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众多受害人群中,儿童青少年的危害最深,本文着重阐述吸烟、被动吸烟对胎儿、婴幼儿、青少年的健康影响,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后代的健康,家庭的幸福,为你我健康尽早戒烟。

  • 标签: 吸烟 被动吸烟 健康影响
  • 简介:酗酒和吸烟的人其身体老化迹象明显,而且他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老。研究人员从“哥本哈根市心脏研究”中选取了1.15万名成年人的数据资料,这项研究对他们的心脏健康状况和视觉上可见的衰老迹象进行了平均为11.5年的追踪调查。每次随访时,参与者都要报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并说明吸烟喝酒量。研究者还考察了四种衰老迹象.

  • 标签: 吸烟 饮酒 健康状况 哥本哈根市 数据资料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就青少年的压力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主要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的问卷,调查应对问卷以及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对于2626位中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之间的吸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以及年级方面的差异。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呈现的是显著相关的关系。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在压力以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有着一个明显的中介的作用。结论压力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 标签: 青少年压力 吸烟行为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前关于患者戒烟的临床实践指南趋于完善,而全科医生必须首先确定患者是否使用烟草。本研究将检测(1)全科医生检测吸烟状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2)与检测烟草使用情况有关的全科医生和患者的特征。最终帮助全科医生识别患者的吸烟状况,从而在预防性保健方面或在提供戒烟建议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全科医生 吸烟 检测方法
  • 简介: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常识.1984年以来,我国男性吸烟率一直居世界最高人群之一.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1],我国2010年覆盖28省人群的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项目调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男性吸烟率52.%,青少年吸烟率处于高水平.这也是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前瞻性研究显示,吸烟增加卒中发病风险[2].归因研究显示,研究人群23.9%的男性死亡由吸烟造成,依次为呼吸道疾病(37.5%)、癌症(31.3%)和心血管病(24.1%)[3].

  • 标签: 飞行人员 吸烟 吸烟率 烟草依赖 戒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某中学高中生吸烟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学校有效控制吸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科技班并随机抽取两个普通班,对高中部363名高中生进行无记名吸烟问卷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的高中生中男生占34.7%,女生占65.3%。现吸烟率7.2%。尝试吸烟者中11.6%对高中生吸烟持积极态度,而未尝试吸烟者中仅0.4%表示支持和赞同。被调查吸烟人群中,一周抽1~5支香烟者比例最高,占53.8%,但一周抽15支以上香烟者占34.6%。通过去商店、小贩、自动售货机购买者,占42.3%,是吸烟人群最主要获烟方式;不买者所占比例38.5%,花10元以上够买香烟者占34.6%。34.6%的人在网吧吸烟,比例最高;在家吸烟者占23.1(6/26),厕所吸烟者占19.2%,其它占23.1%。结论该校高中生吸烟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高中生 吸烟 现况调查
  • 简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男性饮酒率大约为40%,而噪声作业工人饮酒现象非常普遍。众所周知,长期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作业,可导致工人罹患职业性噪声聋。然而,研究发现;饮酒会引起或加重工人的听力损失。

  • 标签: 噪声作业工人 听力损失 饮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吸烟 损害
  • 简介: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公众越来越关注吸烟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庞大的烟民数量,居高不下的患病率,这些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解决控制吸烟刻不容缓。方法:笔者通过对我国各地区法律的梳理、分析,找出我国尚不能有效控制吸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对策。结果和结论:实践证明,对于控制吸烟采取教育宣传的警示方法作用甚微,行之有效的是立法保障、执法严格、教育疏导、以罚督管、以管带教、全面管控的模式进行控制吸烟,并建立可行联动处罚机制,努力为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无烟环境。

  • 标签: 控制烟草 控制吸烟行为 控烟立法 联动处罚机制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2016年1月26日,衡某发现死在单挂车驾驶员座位上,车辆停在甬金高速金华方向102Km+50m处长乐出口附近应急车道上,车辆未熄火。为正确处理此案,家属要求尸体检验。1.2尸体检验(1)尸表检验:男性,尸体长170cm。发育正常,营养好,头面部皮肤色泽暗红。尸斑淡红位于腰背侧未受压处,口唇、指甲轻度发绀,头发色黑。左腹部15.0cm×10.0cm范围内见多个水泡伴表皮剥脱,双侧腹股沟区见静脉网。左、右胸廓对称,腹部两侧、后背部及双小腿皮肤色泽较红.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吸烟 冠心病 一氧化碳 中毒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父母亲情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亲子关系一直是青少年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父母与青少年互动模式如何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

  • 标签: 青少年心理学 亲子关系 吸烟行为 父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吸烟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踝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入院的男性高血压患者 400例,其中吸烟者 308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吸烟的男性高血压患者 9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吸烟的天平均支数分为 A组、 B组、 C组 ;根据吸烟年数分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被动吸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草损伤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损伤组小鼠使用烟草使其进行被动吸烟,待实验结束后,统一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气功能指标,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结果研究对各组小鼠体重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其中发现各组小鼠在研究期间内其体重均出现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对不同组小鼠的血气指标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发现PH、PaCO2、SaO2、Gl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被动吸烟会导致其体重出现下降,且血气功能也出现一定影响,对小鼠的健康有消极影响。

  • 标签: 中文吸烟 肺损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被动吸烟与饮酒对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吸烟组(n=30)、饮酒组(n=30)、both组(n=3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4周、8周、12周将大鼠处死,每个时间点取somke组、饮酒组、both组大鼠各6只,对照组大鼠于12周与其他组大鼠同时处死。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被动吸烟后,4周、8周、12周检测大鼠血清中的AST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显示吸烟组12周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肝细胞水肿,肝窦间隙变小,并有少量慢性炎性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Both组的大鼠血清中AST升高,肝脏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增加。结论吸烟对肝脏有损伤作用,饮酒与吸烟可共同作用对肝脏损伤。本实验为被动吸烟和饮酒对肝脏的损伤及其机制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标签: 吸烟 饮酒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将患者分为吸烟组(143例,男104例女39例)、非吸烟组(157例,男68例女89例)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所需天数、糖皮质激素和短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应用天数、肺功能改善天数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同样治疗方法下,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症状恢复所需天数、糖皮质激素和短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应用天数、肺功能改善天数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同样的治疗方案下,吸烟组的患者较非吸烟组恢复的更慢,因此对于吸烟的哮喘患者,治疗可能需要特殊的调整。吸烟降低了哮喘患者对ICS+SABA短期治疗的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吸烟引起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变化有关,哮喘患者戒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2。

  • 标签: 吸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干预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7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且均有吸烟史,运用随机住院病历尾号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参照组(n=3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吸烟行为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相比较对照组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吸烟百分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给予吸烟行为干预后,其疗效更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程度及降低吸烟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吸烟行为干预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量吸烟患者肝癌术后并发肺实变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6月份收治的1例吸烟患者肝癌术后并发肺实变患者,对其予以综合护理,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肺部功能逐步恢复。结论对大量吸烟患者肝癌术后并肺实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吸烟 肝癌 肺实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在男性人群中吸烟因素与臂踝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是否存在关系。方法随机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60例,分为吸烟组40例,非吸烟组20例,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被抽样人群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测定,并做好相关记录。结果<35岁吸烟组与对照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35岁吸烟组与对照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可以发现吸烟人群中的动脉硬化趋势,提早预防心脑血管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硬化 男性吸烟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被动吸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草损伤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损伤组小鼠使用烟草使其进行被动吸烟,待实验结束后,统一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气功能指标,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结果研究对各组小鼠体重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其中发现各组小鼠在研究期间内其体重均出现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对不同组小鼠的血气指标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发现PH、PaCO2、SaO2、Gl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被动吸烟会导致其体重出现下降,且血气功能也出现一定影响,对小鼠的健康有消极影响。

  • 标签: 吸烟 肺损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精神分裂症男性认知功能与吸烟行为间的关系影响。方法对我院临床上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吸烟,对照组患者为非吸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认知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吸烟后,其认知功能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两组研究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表现出对尼古丁依赖性的轻重与其认知功能上对某一事物集中注意的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认知功能与吸烟行为间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男性 认知功能 吸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研究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在心血管危险分层条件下,吸烟人群出现心血管危险的人数远高于不吸烟及戒烟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人群出现心血管危险人数略高于不吸烟人群。结论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存在联系性,吸烟患者心血管危险程度加深,吸烟患者心血管危险发生概率高于不吸烟及戒烟患者,表明患者戒烟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危险发生率,降低心血管危险层级。

  • 标签: 高血压 吸烟状况 心血管危险分层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