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云南地区人群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年龄(20 ~ 29岁、30 ~ 39岁、40 ~ 49岁、50 ~ 59岁)分层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进行CBCT检查的患者的数据资料各100例。400例患者中有324例CBCT数据资料符合标准,其中男166例、女158例,年龄20 ~ 29岁82例、30 ~ 39岁82例、40 ~ 49岁82例、50 ~ 59岁78例。统计分析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数目、根管长度和根管弯曲度,并对不同年龄段根管长度、下颌第一磨牙牙尖到根分叉距离及根尖孔到下颌神经管距离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下颌第一磨牙牙尖到根分叉距离及根尖孔到下颌神经管距离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通过对324例患者CBCT影像资料的分析得出,下颌前磨牙基本为单根管(647/648颗),仅见1例右下第一前磨牙双根管。下颌前磨牙弯曲度以一级弯曲(5° ~ 10°)和二级弯曲(10° ~ 25°)为主,前磨牙根管长度大多处于正常范围(15 ~ 25 mm),下颌第一恒磨牙弯曲度近远中根均以二级弯曲(10° ~ 25°)为主,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尖到根分叉的距离随年龄增长变短(F左侧=11.16,P左侧<0.001;F右侧=11.51,P右侧<0.001),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左侧=1.31,P左侧=0.19;t右侧=0.51,P右侧=0.61);下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孔到下颌神经管的距离随年龄增长变长(F左侧=7.03,P左侧<0.001;F右侧=12.25,P右侧<0.001),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左侧=-0.64,P左侧=0.52;t右侧=-0.11,P右侧=0.91)。结论本研究中云南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相对简单;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形态复杂,云南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系统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所差异,但增龄性变化无区别,CBCT可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双尖牙 锥形束CT 根管疗法 下颌第一前磨牙 下颌第二前磨牙 下颌第一恒磨牙
  • 简介:目的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I类错牙争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出。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 标签: 第三磨牙 牙萌出 第二前磨牙 正畸
  • 简介:下颌前磨牙根管经常会出现分又,但完全分离的根管却非常少见。这类根管在X线片上很容易辨认。下颌第一前磨牙特别容易出现不完全分离的舌侧副根管,鉴别这类牙齿的根管结构比单根管牙要困难。没有绝对可靠的影像学表现可用来确定根管系统的形态.然而在X线片上还是能看到一些根管分叉的表现,当然这些表现也可能会被忽略掉。根管治疗前的偏斜角度投照X线片对于发现根管分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种病例的治疗问题并非在于颊侧根管的扩大,而是在于找到并扩大可能存在的舌侧副根管。因此,必须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解剖学标志。

  • 标签: 根管治疗前 下颌前磨牙 出现 下颌第一前磨牙 侧副根管 根管分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18例)和非拔牙组(18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第二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增大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使第三磨牙更加直立,有利于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 标签: 第二前磨牙拔除非拔牙矫治萌出间隙第三磨牙倾角
  • 简介:本文从牙冠、牙根等外部形态,髓腔、根管等内部形态两个方面,概括近期的研究结果,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上颌第一前磨牙 形态 功能
  • 简介:多生牙(supernumeraryteeth)也称额外牙,是指比正常牙列多的牙。国外报道发生率1.04%-2.00%,国内资料其发生率占恒牙列人群的1%-3%。发生原因尚未认定。一种推测可能是牙源性上皮活性亢进的结果;或是牙板断裂时,脱落的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或是恒牙胚分裂而形成;另一种推测是与发育缺陷或遗传有关。现报道1例上下颌前磨牙区4颗多生牙病例。

  • 标签: 前磨牙区 多生牙 上下颌 牙源性上皮 细胞过度增殖 发育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颌前磨牙反复牙周脓肿及其引起的牙髓根尖周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4例患者的78颗患牙根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根管治疗3、6个月及1年后复查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87.18%及79.49%,大部分患牙得以保留。患牙症状明显减轻,咬合功能基本恢复,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反复牙周脓肿引起的牙髓刺激症状经牙周基础治疗及脱敏或窝洞充填后,症状明显减轻的可不做牙髓处理,若症状没减轻或加重者应行根管治疗术。

  • 标签: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基础治疗 根管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法完成活髓牙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需行根管治疗术治疗的活髓前牙前磨牙患者188例,210颗患牙的临床资料,通过局麻下拔髓、一次性根管预备、消毒及美松糊剂加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后,随访半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10例患牙中成功204例,功率成功率为97%。结论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只要适应症选择及治疗操作得当,是一种临床疗效满意,患者就诊次数少,易于接受,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口腔医师劳动强度,值得临床推广的口腔治疗技术。

  • 标签: 活髓牙 根管治疗 一次法 美松根管充填糊剂 适应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洁悠神在正畸前磨牙拔除术后的抗炎、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方法222例正畸前磨牙拔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74各例。实验组,洁悠神长效抗菌剂(JUC)喷洒手术创面,术后三天连续在创面喷洁悠神3次/天,0.1ml/次。抗生素组,行抗生素治疗。空白对照组创面仅按术后常规处理。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5天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5天创面愈合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抗生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洁悠神(JUC)在正畸前磨牙拔除术后的保护创面、抗炎、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洁悠神 前磨牙拔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形式桩核冠修复体对上颌第二前磨牙折裂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需要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形式根管桩系统进行对照比较,观察折裂模式。结果钴铬合金铸造桩和石英纤维桩在折裂模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根管桩系统与对照组抗折性能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为临床合理选择桩核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求适合青少年前磨牙畸形中央尖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济宁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前磨牙畸形中央尖患儿30例(54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次磨除法组(15例,29颗患牙)采用一次磨除后盖髓充填法,多次磨除法组(15例,25颗患牙)采用多次少量磨除法,随诊观察1年。结果治疗1年后复查,一次磨除法组治疗成功率为93.1%,多次磨除法组成功率为7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局麻下对前磨牙畸形中央尖进行磨除并盖髓充填的治疗方法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畸形中央尖 前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第1前磨牙X线片法髓腔物理量方面的数据。方法用X线平行投照法拍摄实体牙颊舌向和近远中向X线片牙影像,根据本文对髓腔根管定的分型标准对根管进行分型。用电脑配套的柯达成像系统测量(mm)X线片牙的髓高、髓宽、根中颊径、根中舌径、根尖颊径和根尖舌径。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X线片牙的髓腔物理量值。结果100颗上颌第1前磨牙中X线片牙根管有6种类型,Ⅰ-1-1型占33﹪,Ⅰ-2-2型占17﹪,Ⅰ-2-1型占13﹪,Ⅰ-1-2型占4﹪,Ⅰ-2-1-2型占3﹪,Ⅱ-2-2型占30﹪。X线片牙的髓高3.09±1.18,髓宽3.88±0.61,根中颊径1.76±1.18,根中舌径0.59±0.34,根尖颊径0.79±0.89,根尖舌径0.35±0.28。髓腔物理量各测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结果说明湖北地区上颌第1前磨牙根管类型主要是Ⅰ-1-1型,Ⅰ-2-2型,Ⅱ-2-2型。X线片牙物理量测值经相关及回归分析,如果有相关性的配对项,可用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值(X)来推测因变量的值(Y)。为口腔临床实践提供髓腔物理量方面的未知数据。用X线片牙研究牙的物理量方法简单、可行、实用。

  • 标签: 上颌第1前磨牙 X线片牙 髓腔 物理量
  • 简介:目的统计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出现概率和多根管分型出现比例,比较性别差异对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出现的影响,以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使根管治疗遗漏根管的可能性大大缩小,为根管治疗成功提供保证.方法通过对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型号为KODAK2100的口腔数码X射线机拍摄的609份病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病例,其中包括221份男性病例和388份女性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发现多根管38例,占总人数的6.24%,其中男性多根管病例为13例,占男性总病例5.88%,女性多根管病例为25例,占女性总病例6.44%.结论男性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出现概率明显小于女性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出现概率,下颌第一前磨牙出现多根管类型以1-2型占大多数.

  • 标签: 下颌第一前磨牙 多根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