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塌渍治疗医用黏胶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3年5月到2024年4月,随机选择了96例医用黏胶相关的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使用中药配方对他们进行了中药塌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没有额外增加其他的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SCORAD评分、损伤创面愈合时间及焦虑水平评价。结果: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到,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的SCORAD评分和SCORAD评分也低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也比对照组短。结论:中药塌渍治疗医用黏胶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创面愈合的时间,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心情,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 标签: 创面愈合 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收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手术室护士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知信行现状。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院内手术室护士,共计50名,利用医院相关调查量表对手术室护士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30名手术室护士中10例专科护士与接受过相关继续教育培训护士的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知识掌握评分、态度评分、行为评分等均明显高于20例非专科护士、未接受过相关继续教育培训护士(P<0.05)。结论:需要重视手术室护士专科护理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护士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培训,改善手术室护士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知信行状况,降低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率。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 知信行现状
  • 简介:摘要本文就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管理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临床实践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我国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管理提供科学的证据和参考。

  • 标签: 综述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儿科MARSI预防以及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该院儿科患者MARSI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儿456例,其中78例发生MARSI,占17.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皮肤干湿、皮肤弹性为MARSI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MARSI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尤其关注营养状况较差、皮肤潮湿以及皮肤弹性较差的患儿。

  • 标签: 儿科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ACI)是指使用医用粘胶造成的皮肤损伤,通常会引起局部疼痛、瘙痒、灼热感,甚至水疱、糜烂及坏死等不良后果,是儿科医院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之一。该文回顾分析儿科医院2011~2021年发生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共6例,探讨其发生危险因素,为减少或预防小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科护士开展医用黏胶皮肤损伤培训对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20年6月至12月,抽取儿科输液者280例为实验样本,使设立为培训后组,另取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同数量患儿为培训前组。对30例病区护士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医用黏胶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知晓度,针对集中性问题,开展培训,护士按照培训后的做法,对患儿开展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护理人员对于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更好,P<0.05,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患儿出现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概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儿科护士开展与医用黏胶相关皮损相关知识培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皮损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有助于识别高危因素,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儿童患者 高危因素 培训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中关于ICU MARSI患者相关因素的文献,如国外的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国内的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论文检索系统、百度学术、维普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选取合适的文献并且对文献的数据进行提取及进行质量评价,并且使用RevMan 5.3和SPSS 2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的效应统计量使用比值比(OR)的形式,连续变量选择加权均数差,用95%可信区间(95%CI)进行区间估计。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其中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6篇,包含实验研究6篇、横断面研究1篇,共纳入患者2 9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意识状态、发热、皮肤干燥、皮肤潮湿、皮肤水肿、过敏史、血清白蛋白水平、Barden/waterlow评分(Barden、waterlow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高于10分均是ICU发生MARSI的患者相关因素(均P<0.01)。结论ICU MARSI发生率高,由多种因素引起,患者相关因素作为发生MARSI的内在因素,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ICU 患者相关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MARSI)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实施针对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在我科发生医用粘胶剂相关皮肤损伤的38例术后患者,观察MARSI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自身健康状况、皮肤特点、医务人员粘胶使用不当以及认识不够是引发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结论:医用粘胶引起患者皮肤损伤的原因很多,但是在临床上应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要加强护士风险识别和技能操作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对皮肤造成的损伤,保证患者的皮肤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总结一例高龄、前列腺增生10余年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住院期间因护士揭除医用粘胶产品不当致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从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护理及预防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皮肤损伤在10天内愈合,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皮肤撕裂伤 前列腺增生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为有效抵抗病毒侵袭和感染,降低病毒传播概率,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异常重要。本文总结了长时间佩戴医用级别防护用具过程中,面部器械相关压疮发生的原因、常见部位、预防方法,提出在应用医用级别防护用具时,发生的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策略。本文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特别是为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人员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防护装置 面部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器械相关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3M液体敷料对PICC留置患者局部皮肤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1 年6月-2021年10月242例静脉治疗门诊PICC留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换药后采用3M普通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实验组常规换药后在PICC穿刺处周围均匀应用3M液体敷料,涂抹范围大于贴3M普通透明敷贴皮肤范围,然后再应用3M普通透明敷贴。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实践,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比例,并根据患者主观舒适度评价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统计。结果  实验组120例中,2例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对照组122例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38例,对照组患者导管舒适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液体敷料是预防PICC穿刺部位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患者情绪稳定,导管舒适度明显增加,感受良好,为临床护士提供参考。

  • 标签: 3M液体敷料 PICC 过敏 MARSI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护理,护理要点为制定个体化的皮肤护理方案,促进皮损的快速愈合。通过3次换药,患儿皮损区域完全愈合,未出现皮肤挛缩及瘢痕。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原因,并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未实施相关防控措施,纳入对照组;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3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行有效防控措施,纳入观察组。比较防控措施应用前后MARSI发生情况,分析发生MARSI的原因。结果 观察组MARSI发生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MAR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MARSI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外部因素等三个方面,选择合适材料、提高护理技能、加强皮肤观察等针对防控措施可降低MARSI发生率。结论 新生儿发生MARSI与自身生理原因、医护人员护理不佳及外部因素有关,行有效防控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MARSI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防控措施
  • 简介: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标签: PICC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 医用粘胶是用来拉合伤口边缘或将一些外在物品如胶布、敷料、导管、心电电极、造口袋等固定在皮肤的产品。 2013年国际皮肤护理及造口护理协会发布专家共识,并定义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MARSI)。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 PICC由于留置时间长需要定期维护,如果敷料卷边、渗血、渗液、过敏等,需要频繁的更换敷料。 PICC置入部位的皮肤反复暴露于医用粘胶,在维护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从而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增加感染的风险,甚至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现有国内的研究,显示 MARSI的发生率在 19.7-28.6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本文综述了 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给予预防措施,以 减少 MARSI的发生,提高 PICC维护质量,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 标签: PICC 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