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行员吸烟与不吸烟者活动平板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在体检飞行员中筛选出长期吸烟,每日吸烟量≥10支/日,吸烟年限在15年以上的飞行员39例作为吸烟组,另选出完全不吸烟,年龄相仿的飞行员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否认并经体检鉴定无高血压、心肌病、糖尿病,心电图检查正常,活动平板试验阴性,心脏彩超除外左心室肥厚等器质性病变。比较10年内两组飞行员活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率及冠脉粥样硬化发生例数。结果吸烟组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比10.42%,P=0.007),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1.51%比6.25%,P=0.048)。结论在飞行员中吸烟者活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高,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高。

  • 标签: 吸烟 活动平板 运动试验 阳性率 冠脉粥样硬化 飞行员
  • 简介:吸烟危害健康,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然而,大多数人只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却并不清楚吸烟对心血管系统也会造成重创。事实上,吸烟是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心血管系统 吸烟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病 危害健康
  • 简介:吸烟有害健康是大家的共识。但你是否知道,社交性吸烟(souialsmoking)对人体也有伤害。一项研究表明,不管你是每天吸烟还是周末偶尔抽抽,身体都会受到伤害,至少吸烟会影响你的记忆力.

  • 标签: 社交性 吸烟 大脑 记忆力 伤害 人体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吸烟人数持续提升,吸烟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吸引对身体健康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但是吸烟人群数量却与日俱增,同时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吸烟不但会对吸烟者自身健康带来危害,同时还会影响附近的人群。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吸烟对人体机体的危害。

  • 标签: 吸烟 人体 危害
  • 简介: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190例,并选取同期686例社区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仅18岁前、仅18岁后、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并进一步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与无被动吸烟者相比,仅18岁前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813(OR=2.813,95%a:1.581~5.005),仅18岁后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1.666(OR=1.666,95%CI:I.055~2.631);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690(OR=2.690,95%CI:1.674~4.322)。而且每日暴露时间越长、开始暴露年龄越小、被动吸烟年限越长,患舌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均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被动吸烟人群中,女性或年龄960岁者比男性或年龄〈60岁者患舌癌的风险更高。结论被动吸烟是舌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被动吸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舌癌的发生。

  • 标签: 舌肿瘤 烟草烟污染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精神病人的吸烟护理情况以及问题。方法择于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精神科收治吸烟病人135例,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吸烟的问题,同时采取为期一年的综合护理手段,护理包含烟火管理、吸烟时间与地点限制、健康宣传以及心理引导还有娱乐活动等等,最后对病人采取随访调查的方式,对比治疗前后病人吸烟情况。结果在为期一年的护理后,30例病人完全戒烟,105例病人吸烟量保持日吸烟2~4根,相比治疗前数据,差异明显,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综合护理可以减少精神病人的日吸烟量,大大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住院治疗 精神病人 吸烟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20-01
  • 简介: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山梨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怀孕初期吸烟的女性,与不吸烟的女性相比,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会轻28-39克。如果孕妇在生产前一直吸烟,则新生儿的体重减少幅度可超过120克。由此可见,孕妇吸烟对于新生儿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平均体重 新生儿 吸烟 孕妇 研究成果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孕中期孕妇血清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12~28孕周的孕妇332例,其中以67例孕前后处于被动吸烟环境中的孕妇为实验组,265例正常环境中的孕妇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孕12周、孕16周、孕20周、孕24周及孕28周外周静脉血血清β-HCG水平,经t检验分析两组血清β-HCG水平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孕中期两组孕妇血清HCG水平均在12w、16w最高,20w、24w和28w血清β-HCG含量下降,且随孕周的增大血清HCG水平逐渐减低。两组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比较,各孕周被动吸烟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孕妇。结论被动吸烟可以引起孕中期孕妇血清β-HCG的增高,是一种由尼古丁所致的母体循环损伤的代偿机制。

  • 标签: 被动吸烟 孕中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一项新研究可能有助于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法规,限制香烟中的尼古丁含量。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改抽特制的低尼古丁含量的香烟可以减少吸烟量,更容易戒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众所周知,吸烟会加速牙周病的破坏进程,延缓牙周病愈合.我们前期研究证实尼古丁作为香烟的主要成分,能够通过小分子RNA(miRNA)调控抑制牙周膜干细胞的再生.该研究中,我们假定吸烟者牙周病愈合迟缓是由于其牙周膜干细胞再生能力受影响.我们分别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拔除的牙齿中获取牙周膜干细胞并培养.在吸烟者的牙周膜干细胞培养中,我们发现其增殖速率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不吸烟者 干细胞增殖 人牙周膜 分化潜能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再生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男性患者吸烟的主要原因,并且探讨分析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精神科男性吸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吸烟原因,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实验组(采用控烟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通过NOSIE量表评价患者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精神科男性患者吸烟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意象10例(15.6%)、口手活动12例(18.8%)、自动13例(20.3%)、刺激15例(23.4%)、依赖22例(34.4%)、镇静23例(35.9%)、成瘾31例(48.4%)、享乐35例(54.7%)。患者控烟前NOSIE各项评分并没有明显区别(P>0.05),通过3个月控烟护理干预后,患者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以及总分等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所升高(P<0.05),但是实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精神科吸烟患者不适合采用突然中断以及强制的方式,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控烟措施,帮助患者循序渐进的戒烟。

  • 标签: 精神科 男性患者 吸烟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术后饮食,服药,吸烟等对术后再次狭窄的影响,以期找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高危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行PCI治疗,并有术后一年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资料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饮食、服药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探寻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成因。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用药情况等方面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狭窄组患者中有吸烟、糖尿病病史等情况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糖尿病病史可能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潜在高危因素,针对具有此类特点的患者应加强药物治疗及防控,以期减少术后再次狭窄的发生。

  • 标签: PCI治疗 再次狭窄 吸烟 糖尿病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深圳市孕妇家庭被动吸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深圳市4家医院进行产检的孕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孕妇吸烟情况及家庭禁烟、配偶及其他家人吸烟情况,对被动吸烟的发生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调查对象被动吸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39名孕妇完成调查,有效应答率为95.63%。年龄为17~47岁,平均年龄为(27.15±3.83)岁。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43.02%)、家庭月均收入以6000~9999元(42.05%)为主,初次怀孕者占46.80%。2.63%的孕妇有吸烟史。家庭被动吸烟的有594人,被动吸烟率为52.1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大(OR=0.96)、文化程度越高(OR=0.81)和家中有禁烟规定(OR=0.50)的孕妇家庭被动吸烟率较低的可能性较大;而有流产史(OR=1.43)和有吸烟史(OR=7.16)的孕妇家庭被动吸烟率高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深圳市孕妇家庭被动吸烟率较高,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吸烟史、家中禁烟规定因素影响。

  • 标签: 孕妇 被动吸烟 家庭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吸烟状况,为政府和卫生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施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巴南区15至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素养水平为12.1%。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水平分别为16.7%、20.8%、12.9%,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如下科学健康观(41.3%),传染病预防(28.8%),慢性病预防(7.5%),安全与急救(47.1%),基本医疗(17.1%),健康信息(9.2%)。吸烟率为29.6%。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OR=3.307)、吸烟状况(OR=1.969)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论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吸烟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干预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标签: 健康素养 水平 吸烟状况 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后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方法,使用青少年烟草调查核心问卷,对22所中学的75名健康教育教师和213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20.29%的被调查学生尝试过吸烟,22.73%的学校被发现园里有吸烟现象,仅有77.33%的教师与17.43%的中学生反映对学校开展的有关吸烟危害教育活动有印象。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可能性,教师接触过控烟资料者是未接触者的4.31倍。结论中学生控烟工作重点在于减少媒体烟草广告,并普及吸烟的成瘾性、二手烟危害方面的知识。

  • 标签: 校园控烟教育 中学生 吸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心理干预与心理加电话干预对男性吸烟者的戒烟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戒烟门诊自愿戒烟的280例男性吸烟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单纯心理干预,后者接受心理加电话干预,比较并评价两组的戒烟效果。结果观察组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这3个随访时点的戒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心理干预,心理加电话干预可起到更为显著的戒烟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电话干预 戒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