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旨在向藏学界首次译介有关吐蕃的唯一一部密级史册——《桑瓦央琼》,与此同时详细考证了它的成书年代和吐蕃著名《五坚》史籍间的历史渊源,以及该史料所包含的独特历史观点和现行版本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为深度的总结和分析。

  • 标签: 吐蕃王陵 《桑瓦央琼》 文献价值
  • 简介:千里长车气若虹,贺兰山阙霸图空。数声鸿雁浮云外,几处台落照中。朔漠襟连黄土地,大河怀抱古英雄。萧疏槐柳秋将晚,故国何人唱大风。

  • 标签: 西夏王陵 贺兰山 黄土地
  • 简介:文章分析了公元699年吐蕃大相论钦以反叛的罪名被赞普逼迫自杀、赞婆率其后代降唐这一事件的原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论钦兄弟把持吐蕃朝政多年,相权威胁到了君权,引起赞普的不满与打击;其次,钦与王室、其他贵族、平民百姓之间的矛盾使然;再次,唐朝的离间政策加速了论钦的败亡。认为论钦势力的消亡有利于吐蕃赞普加强君主的权力,促使封建因素在吐蕃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 标签: 吐蕃 论钦陵 赞婆
  • 简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陵墓均有史可查,有处可寻,而唯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葬身之处至今仍是一个谜。就连他的后辈儿孙也是如此,诸如忽必烈蒙哥汗,直至元朝末代皇帝的均无处可考。没有什么犹如埃及的帝王谷,或类似我国明十三等具体遗址,有的只是茫茫无际的荒野。绝不起坟山大冢,仿佛他们已经重又和浩淼的大草原融为一体了。

  • 标签: 成吉思汗 陵墓 丧葬文化 考古工作
  • 简介:调任四川省政府主席,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基,字方舟,生于1883年,四川嘉定(现乐山市)人,是四川地区民国以来资格最老的实力派军人、国民党将领,抗战时期做过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后来紧跟蒋介石,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和信任。1948年,蒋介石亲自将他从江西省主席任上调回四川,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 标签: 精锐部队 国民党将领 胡宗南 平津三大战役 第九战区 司令长官
  • 简介:指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活动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一带的氏族部落,包括专指和泛指两层含义。专指即后来成为吐蕃王朝核心的悉补野部落,泛指则为这一地区的所有部落。考古资料证明,在旧石器时期,西藏就有人类居住。藏族最早起源于青藏高原本土。在西藏也流传有藏族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相结合而生成的本土起源神话。相传这些最早出现的人类居住在今雅鲁藏布江南岸的雅隆河谷地区,后来分为斯、穆、桐、东、查、楚6个氏族,居住在洞穴里,过着原始的采集生活。

  • 标签: 氏族部落 吐蕃王朝 雅鲁藏布江 考古资料 旧石器 居住
  • 简介:本文以早期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对吐蕃早期二十七代赞普的历史传说,如“如虹散去”、建于“山崖和岩石间”、“山崖和草坝问”、“河中央”、“故土”等说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而认为,吐蕃早期的不仅经历了由起初的简单火化处理到二次拾骨葬,其葬埋葬位置从山顶到山腰直至葬于故里,并最后开始在墓地上堆筑了纪念性封土。

  • 标签: 吐蕃 王陵 历史传说
  • 简介:它是这个样子的气势恢宏的埃及金字塔,是游客们向往的圣地。在全世界考古专家的眼中,中国也有一处与之相媲美的地方,那就是河南安阳的殷墟。它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隔河相望,共同组成了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遗址。

  • 标签: 遗址 殷墟 世界文化遗产 遗迹 埃及金字塔 河南安阳
  • 简介:第22届全国书市于6月1日至4日在宁夏银川举行,我单位一行数十人集体参加了书市,后来大家参观了闻名遐迩的西夏。西夏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区内,分布着9座帝、253座陪葬墓,

  • 标签: 历史游 埋沙堆 沙堆里
  • 简介:是一座大型阶坛积石石室墓。坐落在禹山南麓一座小丘上,其南侧百米有集安至青石的公路和集安至朝鲜满浦市的铁路各一条,墓北为乡路,西侧陡坎下是一条沟谷,谷中有一条俗名马莲河的小溪向南注入鸭绿江。墓葬东北360米公路边上有一座和太密切相关的好太碑。

  • 标签: 王陵 再探讨 高句丽 石板 好太王碑 石室墓
  • 简介:北京建都已有856年的历史了。这是以公元1153年金主海完颜亮从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东南阿城)迁都燕京,并改燕京名中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算起的。

  • 标签: 燕京 迁都 海陵 重大历史事件 原因 哈尔滨市
  • 简介:清代著名经学家孙星衍在他和偃师知县汤毓倬同纂的《偃师县志》中,对偃师的汤有非常精当的考证,是一个宝贵的史志研究成果。

  • 标签: 王陵 孙星衍 县志 知县 考证 经学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集安县是高句丽中期都的故地,史迹极为丰富,其中著名的第十九代广开土的陵碑屹立在此地。作为中期的都,据《三国史记》记载,从高句丽第十代山上于209年将都城从桓仁迁到集安,当时的丸都以后,到第二十代长寿427年将都城迁到平壤为止,有二百多年。属于这个时期或前后期的坟墓有一万多座。集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是明治十六年末(1883)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酒匈景信中尉带回日本的好太陵碑的双沟加墨本。近年来,昭和47年(1972)李进熙认为碑文是经酒匈景和参谋本部有意窜改,在碑面上保留涂上石灰石而被窜改的文字。

  • 标签: 高句丽 比定论 朝鲜 历史研究 发展阶段
  • 简介:佛教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传入西藏的?这一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有趣的问题。古代作家们根据传说提出是在公元五世纪中叶,拉脱脱日年赞()在位时传入的。布顿·仁钦珠(1290——1364)在他的传世名著《善逝佛教史》(1322年成书)中说道:“拉脱脱日年赞在位之时,年达六十,居于雍布拉岗宫顶,自天空降下一宝箧,启视之,有《宝箧经》、《百拜忏悔经》及金塔一座在焉。乃名之为‘宁保桑瓦’()——即‘玄秘神物’,供奉之。此获世寿一百二十

  • 标签: 拉脱脱日年赞 吐蕃时期 仁钦 善逝佛教史 大乘经 桑耶寺
  • 简介:<正>看了电视片《文成公主》之后,不少同学对吐蕃的蕃字读音产生了疑问:“吐蕃的蕃字,在字典上只查到fān、fàn音,为什么电视里读作bō,是否读错了?”回答很简单,这个字古音读bō.公元七至九世纪时,我国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军事奴隶制政权,唐人称之为吐蕃.《新唐书·吐蕃传》说:“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宰野’.”今藏人自称其族为“博特”(Bod).按:“发”、“蕃”二字双声,古可通转.注意:“发”、古读为“拔.”《诗》:“鳣鲔发发,”《释文》:“发,补末反.”“一之日(咸肉)发”《说文

  • 标签: 吐蕃 双唇音 文成公主 重唇音 古音 唇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