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75例危重,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肠外组和肠外+肠内组。肠外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肠外+肠内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评价(1)护理前后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2)腹泻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护理前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差异不显著,而肠外+肠内组患者护理后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显著比肠外组好,P<0.05;(2)肠外+肠内组腹泻发生率显著比肠外组低,P<0.05。结论危重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状况和营养水平,且可预防腹泻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病人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简称ICU,在任何医院内都是危重的较为聚集的科室。因为病情危重,住在ICU的病人需要24小时不间断被照顾。各项生命体征监控、定时做检查、服药、打针,这些项目繁杂琐碎,但每一项都对病人的病情至关重要。说ICU病房里的医生和护士是生命的守护者,毫不为过。也正因为病情的危重危重的抢救工作在ICU病房里也成为一件非常常见的事。而病人抢救的成功与否在于几个方面病人的病情是否可逆,医生的果断决策还有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医生与护士之间的紧密配合。1

  • 标签: 危重病人 医护人员 抢救配合
  • 简介:摘要对于现今的医学发展各类学科在研究临床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营养评估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对危重病人代谢状况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得以不断改进完善,从重视简单的热量和营养素的充分补充、追求恢复“正氮平衡”,逐渐转向营养供给的同时,兼顾恢复危重状态下的代谢与免疫平衡1。

  • 标签: 危重病人 营养不良 营养评估与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对于ICU里的医护人员来说是工作的日常,对于危重的病情好转及稳定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精湛的医护诊疗技术和责任心。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连续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

  • 标签: 危重病人 护理 存在问题
  • 简介:危重长期卧床,常常因为疾病原因不能自主翻身更换体位,或采取被迫体位,加之自身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差或全身水肿,机体运动、感觉障碍,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皮肤极易出现压疮。因而在重症监护病房,对于压疮的预防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评估基础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则是预防压疮的一项基本且极为关键的措施,对于护理工作者而言,这是对于翻身的普遍认识。

  • 标签: 危重病人 基础护理质量 疾病原因 全身水肿 机体运动 血液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床单位中采用床笠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一年度接收的另95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床单位中均采用床笠,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床单位,比较两种床单元应用效果,并评估不同床单元模式下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士铺床技术评分为(3.2±1.4)分,床面整理技术评分为(2.8±1.2)分,铺床时间为(1.0±0.2)min,床面整洁维持时间为(7.3±0.6)d,患者住院舒适度为96.8%,满意度为94.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床单位中应用床笠有助于维持床面平整、舒适,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并提高住院患者舒适及满意程度。

  • 标签: 危重患者 床单位 床笠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对人工气道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ICU里危重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争取救治时间,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其中人工气道的有效建立尤为重要。在护理工作中对有创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将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抢救失败。因些管理和正确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ICU护理工作中探索的重点1。

  • 标签: 人工气道 基本生命支持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综述了ICU危重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包括减压、营养支持、避免潮湿的刺激、局部处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注重细节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实际出发,压疮的防护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 标签: ICU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急诊危重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全程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采用全程护理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8.0%,而对照组成功率为78.0%,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及心肺复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危重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 危重病人 抢救
  • 简介:摘要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治疗是通过口腔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营养物质治疗方法,也是危重营养支持中的重要治疗措施。危重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肠道血液灌注,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减少致病菌定植和细菌移位1。肠内营养在实施过程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各种并发症,从而影响EN的实施效果。

  • 标签: 肠内营养 并发症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降低危重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解析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开展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凝聚力、创新力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品管圈 危重病人 安全转运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诊院前急救危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01至2016-01期间本院院前急救收治的90例危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院前急救,研究组患者同时加以2ml盐酸纳洛酮溶液静脉注射,评估2组患者实施急救前后病情程度,同时统计患者急救成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应用急救措施进行纠正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p<0.05),但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仍无明显差别,p>0.05。但研究组急救成功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p<0.05。结论在院前危重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纳洛酮进行急救,可有效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危重病人 纳洛酮 院前抢救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