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通过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清淅,减少干扰和伪差的发生,能准确得出诊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干扰 伪差 诊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日常活动中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程序编辑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结合临床观察不同时间、状态下的心电及ST段变化,对其做出定量分析和判定。结果动态心电图获得的大量、连续心电记录,为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冠心病、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晕厥等方面显示出全面、准确、可靠的特性,成为这些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基础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相较而言更加精准。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更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检查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结果与相关性。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年龄≥ 45岁患者 92例,进行心率变异分析,采用郭继鸿主编《动态心电图学》,对心率变异性的判断标准。 结果 女性 43例,男性 49例,男、女患者间心率变异性( HRV)的主要指标:平均 NN间期( SDANN)、相邻 NN间期差的均方根( rMSSD)、高频成分与低频成分比例( LF/HF)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率变异性降低,为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的结果,与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疾病的病理机制相关,可以用来判断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病情和预后及指导治疗、监护等方面。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分析 自主神经张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恶性肿瘤患者心脏损伤程度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68例于2016年8月~2018年1月至本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应用两种检查方式的心脏异常检出率。结果除<45岁的男性患者以及心房纤颤外,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均低于动态心电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治疗会对患者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给予心电图检查十分有必要。动态心电图可24h动态监测患者的心脏异常情况,可有效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两组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脏疾病检出率98.3%、未检出占1.7%、不良事件占5%、患者检查前、中、后满意度分别为(92.3±2.0)分、(91.4±3.9)分,以及(92.8±5.1)分。对照组心脏疾病检出率83.3%、未检出占16.7%、不良事件占20%、患者检查前、中、后满意度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112 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 n=56 )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 n=56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 检查效果、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检查效果分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确切检测结果,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检查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对照组(常规心电图诊断)各55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肌缺血总检出率(87.27%)、心律失常总检出率(78.18%)均较高(P<0.05);且观察组舒适性、实用性、准确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实现对疾病的准确诊断。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护理方法探究。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这期间本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患者94例,将其依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试验组(n=47),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睡眠情况和检查准确率。结果:试验组睡眠情况改善程度比之对照组更佳,对比检查准确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应用护理干预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全方面提升患者的睡眠情况,同时大幅度保障了检查准确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在心血管疾病检查的领域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特别在基层医院是心血管疾病检查的重要检查手段,且为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但在慢性冠脉供血不足患者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认为静态心电图检查已可确定其有无缺血,且多数认为冠心病者仅以心肌缺血改变为主要依据,忽略了其它表现.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检查 病检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血管疾病 患者 DC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进行综合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段时间以来收治的患者开展研究,筛选其中的46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传统护理)和综合组(综合优质护理),每个小组各有23名患者。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评判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无论是监测时间的完整率还是生活日志记录的合格率来看,综合组均优于一般组。另外综合组患者在监测的过程中出现导线脱落等现象的发生数也低于一般组,根据患者评价来看,针对综合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即使对患者开展过心电图方面的指导,患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依然可能出现各种不良情况,因此需要定期了解患者监测状况,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护理内容应当囊括仪器使用、饮食及锻炼指导等多个方面,从而保证检查质量[1]。

  • 标签: 综合优质护理 动态心电图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近2年(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200例考虑为心源性晕厥者,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临床治疗,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86例,占93.00%。晕厥发作93例,占46.50%;根据晕厥状况分为两组,其中无晕厥组与晕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源性晕厥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动脉心电图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分析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4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后,显示缓慢型心律失常17例,快速型心律失常18例,窦房传导阻滞8例,心室流出道梗阻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1例,房性早搏3例,窦性过缓11例,房性/室性期前单纯收缩9例,无心律失常8例,94例患者总计发生心律失常86例(91.49%)、出现晕厥症状表现55例(58.51%)。结论: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尽快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明确引起晕厥的具体病因,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心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诊断准确率进行调查。结果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性早搏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性早搏三联律以及矩阵室上速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诊断准确率较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