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商品名万爽力,化学名1-(2,3,4-三甲氧苄基)胍嗪盐酸盐,由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是第一个每天服用3次的3-酮烷酰CoA硫解酶(3-KAT)抑制剂,是一种具有抗心肌缺血特性而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药物。该药可通过抑制线粒体中的3-KAT酶,优化心脏代谢,使之转变为葡萄糖有氧氧化,充分利用所供给的能量,减少缺血引起的代谢性损伤。

  • 标签: 曲美他嗪 心绞痛患者 疗效观察 劳累型 稳定性 血流动力学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5月接诊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 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万爽力治疗,同时联合钙通道阻滞剂、 β阻滞剂或长效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对患者进行运动试验以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万爽力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时间、耗氧当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心肌灌注显像缺损计分运动显像低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万爽力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明线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提高运动耐受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 万爽力 稳定劳累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万爽力治疗,同时联合钙通道阻滞剂、β阻滞剂或长效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对患者进行运动试验以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万爽力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时间、耗氧当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心肌灌注显像缺损计分运动显像低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万爽力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明线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提高运动耐受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 万爽力 稳定劳累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分析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有诱发因素,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发因素;稳定型心绞痛相较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愈率更高。结论心绞痛发作有诱因,经积极对症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 S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 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 各 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 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 71.11%、 67.78%和 73.33%, 不稳定组分别为 87.78%、 85.56%和 90.00%。不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 UA, 可以有效降血脂, 改善心电图, 缓解心绞痛症状, 提高中医证候积分, 值得在 UA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rug treatment between stable angina (SA) and unstable angina (UA).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group and unstable group, 90 cases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metoprolo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71.11%, 67.78% and 73.33% in stable group, 87.78%, 85.56% and 90.00% in unstable group,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in the unstabl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abl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etoprolol capsule is more suitable for UA.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ood lipid, improve ECG, relieve angina symptoms, and improve TCM syndrome scor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UA.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丹参片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A组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B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A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和药物曲美他嗪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药物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组治愈3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B组治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不良药物反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结论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手术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型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多元化康复护理应用在体外反搏治疗中,探讨分析其对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间治疗的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患者86人,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多元化康复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07% 要优于对照组79.07%(P<0.05)。结论:对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时,采用多元化康复护理,效果很佳,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元化康复护理 体外反搏治疗 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 应用效果
  • 简介: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胸痛发作于休息时,伴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出现病理Q波。由于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很难预防而且其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因此,切实有效的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变异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联合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37例(I组)和老年稳定型心绞痛者35例(Ⅱ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倍他乐克和巯甲丙脯酸等。老年稳定型心绞痛者36例(Ⅲ组)患者单用依姆多作为对照组。分别评价其治疗疗效。结果I组患者心绞痛严重度降级最显著(由2.52级降至1.39级),EF值和心肌灌注也较其余2组有更明显提高,心电图ST在服药后3、14、28d比治疗前明显恢复。II组也较对照组ST恢复幅度大。结论高血压并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抗心绞痛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心绞痛 联合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心绞痛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及门诊诊治153例心绞痛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31例,误诊率为20.2%。结论:心绞痛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易误诊,各阶段年龄组均出现,特别是老年人不典型症状心绞痛多见;上腹部疼痛及消化系统症状在不典型症状心绞痛中多见:谨慎分析病情,正确应用心电图从而减少误诊。

  • 标签: 不典型心绞痛 误诊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效果,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6%。结论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提高至小康,胆固醇等高热量膳食在饮食结构所占的比例增高,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增加,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过去,我国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患者难以得到最恰当的处理,误诊、漏诊、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等现象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规范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早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 标签: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