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复合可吸收重建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们采用复合可吸收治疗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患者1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5例合并中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术后克氏针固定4~6周,拔除克氏针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2个月,5例撕脱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7周。术后患指远指间关节活动度主动伸直平均-3°(-5°~0°),主动屈曲平均40°(30°~65°);近指间关节主动伸直平均-5°(-15°~0°),主动屈曲平均85°(30°~90°)。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复合可吸收是重建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一种良好选择。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伸肌腱 骨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可吸收内固定治疗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 ,收治 的 50 例接受 可吸收内固定治疗 的 骨折 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并分为观察组( 25 例, 接受 优质护理 干预 )和对照组( 25 例, 接受 常规护理干预 ) 。结果 : 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 评分情况 ,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 护理后 SAS 评分更低 , 差异显著 ( P < 0.05 )。 结论 : 对 接受 可吸收内固定治疗 的 骨折 患者实施 优质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治疗心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痛的信心,有效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 。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可吸收固定棒治疗桡骨小头 MassonⅡ 型骨折疗效。方法: 13 例桡骨小头 MassonⅡ型骨折病人采用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肘关节的活动度、肌力、稳定度和疼痛的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疗 效。结果: 本组病人全部得到随访,按照 Broberg 和 Moyyey 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 7 例,良 4 例,可 2 例;无一例出现桡神经损伤。 结论 : 可吸收固定棒治疗桡骨小头 MassonⅡ型骨折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运用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旋前外旋型(PER)、旋前外展型(PAB)Ⅰ~Ⅱ型踝关节骨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2年内收治的PER、PABⅠ~Ⅱ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单侧骨折,年龄18~55岁;排除标准:三角韧带断裂或下胫腓前韧带撕脱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既往患侧下肢骨折,无法遵嘱功能锻炼。共纳入93例研究对象,PER组39人,PAB组54人。用Mann-Whitney U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踝关节的背屈、跖屈角度变化,及踝关节内翻应力位下X线片前后位的踝穴宽度变化。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并记录异物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PAB组的踝关节的背屈(Z=-3.418,P<0.05)、跖屈(Z=-2.476,P<0.05)角度变化均小于PER组,PAB组的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恢复较佳。2组患者的踝穴宽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6,P>0.05)。术后3个月,PER组踝关节AOFAS功能评分为(84±5)分、PAB组踝关节AOFAS功能评分为(8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基本一致。PER组有2例(5.1%)、PAB组有1例(1.9%)患者出现轻度异物反应。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发生断。结论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Lauge-Hansen踝关节PER、PABⅠ和Ⅱ型骨折效果确切,PAB患者比PER患者的踝关节背屈、跖屈改善较佳。

  • 标签: 踝骨折 可吸收性植入物 活动范围,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用于足踝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2年 1月 -2019年 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 56例足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8例。闭合复位术应用于对照组治疗,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应用于实验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9.3%,结果具有差异性( P< 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数量较少,总发生率也较低。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足踝骨折患者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痛,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患者与其家庭的心理压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足踝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将生物可吸收缝线用于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 104 例妇科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52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线缝合方式,而实验组则使用生物线可吸收缝线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优良率为 96.15% ,显著高于对照组 84.61% 的优良率( P < 0.05 );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与拆线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进行妇产科临床治疗中,使用生物可吸收缝线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治疗 生物可吸收缝线 愈合 疼痛
  • 简介:摘要生物可吸收支架(BRS)因具有能够避免金属支架长期存在造成的冠状动脉金属化等优势,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4次变革。近年来,来自中国的BRS数据陆续发布。国产首个BRS于2019年2月上市后,已开始在国内医院应用。为使此项新技术在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获得规范应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51位国内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BRS临床研究循证证据和欧美专家共识的相关推荐,特拟定首部《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BRS的适用范围、临床使用流程、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者的培训、腔内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及随访等给出了建议。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生物可吸收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TriGen交锁髓内联合带线技术治疗Neer Ⅲ、Ⅳ型肱骨近端内翻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们采用TriGen交锁髓内联合带线技术对23例Neer Ⅲ、Ⅳ型肱骨近端内翻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Neer Ⅲ型15例,Neer Ⅳ型8例。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测量肩关节活动范围,并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肩袖损伤、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ASES评分为(91.00±3.04)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90.00±3.21)分、VAS疼痛评分为(0.42±0.38)分。结论对于Neer Ⅲ、Ⅳ型复杂肱骨近端内翻型骨折,采用TriGen交锁髓内联合带线技术治疗,增加了对肱骨大小结节固定的强度,符合整体固定理念,利于早期功能康复,术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近端 髓内钉 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完成4 424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1 967例入选,按照是否使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分为使用组(A组)和未使用组(B组)。A组1 015例,男650例,女365例;年龄1个月~4.7岁,中位年龄6.3个月;体质量3.6~20.0 kg,中位值6.4 kg。B组952例,男570例,女382例;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6.1个月;体质量3.4~20.0 kg,中位值6.5 kg。结果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并行清创缝合术者A组3例(0.29%),B组18例(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小儿心脏手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 标签: 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 心脏手术 伤口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可吸收生物补片修补小儿食管裂孔疝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小儿食管裂孔疝1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下可吸收生物补片修补并进行Nissen胃底折叠。按照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分类,该组滑动性疝9例、食管旁疝7例,混合型1例。所有病例术前经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结果17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10 mL。术后1~2 d开始进食,5~10 d出院,平均8 d。随访6~53个月,平均30个月,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无1例复发,1例出现吞咽困难(食管狭窄),予以食管扩张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下可吸收生物补片修补小儿食管裂孔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 标签: 疝,食管裂孔 腹腔镜检查 疝修补术 生物假体 假体和植入物 胃底折叠术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就基坑护坡提出钢管击入成孔低压注浆多段扩护坡施工新方法,具有功效快、抗拔力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期望能给其他类似工程的基坑护坡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土钉护坡 钢锚管 击入成孔 低压注浆 多段扩锚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在踝关节骨折修复中采取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在 2016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取 50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 25例。对甲组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乙组行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检验 2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踝关节评分。结果:相比甲组,乙组临床疗效较低,但无明显差异性( p>0.05) ;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修复中使用可吸入螺钉置入内固定具有较优的生物相容性,使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相比于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优。    【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 ;修复 ;可吸入螺钉内固定 ;金属螺钉內固定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bsorbable screw and metal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repair of ankle fracture. Method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9, 50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25 cases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table method. Group a received absorbab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while group B received metal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clinical efficacy,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ankl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A,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roup B was lower,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kle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repair of ankle fracture, the use of inhaled screw fixation has better biocompatibility, which can restore the ankle function to normal, and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than metal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缝合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0.0±15.6)岁。应用缝合重建喙锁韧带,复位固定肩锁关节。术后应用三维CT评估喙突上缝合的位置情况;通过肩关节正位片评估肩锁关节复位保持情况,并测量喙锁间距;记录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onstant-Merl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平均为171.5°,体侧外旋为70.8°,体侧内旋为T8。VAS评分为(0.3±0.6)分,Constant-Merly评分为92.4分。术后术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8.9±3.0)mm,健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7.7±1.7)mm,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26枚中有23枚位置良好,1枚刺穿了喙突的下表面,2枚位置偏向内侧。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完全丢失,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部分丢失,其Constant-Merly评分分别为74分和84分。结论通过在喙突基底部准确地置入缝合,可以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恢复肩锁关节的垂直和水平稳定性。该技术创伤小,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

  • 标签: 肩锁关节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缝合锚钉 喙锁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缝合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前束撕脱屈膝位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接受TKA的患者3 922例,确定术中MCL前束撕脱屈膝位不稳的病例48例(1.2%),所有患者接受缝合术。所有患者在术后6周内使用铰链式护膝,术后每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在术后6周、3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接受1次X线检查,以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并以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 92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48例(1.2%)发生术中MCL损伤。其中,1例患者术后两年内死亡,2例患者失访,共有45例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24例MCL中段撕裂,21例MCL附着点断裂。35例发生在十字韧带保留的TKA术中和10例发生在后稳定型TKA术中。患者末次随访时最大屈膝(111.2±18.8)°、最大伸膝(1.5±1.5)°以及活动范围(110.2±30.2)°明显高于治疗前(107.5±22.5)°、(5.5±4.5)°、(102.2±27.8)°(t = 2.822、5.026、3.670,均为P<0.05)。平均随访时间(99.2±5.7)个月,没有1例患者发生膝关节不稳定。其中5例患者因为膝关节僵硬而接受了干预(4例手法推拿和1例翻修术),2例患者因为人工膝关节无菌性松动接受了翻修术。结论TKA术中MCL前束撕脱可以通过缝合术修复治疗,然后进行铰链式护膝支撑。膝关节僵硬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内侧副韧带,膝 缝合锚
  •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 Versalok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陈旧性撕脱骨折。方法:将一例外伤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陈旧性撕脱骨折的患者应用 Versalok治疗,记录病史及手术记录,观察术后临床效果、恢复情况及复查右膝关节 X线等。结果:患者膝关节活动痛性受限情况较前明显好转,恢复良好。结论:此次病例使用 Versalok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陈旧性撕脱骨折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使用及研究。

  • 标签: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Versalok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随访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骨折移位大于5 mm、骨折块面积小于3 × 3 cm,无其他损伤(如:肩袖损伤、SLAP损伤、Bankart损伤)的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且接受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固定技术治疗的患者23例。收集患者末次随访的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等数据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VAS评分、ASE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实现骨性愈合。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由术前(92.4±15.3)°提高至术后(148.7±15.3)°(t=9.956,P<0.01),外展活动度由术前(85.0±12.6)°提高至术后(147.3±14.4)°(t=15.502,P<0.01);外旋活动度由术前(21.5±10.2)°提高至术后(30.7±11.8)°(t=12.058,P<0.01); VAS评分比术前降低(Z=4.107,P<0.01); ASES评分由术前(29.7±6.1)分提高至术后(91.8±4.1)分(t=41.879,P<0.01)。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单纯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肩关节 肩骨折 内固定器 关节镜
  • 简介:摘要带线软组织悬吊骨锚定法通过嵌插于骨骼内的,利用配套缝线固定目标软组织,完成悬吊目的。该文探讨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材料特点、操作要点以及在整形外科领域的具体应用,并提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延伸应用。

  • 标签: 带线锚钉 软组织 骨锚定法 悬吊 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位置及角度对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于2018年1月至12月因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在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严重骨缺损、翻修等其他损伤。使用术后肩关节CT测量位置及插入角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及Rowe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关节疼痛程度、稳定性、活动度及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不同位置及角度与VAS评分及Rowe评分的关系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在85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的所有均在肩胛盂关节面上,28例患者的部分在肩胛盂关节面上,部分在肩胛盂边缘。两组的比较中,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29,P>0.05);所有均在肩胛盂关节面上的患者Rowe评分较高(t=-4.072,P<0.05)。通过术后Rowe评定分级对打入角度的反向比较中,2点、3点、4点和5点钟4个位点对应角度之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312、0.885、0.775、0.934,均为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缝合钉在合理插入角度范围内固定于肩胛盂边缘稍内侧的关节面上可以使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患者获得更好的近期疗效,而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关节镜 肩关节 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