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Zemike多项式拟合元件位相畸变的方法,提出了波前畸变固孔衍射模型,并进行了波前畸变圃孔衍射及其和理想状态下网孔衍射的比较.通过分析,不同波长经过球差波前畸变圆孔衍射,最大光强分布的位置是不同的,与理想圆孔衍射的光强分布位置差别比较大,波前畸变对衍射光强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畸变光束 圆孔衍射 ZERNIKE多项式 球差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圆孔夫琅和费衍射原理的像素间距标定方法,利用研制的测试设备对图像采集系统的像素间距进行了测试,实现了CCD摄像系统像素间距的标定.

  • 标签: 图像采集系统 像素间距 圆孔夫琅和费衍射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已开发出多种类型卵圆孔封堵器,同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评估经皮卵圆孔介入封堵在预防卒中方面是否有效。本文将围绕不同类型PFO封堵器械设计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封堵术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分析新生儿卵圆孔闭合时间,为新生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对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出生正常新生儿114例进行追踪,为期12个月。结果12个月闭合率达到67.54%,6个月闭合率达到42.98%,从1-2周开始出现闭合,到12个月仍有未闭合者。闭合者Ⅱ比重高于未闭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者卵圆孔孔径、卵圆孔瓣长度、瓣长/孔径比值,低于未闭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卵圆孔闭合时间时间跨度较长,12个月后仍有未闭合者,是否闭合与卵圆孔结构有关。

  • 标签: 新生儿 卵圆孔 卵圆孔未闭
  • 简介:心脏疾病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来源,心源性脑栓塞占缺血性卒中的25%.在脑动脉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脏疾病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诱发脑梗死.在对隐源性卒中寻找病因的过程中,发现这类患者中卵圆孔未闭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小于55岁的年轻患者.为此,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受到关注.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卒中 心脏疾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偏头痛发病率为13%,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且60%~80%具有家族遗传性,其发作多在20~64岁之间。由于偏头痛多发生在生产力最旺盛的年龄段,因此,其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无论有无先兆,偏头痛都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偏头痛性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 家族遗传性 缺血性卒中 发达国家 精神负担
  • 简介:摘要低氧血症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而卵圆孔未闭是最常见的心内解剖变异。卵圆孔未闭在低氧血症相关肺部疾病的加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卵圆孔未闭与低氧血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低氧血症 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 简介:用标量Kirchhoff-Huyghons衍射积分导出Bessel-Gauss光束,Bessel光束-Gaussial光束圆孔衍射场轴向及横向场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比较了它们的传播特性,探讨了Bessel-Gauss光束在无衍射传播距离上其传播行为依赖于孔半径,束腰参数以及横向波数。

  • 标签: 贝塞尔光束 贝塞尔-高斯光束 高斯光束 圆孔衍射 传播特性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方法: 采用医学样本勘验对比法,选取 2015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6 0 例预防接种儿童 , 按照研究需要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列,等 分为对照组 和 观察组 。对照组为健康儿童,观察组为卵圆孔未闭儿童,临床观察两组儿童 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 和对照组在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上,数值对比分别为 6.67 %( 2 /30 )和 6.67 %( 2 /30 ), 无 统计学意义( X 2 =1.000 , t=0.000, P > 0.05 ) 。 结论: 卵圆孔未闭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确切,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差异不显著,临床针对该类特殊儿童的预防接种,在严格接种前禁忌症前提下,可作为有效提升该类儿童机体免疫力的方法加以推行。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预防接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进行针对性的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心理评估,对卵圆孔未闭伴焦虑抑郁患者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卵圆孔未闭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共39人(57.4%)。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态、工作时长、病程、是否合并其他躯体症状、是否合并有偏头痛及Valsalva动作下气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圆孔未闭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性别、婚姻状态、工作时长、病程、是否合并其他躯体症状、是否合并有偏头痛及Valsalva动作下气泡数与卵圆孔未闭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光的衍射实验属于弱光实验,很难在白天的课堂上演示,即使能够演示也是以单缝衍射为主,光的圆孔衍射、泊松亮斑、细条状障碍物衍射对于绝大多数师生来说属于“课本上的实验”。为了提高光的衍射系列实验演示效果需要加大激光器的功率,出于散热和安全考虑,又要控制激光器功率,泊松亮斑等实验需要激光可以扩束且方便调节,成本也要控制,课题组通过反复改进,借助激光模块的扩束功能,使泊松亮斑等实验在课堂上演示成为可能。

  • 标签: 衍射 圆孔衍射 泊松亮斑 实验 演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成年卵圆孔未闭(PFO)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联合PFO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入选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7例房颤合并PFO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资料。根据未闭卵圆孔大小、左心耳口宽度和深度选择相应的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器。4例患者左心耳封堵同时行PFO封堵;2例患者在房颤冷冻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时行PFO封堵;1例患者一站式术后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周后行择期PFO封堵。所有患者术后持续口服抗凝药物。术后8~12周复查TEE,如果形成封堵器械相关血栓,调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6个月复查TEE。1、3、6、12、24个月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7例房颤患者中男性2例,年龄(68.0±9.4)岁,3例有反复脑梗死及TIA发作病史,卵圆孔大小为(3.5±0.8)mm。3例患者置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0、30、33 mm)及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分别为8、9、16 mm),2例置入LAmbre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4/38 mm、18/32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1825、PF2525),2例置入LACbes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24、28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2525、PF1825)。术后随访12(11,24)个月,复查TEE显示所有患者左心耳与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位置正常,1例发生封堵器相关血栓,调整抗凝治疗方案,6个月后TEE复查显示封堵器械相关血栓消失。所有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论对于房颤合并PFO行左心耳联合PFO封堵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卵圆孔未闭封堵 左心耳封堵 消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栓塞合并卵圆孔未闭并发反常栓塞的情况临床比较少见,这类患者往往比单纯肺栓塞预后差,尤其是伴有心房血栓或跨壁血栓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栓塞复发,致残率和死亡风险更高。现将近期2例肺栓塞合并卵圆孔未闭并伴有双心房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其中1例在治疗过程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在治疗过程中突发脑梗,最终遗留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生活质量,预后均较差。临床对于此类患者需高度重视,积极联合多学科探讨并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不明原因的体循环栓塞,需积极寻找病因,尤其要重视寻找是否存在动静脉异常通路,明确是否发生了反常栓塞,尽早诊治、及时干预,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因其他原因无脑卒中病史的1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又根据年龄分为<55岁和≥55岁两组。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55岁患者的PFO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其他各组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PFO是年轻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PFO并早期干预,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脑卒中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
  • 简介:摘要:在加工零件过程中,有许多按某一特征分布的加工孔组,这些孔的特点是:各孔之间的相互位置要求较高 , 如要求均匀分布、等距分布或按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理想位置分布。本文主要针对用三坐标测量分度圆孔组位置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机床的调整和加工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中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其中1/3的患者脑卒中病因不明确。卵圆孔未闭在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高,是不明原因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反常栓塞。在临床实践中多使用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进行检测。近年来,多项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经导管卵圆孔封堵结合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再卒中的发生率。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脑卒中 诊断 治疗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