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每年死于颅脑创伤的人口约占创伤者的50%,具有高死亡率、致残率的性质。创伤性脑水肿是颅脑遭受重创后的严重继发性的病理生理反应,脑水肿致使颅内高压增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脑疝,是导致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危及患者生命。即使经过治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颅脑创伤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地塞米松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颅脑创伤脑水肿地塞米松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突发性聋已成为耳科的常见急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尚无准确统计。因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临床采用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别为40%~75%左右川。尽管在药物治疗上有较大争议,但临床广泛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大剂量激素治疗突发性聋,对不同性质的炎症或自身免疫所致突发性聋有效。然而,有30%~50%的患者大剂量全身激素治疗无效,少数患者存在禁忌证或产生副作用,如胃肠道问题、臀部脓肿形成或缺血性坏死等,限制了全身激素的使用。这些副作用在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患者中更加常见,而高血压病或糖尿病也是突发性聋患者的常见伴发疾病。

  • 标签: 突发性聋 地塞米松治疗 鼓室注射 综合治疗方法 激素治疗 糖尿病患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地塞米松在早产孕妇产前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1。方法按照产妇入院编号,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产孕妇患者共180例,将早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时间,治疗时间>24h;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时间<24h。观察对比两组早产孕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90例早产孕妇在接受24h以上的地塞米松治疗后,明显降低了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的Apger评分。两组早产孕妇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为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2,能够有效改善胎儿换气功能,促进胎肺成熟,尤其是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其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因此,在临床早产孕妇产前,值得大力推广地塞米松的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早产孕妇产前 疗效 RDS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接受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AA+P)出现进展后,更改为阿比特龙联合地塞米松(AA+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AA+P治疗出现进展、改为AA+D治疗的46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2岁(50~89岁),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敏感中位时间14.6个月(2.1~168.5个月)。初诊时、开始AA+P治疗时、皮质激素转换时患者的中位PSA水平分别为258.9 ng/ml (10.0~11 640.0 ng/ml)、56.6 ng/ml (3.6~1 348.0 ng/ml)、25.1 ng/ml (2.2~933.6 ng/ml)。伴骨转移42例,淋巴结转移12例,内脏转移7例。28例Gleason评分≥8分,11例Gleason评分<8分,7例Gleason评分不详。主要研究终点为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50%和30%的反应率以及安全性。根据患者接受AA+P治疗的PFS和皮质激素转换时的PSA水平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结果46例接受AA+D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2.0~24.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40例出现进展,1例因脑梗死停止治疗,5例仍在接受AA+D治疗。所有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无3级和4级不良反应。中位PFS为3.7个月(1.6~24.1个月)。12例(26.1%)接受AA+D治疗后PSA下降≥50%,21例(45.7%)PSA下降≥30%。PSA下降≥50%和PSA未下降≥50%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8.5个月(2.7~24.1个月)和3.0个月(1.6~17.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以下4个指标与皮质激素转换后AA+D治疗较长的PFS有关:皮质激素转换时较低的PSA水平(<30 ng/ml, HR=0.30, 95%CI 0.14~0.64,P=0.002), ADT敏感时间(≥18个月,HR=0.55, 95%CI 0.28~1.06,P=0.045),较长的AA+P治疗PFS(≥8个月,HR=0.36, 95%CI 0.18~0.72, P=0.004),AA+D治疗PSA较大的下降幅度(≥50%, HR=0.30, 95%CI 0.17~0.75,P=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上述4个指标是AA+D治疗PFS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mCRPC患者接受AA+P治疗出现进展后,泼尼松转换为地塞米松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PFS,无3级和4级不良反应。ADT敏感时间较长、AA+P治疗PFS较长、转换时PSA水平较低、AA+D治疗PSA下降幅度较大的患者疗效可能更好。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去势抵抗性 阿比特龙 泼尼松 地塞米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塞米松对膈肌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的患者用过了之后是会引起膈肌痉挛的。膈肌痉挛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呃逆,有时会连续几日不止出现顽固性呃逆,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现就30例应用地塞米松引起呃逆病例的治疗及护理展述如下。

  • 标签: 地塞米松呃逆临床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复发与肥大细胞反应有关,手术治疗复发丰高过20~30%。平阳霉素、丝裂霉素等治疗,局部刺激大,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本文采用手术后局部点色甘酸钠、地塞米松治疗288例,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现毒副作用。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常规治疗加用色甘酸钠,治愈率达100%,后者常规治疗(抗菌、消炎)。复发半达21.21%。色甘酸钠属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可抑制致敏的肥大细胞释放活行物质,地塞米松可抑制创伤部毛细血管新生,减轻术后反应和肉芽组织形成。因此,色甘酸钠、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防止胬肉的发生与复发。

  • 标签: 色甘酸钠 地塞米忪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中耳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氧氟沙星 地塞米松 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HELLP综合征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外源性血小板输入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子痫发生率、胎儿存活率。结果:研究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较参照组更低,且血小板计数更高,子痫发生率更低,胎儿存活率更高(P<0.05)。结论:HELLP综合征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纠正生化指标,改善血小板减少症状,降低子痫风险,提高胎儿存活率,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地塞米松 HELLP综合征 临床指标 子痫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下胆源性腹痛疗效观察。方法将胆源性腹痛患者通过单盲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抗生素头孢唑啉钠4-6/d,分2次,替硝唑1g/d,解痉剂山莨菪碱10~30mg/d及亚硫酸氢钠甲奈醌注射液8mg/d。观察组4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1次/d,必要时6h后可重复1次。2组均连用4d,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40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对照组26.3%,但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地塞米松的应用在胆源性腹痛治疗中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腹痛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治疗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诺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诺氟沙星或加黄连素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情比较,P>0.05;经1-3次治疗,治愈率比较,P<0.01。结论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口服诺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相结合的方法是治疗急性腹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诺氟沙星 地塞米松 急性腹泻 效果显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收治突发性耳聋(以下文章简称“突聋”)患者,通过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价值。方法:择取突聋患者140例,时间选择2019年02月~2020年02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同等人数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全部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全部实施常规治疗+地塞米松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情况加以比对。结果:治疗前纯音听阈水平有可比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纯音听阈水平显著偏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偏高,(p<0.05)。结论:耳鼻咽喉科收治突聋患者,通过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纯音听阈水平,提升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突聋 地塞米松 纯音听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6 年 2月 -2018年 1月内耳眩晕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汤治疗。比较对照组、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听阈;不良反应。结果: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听阈相比较对照组更好, P< 0.05。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汤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理想。

  • 标签: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 内耳眩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6 年 2月 -2018年 1月内耳眩晕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汤治疗。比较对照组、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听阈;不良反应。结果: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听阈相比较对照组更好, P< 0.05。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汤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理想。

  • 标签: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 内耳眩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行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激素组和非激素组,各38例。激素组行地塞米松治疗,非激素组行维生素B、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激素组的总体有效率36例(94.74%)显著高于非激素组28例(73.6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行地塞米松治疗,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地塞米松 突发性耳聋患者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