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采取不同卫生方法清洁对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医护人员112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D4个小组,各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做手卫生,其后均采样做细菌培养试验,计算分析培养出的菌落数,找出手卫生合格率最高且适合本院医护人员的最佳卫生方法。结果:A组医护人员卫生合格率为92.86%、B组医护人员卫生合格率为96.43%,较C组78.57%、D组60.71%的卫生合格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护人员还需严格执行卫生规范要求,根据不同时机选择最适合的卫生方法。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细菌培养 合格率
  • 作者: 张英兰罗金玉袁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福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9期
  • 机构: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医护人员和病人手的消毒问题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1,2]。有关资料显示,医护人员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3]。因此,医护人员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对我院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后,使用普通流动水洗手或消毒情况进行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采取更好的卫生方法,降低医院感率,寻找更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卫生洗手方法洗手并现场采样检测的方法,对本院医护人员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卫生洗手+非一次性擦毛巾擦干合格率为83.33%;卫生洗手后+一次性灭菌毛巾擦干后采样合格率为90.18%;卫生洗手后不干燥直接采样合格率为91.38%;卫生洗手+感应式风干机风干后采样合格率为93.91%;卫生洗手+感应式风干机风干+涂抹卫生消毒液甩干至无液体下滴时采样合格率为94.78%;卫生洗手+感应式风干机风干+涂抹卫生消毒液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时采样合格率为99.17%。结论卫生洗手+感应式风干机风干+涂抹卫生消毒液并让其自然干燥后采样合格率最高,是医护人员卫生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院内感染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消毒前后手部带菌情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 标签: 医务人员 洗手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预防和减少医源性疾病,控制院内因医护人员污染而致的交叉感染;方法通过2004年至2007年医院感染科获取的医护人员监测资料共756份,按不同人群、类别与岗位,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来阐明医护人员对卫生洗手重视的一般规律性;结果经整理资料,采用计数统计分析差别极显著(P≤0.01),以护士监测合格率高于医生,重点科室医护人员监测合格率高于普通病区,本院医护人员监测合格率高于实习生与进修生;结论本院医护人员重视防交叉感染学习,认真执行卫生洗手,对减少病原菌,提高手监测合格率有作用。

  • 标签: 医护人员 卫生洗手 监测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详细分析本院临床医护人员卫生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卫生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感染几率。方法 以我院近几年临床医务人员卫生状况为重要资料参考,分析现状,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 : 临床医护人员卫生意识非常淡薄,执行率较低,没有深入了解自身操作期间携带病菌情况。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卫生非常重要。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手部卫生,深刻意识到手部卫生的重要意义,提高洗手依从性,尽量防止手部接触引起的感染,减少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安全造成影响。在此其中,做好手卫生为当前广泛认可的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但值得说明的是,从现如今国内外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方面来看却不容乐观。对医务人员卫生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医疗机构个人群体等等几个方面。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依照现如今医疗机构现状和需求进行。同时也应当针对依从性影响因素提出与之相应的干预举措。对此本文分为3个部分,全面分析院内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 标签: 手卫生 医务人员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卫生执行情况,以改善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在不干扰临床作业、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对发生各卫生指征时医务人员是否执行卫生进行观察。结果:重症病区医护人员卫生依从率高于普通病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924,P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医护人员作为社会上的一种角色,时常可能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的情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家属有直接地感染作用[1].其情绪变化不是个人行为,要求医护人员心境不佳时要随时加以调节,以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面对医疗护理工作.作者通过对多年临床工作中如何改善不佳心境的应对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 标签: 情绪 调节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究医护人员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2个病区的56例医护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总结医护人员卫生控制不良因素,然后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并实施卫生监测管理措施,同时选取本2个病区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率,对比并观察监测管理措施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卫生监测管理措施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各项观察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实施医护人员卫生监测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使院内感染得到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卫生合格率及依从性,给患者、医疗区域带来安全。

  • 标签: 医护人员;手卫生;院内感染;实施前;实施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采用单盲法,对临床各科室的医生、护士进行现场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该院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为61.6%,且受岗位、科室、操作类型的影响;护士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医生;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病房高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高于接触患者前。结论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及相应防范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各科医务人员50名,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抽取,分析影响卫生依从的因素,并行为期3个月的针对性干预,并就干预、前后手卫生制度执行率等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相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制度的执行率、“六步洗手法“掌握率、与患者接触前洗手率;与患者或物品接触后洗手术均居更高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卫生依从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可提高相关制度执行率、实践工作过程中的规范洗手率等,明显增强了卫生依从。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提高病房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方法选取本病房的医生护士卫生执行情况,分析影响病房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的原因。结果经过有效干预措施,病房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得到提高。结论对病房医护人员实施的干预措施,使卫生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证明干预措施有效可行。

  • 标签: 病房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0名医生和50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结果⑴护士平均压力值高于医生压力平均值;⑵医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家长及病人亲属,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儿科专业压力;⑶压力最大的三个因素是风险大,待遇低,工作负荷重和家长要求高,期望值高,过度维权。结论儿科医疗护理是压力较高的行业,儿科医生和护士的压力有所不同。

  • 标签: 儿科 医生 护士 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