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坐骨神经的临床治疗中运用自拟坐骨散的临床辨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坐骨神经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自拟的坐骨散进行辨证的坐骨神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坐骨神经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坐骨神经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坐骨神经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自拟坐骨散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坐骨散 坐骨神经痛 病症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7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坐骨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坐骨神经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可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适当增加药量,以无不良反应为准。在观察期间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大剂量B族维生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14天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坐骨神经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治疗组84.1%高于对照组52.6%,(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6.7%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普瑞巴林结合大剂量B族维生素治疗坐骨神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坐骨神经痛普瑞巴林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坐骨神经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09年3月份收治的48例坐骨神经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重点研究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特点,探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在48例患者中,共28例表现出坐骨神经伴腰椎间盘突出。这28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33~78岁,平均年龄53.4岁;13例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与其症状以及体征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其中3例患者表现出椎间盘高位突出,一般情况下,治疗人员会认为患者出现上下神经元的损伤,因而导致出现腹股沟处的麻木与疼痛,伴随棘间与旁侧压痛。然而,我院未发现此3例患者的症状与上述相符,经过细致诊断,确诊患有坐骨神经炎。7例患者出现疼痛的部位、感觉与反射的变动、压痛点等方面都与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是十分一致,因而,治疗人员判定其病因并非椎间盘突出,经过详细检查,最终确诊这些患者患有糖尿病性神经病;结论临床中,坐骨神经伴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疾病症状,部分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发,但不完全是。只有当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神经压迫符合患者坐骨神经部位时,才可确诊两者间具有相关性。明确这一点,可以有力辅助对坐骨神经患者病因的诊断,促进对症治疗的进行,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宣传。

  • 标签: 坐骨神经痛伴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表现 分析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坐骨神经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针灸治疗坐骨神经患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针灸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坐骨神经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周志杰老师针灸临证50余年,擅长应用芒针。芒针因其针身细长,针感强烈,可治深邪远痹。笔者跟随周老师临证、查房,对周老师应用芒针治疗坐骨神经深有体会,现不揣浅陋进行总结。

  • 标签: 芒针 坐骨神经痛 周志杰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综合康复疗法在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所致坐骨神经病症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过去11个月(2014.11-2015.9)在我院疼痛科接受因LIDP所致的坐骨神经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根据对每位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中药熏蒸联合电针及推拿的综合康复治疗的A组与常规牵引联合口服西药治疗的B组,对比分析A、B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1.4%,二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下腰痛评分(JOA)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常规的药物及牵引疗法,采用电针、中药及人工推拿多种方式综合康复治疗LIDP所致的坐骨神经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应予重视推广。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综合康复治疗 坐骨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红外线疗法通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的疗效,并从神经电生理方面探索穴位注射联合红外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和肌电图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联合中频治疗,观察组根据肌电图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穴位注射和红外线治疗。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予以肌电图检测,分别进行相关指标评分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42例、38例、14例、6例,总有效率为94.00%(94例);对照组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3例、27例、22例、18例,总有效率为82.00%(82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红外线疗法配合弥可保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疗效显著,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神经电生理检查为神经根型相关病症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等提供了依据,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坐骨神经痛 穴位注射 红外线疗法 神经电生理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发病率有个特点就是与年龄成正比关系,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带状疱疹,而且老年人免疫机体不佳、新陈代谢慢,患带状疱疹后更容易留下神经的后遗症。剧烈的疼痛使病人难以忍受,彻夜不眠,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给身心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宣教至关重要。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护理
  • 简介:建立坐骨神经损伤三维有限元模型,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吻合口处应力和位移,为坐骨神经损伤移植提供生物力学实验基础。建立5、10、15、20mm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移植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各受力模型施加10N拉伸载荷,以有限元软件(PROE5.0)计算吻合口周围各测点的应力和位移值。在相同载荷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5mm移植组最大应力大于以自体神经移植10、15、20mm移植组。在10kf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20mm移植模型组最大位移大于以自体神经15、10、5mm移植组。以三维有限元法对坐骨经损伤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是可行的。

  • 标签: 坐骨神经损伤 自体神经移植 三维有限元模型 应力 位移 数值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现代整体护理和传统护理两种模式在42例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性质和情绪改变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组患者疼痛改善好于传统组护理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而出现焦虑情绪的倾向亦低于传统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外周神经损伤性神经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损伤 神经痛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治疗的108例带状疱疹神经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先后就诊顺序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神经阻滞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29±1.28)分、对照组为(6.37±1.31)分,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VAS评分为(0.74±0.46)分、对照组为(2.57±1.45)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神经患者使用神经阻滞治疗止痛效果良好,可把患者临床病症明显改善,应推广运用。

  • 标签: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神经痛 临床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为给大腿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25具(共50侧)成人下肢标本的坐骨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①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多支型出现率最多;②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下肢的3段;③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门的区位,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结论确定了坐骨神经肌支的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以及开展带神经血管蒂肌瓣移植的肌支类型。

  • 标签: 坐骨神经 肌支 定位
  • 简介:目的:观察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神经的疗效分析。方法:2011-01/2014-08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1例81眼眼睑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7例,全身静滴阿昔洛韦、地塞米松药物治疗。B组27例,在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基础上,复方倍他米松等眶上神经阻滞。C组27例,在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后1、7、30、90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7、30、90dVAS分别为8.2±1.5、7.3±1.6、6.5±1.4、6.1±1.1、5.9±0.7;B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7、30、90dVAS分别为8.2±1.3、6.3±1.1、5.7±0.9、5.1±1.1、4.1±0.7;C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7、30、90dVAS分别为8.1±1.5、2.1±0.7、2.2±0.8、2.9±0.7、2.7±0.8。C组患者在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在1、3mo后疼痛评分虽略有恢复,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三组治疗后第1、7、30、90d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20、5.207、2.364、2.805,均P〈0.05)。C组患者除减轻疼痛外,无严重并发症,例如角膜知觉减退等,并且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发生的可能减少。结论: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能迅速减轻疼痛,并减少该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是眼睑带状疱疹神经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脉冲射频 神经阻滞 眼睑带状疱疹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联合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三叉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三叉神经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卡马西平片口服52例为治疗组,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及卡马西平片口服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维生素B1、维生素B12片及卡马西平片口服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三叉神经的疗效是肯定的和显著的。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三叉神经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三叉神经患者,经治疗有效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特发性三叉神经的药物治疗首选抗癫痫药,临床已经证实了抗癫痫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卡马西平常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的一线药物。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射频技术,经过近四十年的临床发展,已经是治疗三叉神经的最主要手术方法,本文主要是从射频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的起源、机理、射频方法、复发率、并发症等现状作一个总结。

  • 标签: 射频治疗 三叉神经痛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