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可吸收螺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9例患者,治疗后Parker评分显著好转,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经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仅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8%,远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可吸收螺钉用于骨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可吸收 螺钉 骨关节 骨折
  • 简介: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除了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外,许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新的方法治理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久前,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或许将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发挥重要作用。这种特殊的“海绵”是用生产塑料的较大聚合物分子制成的。它可以将化石燃料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既减轻了温室效应,生成的氢气又可以作为一种新能源加以应用,可谓一举两得。

  • 标签: 二氧化碳 海绵 吸收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 化石燃料
  • 简介:摘要以妇产科临床手术治疗中的生物可吸收缝线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价值。得到以下结论,可吸收缝合线作为一种生物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手术时间的缩短、术后感染率的降低、疼痛的减轻等方面对患者个人、科室及医院的管理都体现出了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治疗 生物可吸收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跖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0例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跖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随访并观察其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X线显示跖骨骨折断端无移位,骨折愈合率100%,术后无明显发热和皮下积液,关节功能均无障碍。结论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跖骨骨折,不仅疗效满意,还可免除患者再次取内固定的手术及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跖骨骨折 内固定 可吸收
  •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应用效果的提升,研究其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资料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 标签: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 妇产科 临床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型可吸收骨棒(InionOTPSTM)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桡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吸收骨棒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随访3~10月,均骨性愈合,8例优,6例良,1例可,优良率93%。结论可吸收骨棒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满意,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吸收骨棒 内固定 桡骨小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及总结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2月我科治疗的59例桡骨小头骨折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19~55岁。骨折类型采用Mason分型:Ⅱ型33例,Ⅲ型26例。均采用肘关节后外侧Kocher切口,术中根据桡骨小头骨折情况采用多枚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制动3~4周后逐渐加强患肢功能练习,并分别于术后第1、3、6、9、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并摄X线片,按Metaizeau等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并对相关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切口愈合率100%,末次随访时按Metaizeau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总体优良率94.9%,其中33例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中,优32例,良0例,可0例,差1例,优良率97.0%;26例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中,优23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术后共2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3.4%),分别为桡骨小头缺血性坏死1例(1.7%),内固定失效1例(1.7%),均二期手术治疗。结论可吸收棒在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内固定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可在体内溶解吸收,且操作简便,勿需二次手术取出,可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负担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小头骨折 可吸收棒 内固定 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粘克R可吸收医用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椎板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5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36例;年龄22~62岁。分为试验组68例,在术中放置粘克R可吸收医用膜;对照组57例,除不放置医用膜外,其他处置相同。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手术效果,按Nakai法评价。结果试验组疗效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为8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全身不良反应,无红肿、渗液及窦道形成等炎症表现,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粘克R可吸收医用膜可有效减少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

  • 标签: 可吸收医用膜 硬膜粘连 术后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距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生物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距骨骨折患者经生物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后,其中15例患者的疗效为优,10例患者的疗效为良,5例患者的疗效为差,治疗总优良率为83.33%.结论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踝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关键词生物可吸收螺钉;距骨;骨折;手术方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6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8-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髋人字石膏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2月笔者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髋人字石膏治疗12例婴幼儿股骨骨折,平均年龄3岁,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12.6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1.2天。无感染,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无菌性炎症反应及再骨折等并发症,随访结果均为优,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髋人字石膏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方法简单,创伤小,可早活动,疗效满意。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髋人字石膏 婴幼儿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螺钉在四肢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的骨折处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根据患处面积的不同,可视情况采用1~4颗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术后为患处打上石膏固定4~8周。结果所有患者中不理想复位有6例;近解剖复位关节有17例;解剖复位有38例。关节恢复功能差4例,良好37例,优9例。手术后通过1年的寻访,5例患者骨折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结论可吸收螺钉在四肢关节内骨折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四肢关节内骨折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可吸收止血膜在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牙术后并发症方面疗效.方法选取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要求拔出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90例,A组是在拔牙窝内放置大清生物纸,B组内放置明胶海绵,C组不做特殊处置常规轻咬纱布观察,分别观察拔牙术后1周内三组患者出现拔牙术后出血、感染及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例数,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A组4.44%明显低于B组13.3%和C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A组6.66%明显低于B组12.2%和C组2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种方法术后治愈率分别为91.11%、73.33%、43.33%,可见A组方法明显好于B、C两组.在预防术后干槽症方面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A、B两组与C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止血膜能有效降低阻生牙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09-01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一种新型的硅酸盐可吸收性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成骨特性。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部钻取直径5mm、高10mm圆柱形骨缺损,分别置入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PC,对照组)和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alciumsilicate,CPC-CS,材料组),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8只动物,行X线检查和HE染色观察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4周时材料组和对照组材料无降解,HE染色观察材料-骨组织之间均形成纤维层,8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变软,对照组材料降解不明显,对照组和材料组材料-骨之间纤维组织逐渐被新骨取代,材料组材料-骨之间结合面积明显较大,有较多新生骨;12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明显,内部明显发生碎裂,有新生骨长入,对照组材料仅部分降解,对照组材料降解率为32.4%,材料组为45.4%,材料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具备单纯磷酸钙类似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力学强度、表面成骨活性和降解性方面有一定改善,通过进一步的优化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 标签: 骨水泥 磷酸钙 硅酸三钙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