 心理状况
  • 作者: 张磊 史磊 邢秋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29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手术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天津市西青医院手术室 300380,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病案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Munro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方案在围手术期压力性溃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手术患者506例作为试验组(实际有效样本500例),试验组采用Munro量表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压力性溃疡风险进行评估,并基于风险分级采取分级护理预防措施。选取2019年1—7月手术患者60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2组患者压力性溃疡发生率、压红的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压力性溃疡的发生率为0.20%(1/500),对照组为0.33%(2/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压红的恢复时间为(36.10 ± 11.94) min,对照组为(41.70 ± 11.26) 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99,P<0.01)。结论基于Munro量表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方案在预防压力性溃疡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Munro量表 围手术期 压力性溃疡 分级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并观察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 ICU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到此次研究,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每组 41例,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下的护理。结果 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汇总与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发生率 7.32%,明显低于对照组 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的总满意度 82.93%,明显低于观察组 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 ICU;重症 ;分级护理 ;护理管理     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中收治的很多患者都属于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等特点,相应的临床治疗和护理难度也相对较大 [1]。针对此类患者,还需要科室及时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2]。分级护理管理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管理,强调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合理的护理安排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成效 [3]。此次研究从该院 ICU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到此次研究,探讨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以期为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 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到该次研究,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下的护理。该次研究方案已经经过专业医学伦理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实验均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开始实施。对照组 21例为男性, 20例为女性 ;年龄 29~ 77岁,平均( 54.12±2.03)岁。观察组 22例为男性, 19例为女性 ;年龄 30~ 78岁,平均( 55.61±2.14)岁。两组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下的护理:①患者分级。结合科室以往护理经验,对重症患者进行合理分级。其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临床病情危重,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显效,需要随时准备实施急救,则划定为 4级患者。患者临床病情保持稳定,视为 3级患者 ;患者在 ICU 接受综合治疗但不需要采用 ICU干预方法,划定为 2级患者 ;患者临床生命体征稳定,可转至普通病房,划定为 1级患者。②人力资源配置。针对患者分级情况,对护理资源进行安排,实施科学的人员配置。对于 4级患者,需要指定 1名护理人员负责进行床边看护,密切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及时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对于 3级患者,指定 1 名护理人员负责专门实施护理 ;对于 2级患者,可由 1 名护理人员同时管理 3 名此级别患者 ;对于Ⅰ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可,无需专人护理。③强化监督考核。科室组织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密切观察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定期实施工作考核,得出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分数。及时发现不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积极调整。并将最终的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薪资评价等联系起来,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由专人负责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在实验结束后统计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另外,在实验结束后利用该院护理部自制的问卷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定满分设计为 100 分,工作人员在介绍调查目的后,患者进行无记名打分。分值低于 60分视为不满意,分值在 60~ 80 分之间视为基本满意,分值为 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回收问卷后进行结果统计,合计两组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不满意的病例数,并计算出两组的总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实验中 82例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均导入到 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实施处理,计数资料 [n( %) ]组间比较实施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汇总比较     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汇总与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的总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多变,情况不容乐观 [4]。针对此类患者,及时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的同时,也需要从护理角度入手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 [5-6]。此次研究中,以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为例展开研究。该院此次实验的研究显示,应用分级护理管理的观察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7.32%,明显低于对照组 19.5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亦差异,对照组的总满意度 82.93%,明显低于观察组 97.56%。上述结果可以证实,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通过开展分级护理管理,可以立足需要护理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护理资源予以有效整合和合理的配置 [7-8]。具体的护理管理中,针对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病情和护理需要,制定详细的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患者进行明确的划分,以更好地保障后续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对科室护理资源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以保证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最大限度利用各种现有的护理资源 [9-10]。 ICU重症患者绝大多数生活无法自理,应尽量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适宜,环境清洁,布置以人为本,各种治疗护理相对集中、轻柔,报警声适度,避免外界干扰,各种管道置于适宜位置,每日评估,尽早拔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出及时更换衣被,保持口鼻腔会阴清洁、减少异味,及时修剪指甲、刮胡须,保持患者良好形象及尊严,操作时保护病人隐私 ;对于无法用语言交流的患者,可借助手势、书写板等及时了解患者需求。 另外,护理管理中还注意开展监督和考核工作。通过密切监督与定期考核,有效掌握临床护理效果,督促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各项护理任务,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11-15]。于是,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更高,更加高效,有效避免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为患者带来了理想的护理体验 [16-20]。

  • 标签: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大众健康。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中,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技术分级准入管理是促进医学技术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可靠方法。我国卫生部已广泛开展医疗技术分级准入管理,而护理技术管理领域尚未制定全面、完善的管理方案。且较成人相比,儿科病房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性高、专科性强等特点,极易给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国儿科护理技术分级尚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相关研究报道,尚未建立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 标签: 儿科 护理 分级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胰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在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实际开展中,所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中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其间,肝胆外科收到的住院的患者 8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把这些患者平均划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 40例患者,分别用观察和对照给与其命名。其中用对照进行命名的小组,接受的是最为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命名的小组,接受的则是本文所研究的分级护理管理的方法。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最终观察命名的小组患者其满意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命名的小组,两个小组的比较结果上,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结论在医院中的肝胆外科护理工作实际开展的阶段,给与患者分级护理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状况。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肝胆胰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为肝胆外科患者护理模式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在肝胆外科治疗的患者 100例 ,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 (VAS),术后排气时间、下地行走世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并比较 ,对两组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 1、 2、 3d的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质量 ,降低护理患者术后疼痛感受及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是适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

  • 标签: 肝胆外科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术后疼痛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作用。方法:于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以本院纳入的 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施行对照研究,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名为研究组。每个组 21例。其中常规自施行常规基础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分级心理护理。对比各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 SDS以及 SAS评分更低,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缓解其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中引起重视。

  • 标签: 分级心理护理 急性胰腺炎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肝胆外科2016年-2018年收治的70例患者,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将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较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肝胆外科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的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时间段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在我院治疗的79例心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实验组40例实施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时间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专科护理分级模式 心内科 不良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8年 3月- 2018年 9月普通病房收入或者转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以往临床护理工作模式,由医生下达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主要是运用自制的心血管专科疾病病情评估表以及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医护合作共同确定护理等级。比较 2组死亡率、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心内科实施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分级 Barthel指数评分 专科疾病病情评估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在老年病房采用分级细化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对患者的分级护理效果以及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2-6 月在我院全科医学科病房住院治疗的 16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9 年 7 月 -11 月 收治的 465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收治的患者给予常规分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分级护理细化标准管理以及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以及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观察组 患者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实施细分标准的分级护理质量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职业疲倦感、职业成就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 分级护理 分级细化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 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