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本院收治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服药护理,并疼痛持续时间进行评价。结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疼痛持续时间、睡眠时间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护理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蒜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将标本按常规方法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在肌肉端和神经端分别结扎一根棉线备用,分别浸泡于0.0004g/L、0.0008g/L、0.0016g/L浓度的大蒜液,浸润5min后测量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阈强度、收缩幅度、收缩时间,并计算收缩速率。结果经10%的大蒜液浸泡后,腓肠肌的阈强度有所减小。经20%,40%的大蒜液浸泡后,随着大蒜液浓度的增加,阈强度增大,腓肠肌收缩幅度减小、收缩速率明显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液降坐骨神经腓肠肌兴奋性,抑制其收缩,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对大鼠坐骨神经夹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BYHW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92、12.96、6.48g生药/kg)、弥可保组(剂量为625μg/kg)、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行大鼠坐骨神经夹伤5mm术,术后每日灌胃给药,持续4周。于术后1、2、3、4周行足迹实验,测定展趾功能,术后4周行电生理检测,测定复合肌动作电位和神经干动作电位,组织形态学分析,运用光镜和电镜组织学方法对手术侧再生神经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计量分析,观察BYHWD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BYHWD组展趾功能、复合肌动作电位和神经干动作电位波幅及恢复率、板层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BYHWD可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坐骨神经 神经夹伤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舌咽神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舌神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患者采取迷走神经根上部位1-2根丝切断手术(R)进行治疗,9例患者采取显微外科减压手术(MVD)进行治疗,6例患者采取R+MVD术式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5.5年。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有效手术治疗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治愈率为100%;其中15例R术式患者,12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例患者3d后疼痛感消失,9例MVD术式患者,术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6例R+MVD患者术后疼痛感均立即消失;所有患者临床效果根据Taha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3例,差1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患者治愈率为93.3%(28/30)。结论舌咽神经患者应根据术中是否存在血管压迫及其压迫方式对R、MVD和R+MVD手术方式进行选取,随访结果显示3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舌咽喉 神经痛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即针灸、中药内服外敷、毫米波辐射治疗及情志、施药、饮食护理。结果32例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能有效缩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 治疗护理
  • 简介:我在一次工作中前胸受伤,后来经常出现胸痛。为此曾到多家医院做过CT和磁共振检查,被确诊为肋间神经。多年来,我去过不少大医院就诊,中药、西药也吃过不少,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我想问一下这种病的起因是什么.能根治吗?

  • 标签: 顽固性肋间神经痛 治疗 医院就诊 磁共振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78例作为研究组,另7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2%,对照组为89.3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5.33%,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肋间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特征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观察记录近年来伴有神经的带状疱疹患者,总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特征以及其预防措施。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属于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当今其发生概率日益增加,疼痛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一定措施,可达到一定预防效果。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临床特征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再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老年带状疱疹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恩再适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水疱减轻或消失、结痂时间、疼痛减轻或消失时间以及水疱消失但发生疱疹后遗神经例数等四项变化情况。结果恩再适在疼痛减轻或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和疱疹后遗神经例数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再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恩再适 带状疱疹神经痛
  • 简介:原发性三叉神经多发于中老年,发病率约15.5/10万人;疼痛影响刷牙、洗脸、咀嚼等日常活动,可诱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三叉神经(trigeminnal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典型与非典型TN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不一,给治疗方案的选择带来了较多困难,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 慢性疼痛 治疗方案 日常活动 精神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皮肤科与康复理疗科门诊及住院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火灸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雷火灸选在有皮损周围部位及在合谷、太冲、丰隆穴、及皮损局部上方2-3cm悬燃,以皮肤能感觉到灼热,但不能炀伤,皮肤被艾条烤的发红即可,每次每部位悬灸约5-10分钟,每日1次。配合药物美洛昔康片及甲钴胺。对照组用药物美洛昔康片及甲钴胺。结果雷火灸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面积、睡眠质量评分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综合疗效评分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有较理想的疗效,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雷火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高压氧治疗缓解或消除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方法采用空气加压舱,压力为0.12MPa,升压用15分钟,稳压期吸纯氧60分钟,期间休息5分钟,然后在吸氧中用20分钟匀速减压出舱,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通过分析发病到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高压氧治疗到症状开始减轻的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治疗总有效率达97.0%。结论72.2%的患者通过3-5次治疗即可达到满意效果,所以在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方面,尽早应用高压氧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高压氧 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的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病人行伽玛刀治疗,采用BNI疼痛分级量表评价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病例随访7~15个月,平均10个月,按BNI疼痛分级量表Ⅰ级14例,Ⅱ~Ⅲ级13例,Ⅳ级4例,Ⅴ级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安全有效。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PHN)是指带状疱疹局部皮损痊愈后局部神经迁延不愈的症状,可以持续数月或数年。此病为皮肤疱疹愈合后,部分患者遗留下顽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凡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者被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1。本病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年量较大的病人,其发病的几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而且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很多药物及治疗方法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更好地、更快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引起的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治疗前VAS评分4-7分),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1日150mg,于早上口服,对照组1(加巴喷丁)给予加巴喷丁胶囊150mg,早、中、晚三次口服,对照组2(卡马西平)给予卡马西平缓稀片200mg,早晚两次口服,三组治疗均持续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后神经疼痛的缓解程度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1(加巴喷丁)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7例;对照组2(卡马西平)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0例。结论在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引起的神经方面,普瑞巴林胶囊临床疗效显著,其次是加巴喷丁胶囊,再者就是卡马西平缓释片。

  • 标签: 普瑞巴林胶囊 加巴喷丁胶囊 卡马西平缓释片 脊髓损伤后神经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浮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静脉使用更昔洛韦、麦通纳治疗组采用浮针针刺穴位。结果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治疗能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疗效。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浮针针刺
  • 简介:摘要总结了68例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疼痛完全消失56例,疼痛缓解12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护理后均治愈。认为优质的护理可缓解三叉神经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45例三叉神经,痊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结论三叉神经发作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本目标是消除和控制疼痛的发作,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首选中西药物和针灸治疗,无效时可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手术治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叉神经痛 中西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4年8月来院门诊就诊的随机选取神经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瑞巴林,分别在治疗14天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情况在治疗后均得到缓解,观察组对神经的缓解优于对照组(p=0.0024),观察组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4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普瑞巴林 神经妥乐平 神经痛 临床效果