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石苇散乃《证治汇补》一方,是中医治疗淋证一要方。笔者近年来用此方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病,颇为有效,现举例如下。

  • 标签: 石苇散 淋证 加减治疗
  • 简介:  四时感冒中外感湿浊者均可用本疗方化裁治疗,外感风寒或风热多伤及脾胃导致湿浊内阻,证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 标签: 临床应用 加减临床 散加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温胆汤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温胆汤衍化而来。该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胆胃不和、痰湿内扰之证。笔者在临证时采用该方治疗失眠、眩晕等病,疗效良佳,总结经验如下。

  • 标签: 温胆汤 加减 失眠 眩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次提出小柴胡汤,该中药制剂具有和解少阳之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少阳经病的治疗,证见胸胁苦满、喜呕、心烦、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寒热往来等,临床以此来作为辩证要点。该方也常用于枢机不利、邪入少阳之证及妇人热入血室等病症。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医疗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对小柴胡汤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该方剂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预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妇产科疾病等。通过本人近3年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相关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 标签: 小柴胡汤加减 临床应用 现状分析
  • 简介: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有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目前临床常以党参作为人参代用品。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为治脾胃气虚和气虚下陷而设,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刘怀栋主任医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取其配伍之妙和调补中焦阳气的功能,应用该方治疗眼科多种疑难疾病,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补中益气汤加减 临床应用 眼科 《脾胃论》 甘温除大热 升阳举陷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肾着汤加减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中医科门诊72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肾着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隔日1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持续治疗一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活动障碍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着汤 腰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咳嗽患者予以止咳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咳嗽患者中的62例,随机分两组组,各31例例,常规组行右美沙芬联合扑尔敏治疗,研究组行止咳散加减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常规组低,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评分比常规组高,P

  • 标签: 咳嗽患者 止咳散 右美沙芬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泻心汤加减在湿热泄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热泄泻患者6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葛根岑连汤加减实施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泻心汤加减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将泻心汤加减治疗应用到湿热泄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泻心汤 湿热证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难以入睡、早醒、影响次日日间功能为主要临床症状,属于中医“不寐”“不得卧”范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主要阐述吾师在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方面的辨证思路及经验总结,主以逍遥散为基础方进行化裁,临床疗效甚佳。

  • 标签: 病因病机 不寐 逍遥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止咳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开展止咳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EO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25%潮气量时潮气呼气流速(TEF25%)高于对照组,功能残气量(FRC)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gE水平及EO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咳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肺功能指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IgE水平与EOS,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止咳散 加减治疗 慢性咳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儿腹泻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小儿腹泻的患者,共7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Z组和C组,C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进行常规治疗,Z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Z组患者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C组患者实施双歧杆菌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P<0.05);Z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21%)明显好于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3.15%)(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比双歧杆菌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加减 治疗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