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青光是指在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的治疗方法,总结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原发性青光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临床实践,观察治疗效果,结论对于原发性青光想要及早治愈应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
  • 简介:摘要原发性急性青光是致盲率较高且常见的眼病,它已被公认为是一双性疾病。本文统计大多是两先后发病,两同时发病者极少。一先发病者,即使治疗效果差,但有机会对未发病进行预防性治疗,很少双眼失明。若两同时发病,虽然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因此,应高度重视,对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检查了解房角状态,进行预防性治疗,是降低青光致盲率有效的措施。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青光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青光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视力及眼压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压改善情况均好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患者治疗中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整体效果较好,可作为优选手术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传统小梁切除术
  • 简介:青光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致盲率高且不可逆转.其中,我国的原发性青光类型以原发性青光为主.近年来随着原发性青光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原发性青光危险因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主要就其危险因素(人口统计学、跟部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及诊断有所帮助.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意义的早期筛查指标,指导早期临床预防性治疗。方法收集20例患者的视力、眼压、眼睑、晶状体、眼底、前房深度、房角镜、视野等基本眼科检查及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有无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ACG具有较显著联系的有高血压病和前房深度、角膜横径、睫状体晶状体距离。结论高血压病、浅前房、角膜横径小、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小是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浅前房是PACG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前房深度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意义的早期筛查指标,指导早期临床预防性治疗。方法收集60例PACG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视力、眼压、眼睑、晶状体、眼底、前房深度、房角镜、视野等基本眼科检查及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有无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ACG具有较显著联系的有高血压病和前房深度、角膜横径、睫状体晶状体距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前房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OR为2.687,95%可信区间为1.078~4.000。结论高血压病、浅前房、角膜横径小、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小是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浅前房是PACG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4-226)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青光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青光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视力及眼压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压改善情况均好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患者治疗中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整体效果较好,可作为优选手术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传统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90原发性青光患者,术后恶性青光28例为实验组,术后未出现恶性青光6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性别、术前眼压、晶体厚度、轴长度、青光类型、房角结构是引发术后恶性青光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年轻的轴长度较短的原发性青光患者在滤过手术后容易出现恶性青光并发症,需要加强预防。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滤过手术 恶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原发性青光术前术后及护理,掌握预防保健知识,防止青光再度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90原发性青光患者,术后恶性青光28例为实验组,术后未出现恶性青光6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性别、术前眼压、晶体厚度、轴长度、青光类型、房角结构是引发术后恶性青光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年轻的轴长度较短的原发性青光患者在滤过手术后容易出现恶性青光并发症,需要加强预防。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滤过手术 恶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导致原发性青光手术治疗患者产生恶性青光并发症的原因,以期为后续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与建议。方法:选取在 2018年三月至 2019年三月之间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疾病的 146例患者进行此次实验研究,在进行实验研究前首先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恶性青光并发症将所有的对象进行分组,选取其中发生恶性青光并发症的 45例患者组成研究中的研究组,其余的未发生恶性青光的 101例患者组成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就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分析导致患者产生恶性青光的影响性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轴长度、眼球晶体厚度以及前房深度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较小,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轴长度、眼球晶体厚度以及前房深度是可能导致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发生恶性青光的相关原因。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的年龄与轴长度是引发并发症的重要的原因,极有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并发症。结论 :年纪较小、轴长度、眼球晶体厚度以及前房深度较低的患者在进行原发性青光手术治疗后相对于其他的患者极有可能发生恶性青光病症,并且万一患者年纪较轻与轴长度较短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高。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术后并发症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在进行对后并发恶性青光危险因素探究中。将已进行原发性青光治疗手术的患者 64位 ( 共 79 )定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两大组, A组为进行原发性青光治疗手术后产生恶性青光的患者 (6人 7 ); B组为在进行原发性青光治疗手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患者 (58人 72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病例及患者资料进行科学细致的对比分析。在进行充分的对比分析后发现,患者在具备短轴、在进行青光治疗手术检查时眼压较高、患者年龄较小或是患者所患青光类型为慢性都可能在进行青光治疗手术后并发恶性青光高危影响因素。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术后并发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导致原发性青光手术治疗患者产生恶性青光并发症的原因,以期为后续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与建议。方法选取在2018年三月至2019年三月之间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疾病的146例患者进行此次实验研究,在进行实验研究前首先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恶性青光并发症将所有的对象进行分组,选取其中发生恶性青光并发症的45例患者组成研究中的研究组,其余的未发生恶性青光的101例患者组成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就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分析导致患者产生恶性青光的影响性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轴长度、眼球晶体厚度以及前房深度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较小,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轴长度、眼球晶体厚度以及前房深度是可能导致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发生恶性青光的相关原因。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的年龄与轴长度是引发并发症的重要的原因,极有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并发症。结论年纪较小、轴长度、眼球晶体厚度以及前房深度较低的患者在进行原发性青光手术治疗后相对于其他的患者极有可能发生恶性青光病症,并且万一患者年纪较轻与轴长度较短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高。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术后并发症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例( 90原发性青光患者,术后恶性青光 28例为实验组,术后未出现恶性青光 6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性别、术前眼压、晶体厚度、轴长度、青光类型、房角结构是引发术后恶性青光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年轻的轴长度较短的原发性青光患者在滤过手术后容易出现恶性青光并发症,需要加强预防。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滤过手术 恶性青光眼
  • 简介:目的使用H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青光,探求原发性青光的防治方法。方法使用Hd:YAG激光对原发性青光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使前后房沟通以降低眼压。结果24原发性青光经治疗后全部透切,总成功率为百分之百,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青光的防治中是一种很有前途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Hd:YAG激光 激光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原发性急性青光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对本院40例原发急性青光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中40例患者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护理之后全部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在原发性急性青光的治疗中,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可以十分明显的提升原发性急性青光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 标签: 青光眼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