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青州地区北朝佛衣类型分为三期。一期约北魏末至东魏初(约518—537),以上衣搭肘式和露胸通肩式佛衣为主;二期约东魏初至东魏末(约537—550),佛衣沿袭一期;三期约北齐时期(550—577),流行露胸通肩式、通肩式和袒右式佛衣。一、二期佛衣可能受到南朝文化中心建康的影响;三期佛衣既保持南朝传统,又有来自印度的影响,而来自印度的影响大约仍可能通过建康传至青州地区。

  • 标签: 青州地区 北朝 佛像类型
  • 简介:两千年的政治史最终表明,专制官僚政治是常态或主导。较之东晋,南朝皇权已有重振之势。北朝异族政权的特殊政治结构,进而又为帝国体制的复兴提供了更大动力。宫崎市定用从“贵族主义”到“军阀官僚主义”来解释北朝位阶体制的变迁,黄惠贤先生总结说:“十六国北朝时期由少数族军事贵族专政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过渡,皇权的极度强化,促使少数族贵族走上官僚化道路”。北朝军功贵族与异族皇权的结合,带动了一系列的制度演化。北朝在法制、考课、考试、监察、地方行政等众多方面,往往都能后来居上,领先南朝,并下启隋唐。

  • 标签: 北朝时期 体制变迁 南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官僚主义 官僚政治
  • 简介:《论语》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白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孔子与《论语》的命运随着国运的兴衰而上下起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了一场传统文化复兴热潮,《论语》在其中居高不下。围绕《论语》而兴起的“论语学”随之悄然复兴,对《论语》的研究与诵读成为风尚。不过,就“论语学”史的专门研究而言,结合玄、佛思潮解读魏晋南北朝诸多的《论语》注释著作,却是个公认的薄弱环节。闰春新博士的《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是他十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是“论语学史”领域的一部最新的学术力作。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论语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论语》 19世纪末 21世纪
  • 简介:北朝时期"河曲"地域的行政区划经历复杂的演变。北魏统治下的"河曲"行政区划建制可分成两个阶段:军镇制阶段和州郡县阶段,遭逢六镇动乱之际,改置州、郡、县之数较少。西魏、北周时段,"河曲"地域行政建制单位较前陆续增加,并增建高级管理实体———总管府,构成地方行政区划的四个层级,分布范围较前扩大,呈现自南向北推广之势。隋朝初期8年间,在继承北周的四级行政体制基础上,更在阴山南麓的河套平原增置总管府及州县等行政建制单位。北朝时期"河曲"地域行政区划的演替进程呈现出由最初的军管体制向州郡县体制转变,而且正规州郡县行政单位数量逐渐增多、分布范围越来越广的时空特征与发展态势。

  • 标签: 北朝时期行政区划 “河曲”地域 州郡县建制 总管府建制
  • 简介:正统问题是困扰中国人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历来深受史家关注。秦汉以后,五德终始税成为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顧颉刚先生的长文《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第一次全面揭示了五运说给秦汉政治史带来的深刻影响①。

  • 标签: 南北朝 历史 遗产 隋唐时代
  • 简介:诗歌用典,很早就开始了。因为典故是一个文化基因团,它的植入,可使短短的诗句充满文化积淀,每一句装载一个成语故事,就像每一艘快艇装载一枚导弹一般具有远射程的超越历史的杀伤力。

  • 标签: 《拟咏怀》 用典 诗歌 南北朝 庾信 大师
  • 简介:文学史家对文学发展进行书写是中国固有之传统,然而面对现代西方学科体系的冲击,在文学史书写首要面对的分期问题上,虽然十分重视却屡现困惑。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沈约、钟嵘、檀道鸾为代表的文学史家在充分尊重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辅以时间发展(王朝更迭)为序,作为分期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当今文学史书写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作用。

  • 标签: 文学史 分期 文学史学 魏晋南北朝
  • 简介:摘要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间,作为文字书写艺技的“书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观。魏晋时代新体的草、行、楷书为士族阶层所接受,成为士流私人间书写交流的时调,是新书风形成的重要标志,并在南北朝时期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化、信仰等方面研究分析,剖析该时期书法名家“二王”在书法史中立身依据,对今后的学习起到理论指导帮助。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政治 社会 宗教 &ldquo 二王&rdquo
  • 简介:魏晋南北朝是军旅诗创作的转折期,也是诗歌理论的总结期,《昭明文选》(以下简称《文选》)诗列出“军戎”类即其显著标志。军旅诗虽跻身众多诗歌门类之列,但从所选军旅诗人与诗作的数量来看,军旅诗并未获得主流诗歌类别的地位。《文选》中与《文选》以外不乏军旅题材的诗作,其未能入选大致有以下的原因:一是《文选》贯穿始终的辨体意识;二是当时对军旅诗的理解较狭隘,相应地缩小了它的外延;三是整个时代诗歌潮流的影响。此外,对诗题的标志性、题材的纯粹性、手法的纪实性等方面的追求亦为“军戎”类诗入选的隐形条件。

  • 标签: 军旅诗 军戎类 《昭明文选》 分类标准 诗歌观念
  • 简介:汉魏南北朝佛典中,“动词+著”结构立足于佛学专用概念“著”,与佛家“色、受、想、行、识”五蕴相联系,“著”前动词有身形系缚(色)、心理贪恋(想)、行动执取(受、行)、认识积聚(识)四种类型,这四类中分别有一些词语后面可加处所名词,成为“著”结构和词义发展的核心环节,“著”前动词不同的语义特征为解释“著”分化为“在”义、“到”义提供了直接依据.

  • 标签: 魏晋 佛经 “动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