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突发性聋已成为耳科的常见急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尚无准确统计。因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临床采用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别为40%~75%左右川。尽管在药物治疗上有较大争议,但临床广泛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大剂量激素治疗突发性聋,对不同性质的炎症或自身免疫所致突发性聋有效。然而,有30%~50%的患者大剂量全身激素治疗无效,少数患者存在禁忌证或产生副作用,如胃肠道问题、臀部脓肿形成或缺血性坏死等,限制了全身激素的使用。这些副作用在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患者中更加常见,而高血压病或糖尿病也是突发性聋患者的常见伴发疾病。

  • 标签: 突发性聋 地塞米松治疗 鼓室注射 综合治疗方法 激素治疗 糖尿病患
  • 简介: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及不伴有鼓室和乳突急性化脓性感染症状和体征的中耳积液为特征,是小儿常见致聋原因之一。本科对1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注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12例;年龄3~70岁,儿童183例,10岁以下儿童141例;病程1d至2个月。右耳112例,左耳116例,其中8例为双耳同时发病。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注射 药物治疗 急性化脓性 中耳积液 感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6 年 2月 -2018年 1月内耳眩晕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汤治疗。比较对照组、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听阈;不良反应。结果: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听阈相比较对照组更好, P< 0.05。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汤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理想。

  • 标签: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 内耳眩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6 年 2月 -2018年 1月内耳眩晕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则采取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汤治疗。比较对照组、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听阈;不良反应。结果: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疗效、内耳眩晕症状消失的时间、听阈相比较对照组更好, P< 0.05。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常规药物加上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汤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理想。

  • 标签: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 内耳眩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50例突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即实验组(n=30例),对照组(n=20例),实验组突聋患者接受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突聋患者接受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对比2组突聋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突聋患者治疗效果(83.33%)优于对照组(55.00%),P<0.05。结论突聋患者接受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突聋 地塞米松 鼓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内耳眩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未应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而应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与实验组(36例:应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4天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地塞米松 鼓室内注射治疗 内耳眩晕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盐酸氨溴索注射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内就诊的4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和实验组(23例,盐酸氨溴索注射鼓室注射),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气导阈值、骨导阈值更低,耳积液炎性因子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鼓室注射可以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情况,促进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鼓室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2例,其中46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6例加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综合性护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气导纯音听阈。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气导纯音听阈(48.57±8.64)dB和住院时间(9.85±3.21)d均低于对照组(56.85±8.79)dB,(14.16±4.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气导纯音听阈,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鼓室 地塞米松 突发性耳聋 气导纯音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单侧突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鼓室注射组(60例)除常规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外,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隔日一次,连续治疗3次;全身用药组(60例)除常规治疗外予以静脉滴地塞米松,治疗10天,所有治疗结束1周后复查听力,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鼓室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0%、18.3%、20.0%和36.7%,全身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7%、20.0%、21.7%和30.0%,两组间疗效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聋与全身激素治疗的疗效相当,两者均可作为突聋的基础治疗。

  • 标签: 鼓室注射 突发性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突发性耳聋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22%,和对照组80.56%相比更高(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用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法,效果显著。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不良反应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鼓膜穿刺结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期间的中耳炎患者120例,然后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然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鼓膜穿刺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满意率是95.00%;治愈24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满意率是85.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在中耳炎的治疗方面由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耳炎 鼓膜穿刺结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2例,其中46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6例加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综合性护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气导纯音听阈。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气导纯音听阈(48.57±8.64)dB和住院时间(9.85±3.21)d均低于对照组(56.85±8.79)dB,(14.16±4.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气导纯音听阈,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鼓室 地塞米松 突发性耳聋 气导纯音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取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共2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在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治疗途径,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后的效果较好,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后对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成为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优选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老年突发性耳聋 鼓室注射 地塞米松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将小干扰RNA经鼓室注射导入小鼠内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经鼓室注射荧光标记的小干扰RNA探针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小干扰RNA,三日后经耳蜗冰冻切片及基底膜铺片,检测小干扰RNA进入内耳情况及外毛细胞中HSP70蛋白表达。结果鼓室注射荧光标记的小干扰RNA探针三Et即可被成功导入耳蜗组织,鼓室注射HSP70siRNA可抑制毛细胞内HSP70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鼠鼓室注射小干扰RNA是一种有效的将小干扰RNA导人内耳尤其是毛细胞的方法,在毛细胞损伤机制研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干扰RNA 小鼠 毛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鼓室注射联合静滴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我科收治的200例突发性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100 例) 和单纯静脉注射组(10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两组间不同分型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 82.5% ,单纯静脉注射组总有效率 65.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两组间不同分型的突发性聋患者有效率进行比较,联合治疗组和单纯静脉注射组平坦型有效率分别为87.0% 、65.1%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鼓室注射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纯静脉注射相比更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对于平坦型疗效更佳。

  • 标签: 突发性聋 早期鼓室注射地塞米松 静滴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