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政治体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哲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卢梭在提出民主共和国的政制方案后,在《论战争状态》一文中,讨论了政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卢梭在第一部分驳斥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因为霍布斯的理智设计方案恰恰为主权者的绝对权力奠定了基础,导致绝对主权者以国家理由为借口滥用武力。卢梭修正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将法律和武力的正确运用奠定在公意之上。在第二部分中,卢梭描述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处境,并着重论述了国家间的战争状态是什么。卢梭接着论述了他所构建的民主共和国如何能在这种处境中生存下去。但是,卢梭的公民社会契约论为永久和平提供了理论可能,康德的永久和平设想就是其逻辑结果。

  • 标签: 永久和平 自然状态 战争状态 自我保存
  • 简介: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爱弥儿》 卢梭 爱情教育思想 引导
  • 简介:毕业后,为了糊口,亨利·卢梭成了一名乐团小提琴手。虽然,他的小提琴拉得不错,但他更喜欢绘画,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画笔和画纸。时间一长,乐团老板终于发火了,把他的画作和画笔统统扔进了垃圾箱,还警告他如果再画画就解雇他。卢梭没有争辩什么,只是在老板离开之后,弯腰从垃圾箱里把画笔捡了起来。

  • 标签: 画笔 卢梭 弯腰 小提琴 垃圾箱 乐团
  • 简介:不再做暴政的同谋犯请先听我说,这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假设你是位作家,刚好四十岁;假设你不愿意妥协,又有深入事物的洞察力;假设你一直描绘人类在剧烈冲突中遇到的威胁,而你正处在日益紧迫的威胁之中;那么,假设你将要被当作一个叛国者,你会不会痛下决心,选择叛逃?下一个问题就简单多了:你真的有机会逃走吗?

  • 标签: 米沃什 叛国者 公传 错斩崔宁 果戈理 瓦雷里
  • 简介:庄子与卢梭作为中西方哲学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上既有契合之处,也存在着明显分歧。契合之处在于,二者都以追寻"自由"为目标,并且认同"自然",批判"文明";分歧之处在于,二者实现"自由"的途径不同:庄子立足于"个体",认为"自然"即是"自由",卢梭则诉诸"社会",认为人类必将走出"自然","自由"只能依靠社会契约来实现。庄子与卢梭的自由观充满着个体与社会的张力:庄子关注"个体"的同时饱含着对"社会"的隐忧,卢梭诉诸"社会"的同时也倾注了对"个体"的关怀。通过比较庄子与卢梭的自由观,有助于我们加深"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促进个体自由与社会进步。

  • 标签: 庄子 卢梭 自然 文明 自由 个体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群众反映的“水表自转”问题,分析了水表产生“自转”的原因表前水压大幅泼动、表后管道设计不合理、表后管道安装不规范、同一分水器用户太多、表后管道暗漏、或用户用水设施漏水等,并对几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措施作了简要介绍。

  • 标签: 水表 自转 原因 倒流防止器 气囊
  • 简介:有没有不献身的理由有一件事情我没弄明白,官方时间与非官方时间有什么不同。在中国最有权威的官方文献里提到的时间,当然属于官方时间,并且不允许人们质疑。但它都是正确的吗?比如,按照官方时间,在1981年7月,一名叫作张华的大学生,为了救掏粪的老农民而光荣献身。而按照非官方时间,1981年底,张华还活着,买了一架海鸥牌135相机,在他的校园里拍了不少照片。后来张华确实是救掏粪老农时牺牲的,

  • 标签: 老农民 萨达特 华还 公传 活着 托洛茨基
  • 简介:谁鸯资格骂别人卖国我只关心离自己稍近的事物,读中文系大一就这样了,后来没多少改变。大学里有图书馆,图书馆有阅览室,不冷不热,灯光明亮。借来《史记》看了一会儿,心里有些难受,看不下去了。

  • 标签: 自传 《史记》 图书馆 中文系 阅览室 卖国
  • 简介:摘要作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者,卢梭以构思二十载和撰写三载的不朽之作《爱弥儿》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的弊端,为扫除封建教育和建设近代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书中对教育的精辟见解也为现代教育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其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公民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 标签: 卢梭自然教育公民教育
  • 简介:自然状态理论作为社会契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释国家起源及政体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系统的自然状态理论主要是由霍布斯、洛克、卢梭三人提出的。而三人的自然状态理论既具有明显的共性,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共性表现在前提假设、推理形式以及隐喻上;而差异性表现在自然状态与战争状态的关系、自然状态中的人性、自然状态真实性以及自然状态演绎形式上。通过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自然状态理论的内涵以及它在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

  • 标签: 自然状态理论 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 洛克 卢梭
  • 简介: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最初发表于1913年。高尔基开始写自传体三部曲的时候,已是一位成熟的无产阶级作家,所以,这三部曲既是作者童年至青年时期生平的自述,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对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所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这一形象既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经过磨炼后走向新生活的典型。

  • 标签: 三部曲 高尔基 自传体 社会政治生活 19世纪末期 《童年》
  • 简介:比较《曾国藩家书》与《富兰克林自传》显得十分有意义,正所谓一叶知秋,通过这样两个经典文本的比较,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握中美传统修身思想的异质性与相通性,促进双方的理解与交流。《曾国藩家书》中的传统修身思想主要表现为读书明理、学做圣贤、做事有恒、善始善终、勤苦俭约、习劳习苦、忠恕为本、厚道传家等方面。《富兰克林自传》中的传统修身思想主要表现在勤奋读书、超越自我、独立自主、真诚正直、订立德目、改过自新等方面。

  • 标签: 曾国藩家书 富兰克林自传 修身
  • 简介:女性自传体小说写作起源于"五四"新文学时期,并开始形成一种特色鲜明的创作潮流。作为深受"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熏陶的女性作家,萧红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之一,她创作了以《呼兰河传》为代表的女性自传体小说。本文依据现代文学发展线索,着眼于萧红的女性自传体小说文本细读,结合她的创作理念和风格,重点探讨她的创作缘起、创作动机,叙述视角,揭示蕴含其中的女性体验和反抗的精神内涵,论述她的抒情、沉郁的艺术风格,展示她对"自我"意识的时代透视的创作理念。

  • 标签: 萧红 女性自传体小说 精神内涵
  • 简介:如果要对三十年左右的伦理学研究做反思性概括,我最强调的是两个概念:一是“伦理”,一是“精神”,其集中表达和标志性话语就是二者同一所生成的“伦理精神”。在问题意识方面,“伦理”相对于“道德”,“精神”相对于“理性”,“伦理精神”相对于“道德理性”或所谓“实践理性”。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是在宗教型文化与伦理型文化两大文明的宏观视域下,试图发掘伦理型中国文化的独特资源优势,建构当代伦理道德的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所做的努力,也是试图为中国学术所做出的

  • 标签: 樊浩 黑格尔哲学 哲学形态 现代伦理学 实践理性 君子好逑
  • 简介:引言:"名"—"家"禅江苏人民出版社为"社科名家"出版文集,要求附一学术自传。"传"者诠释也,地道的"自传"无疑不是自彰自见,而是一次读懂自己的机会,"学术自传"的真义是在学术反思中读懂自己,倾听自己学术生命的旋律。不知何时,我开始萌生并固守一种信念:学术与人生是同一的,学术乃是"人"的一种在场方式,是"人"之"生"的呈现和"人"之"命"的轨迹,是"生"之"学"与"命"之"术",

  • 标签: 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 学术生命 江苏人民出版社 樊浩 学术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